(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463)
但看那些充满怨恨的绿豆小眼,李好问:怎么感觉你们都被我踩过?
叶小楼听闻,皱着眉头想了一阵,对溪洞说:“肯定是你数错了。”
溪洞险些绝倒:“我……怎么会?”
叶小楼很肯定地道:“你进来时肯定带了九条蛇,你留了一条在身后。这些蛇随你向前时来回游动,极难数清。待到你突然停下,想要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条蛇的时候你发现,咦,八条!”
说着,叶小楼得意地拍起双手:恭喜自己,推理完毕!
而原先盯着李好问的那些绿豆小眼,被这掌声吸引,也一起转过去盯住了叶小楼。
溪洞叹了一口气,道:“那不如我等再试一次好了。”
她说着,向地面伸出空着的那只手。
一时间群蛇纷纷沿着她的手臂,蹿上她的肩膀,盘踞在她身周佩戴的那些闪闪发光的银器上。
李好问借着夜视数了一遍,发现小家伙们总共有七条,溪洞还留了一条在地面上。
他转头对叶小楼道:“叶参军,待会儿你我各自扶着左右的石壁向前,防止此地出现什么岔道。”
关于“鬼打墙”,他也听过不少解释,其中一种解释是说,陷入鬼打墙的人,可能是在不经意间走入了某条岔道,因而拐着拐着又拐了回来。
叶小楼没啥好不同意的,于是三人从原本的鱼贯而行变成了一字排开,溪洞走在正中,高举着长明灯。
李叶二人一左一右,就像是左右护法似的并排而行——但都离溪洞远远的,毕竟都惧怕她身上攀着的小家伙们。
李好问在心中默算步数。
如此这般行出百来步,李好问忽然发觉,这条通道的墙壁似乎有些怪异。
他心念刚动,旁边叶小楼已经出声:“这里的墙壁不大对啊,一愣一愣的。”
叶小楼说的是长安土话,但李好问听懂了:对方的意思是,墙壁每隔一段,便会有一道凸起,每道凸起之间几乎是等距的。
李好问心中忽然一动,对溪洞道:“神婆,你且向前行二十步,然后在那里等我们!”
溪洞神婆依言向前行了二十步,然后转过身,面向李叶两人举起手中的长明灯。
叶小楼顿时一声惊咦:“这……这里看起来好像是……龙肚子里啊!”
李好问反问:“你难道进过龙肚子?”
叶小楼理直气壮地道:“当然见过!上元节时长安县各处扎花灯,我身为不良帅都是要一个个检查有没有安全隐患的。龙灯肚子里当然进过!”
李好问:“哦!”
其实叶小楼说得也没错,龙灯大多用竹篾扎成骨架,外面再覆上一层彩绸。人若是钻进龙灯里看,大约确实与眼前的景象类似。四周一格一格突出的,都是竹篾扎制的骨架。
二十步外,溪洞神婆嫌弃地“切”了一声,道:“龙这种东西也就是男人说出来骗骗你们的。他们只是不肯承认,蛇才是真正的神物,才臆想出了‘龙’。”
李好问默然,觉得这种说法有些道理。
但是已抬杠成精的叶小楼当然要开口反驳:“那不对,我们司丞可是斩过龙的。”
李好问:“那伽其实也是一种蛇,只是译者将它的名字翻译成汉语的时候译成了‘龙’而已。”
叶小楼:……
这时,李好问一伸手,手中复现了溪洞神婆手中的长明灯,让整条通道内出现两个光源。两盏长明灯在隧洞内相隔二十步的两个地点分明照明,顿时照见了这一整片的模样。
溪洞神婆见了,也“哦”的一声,道:“看起来我们是在蛇腹里。”
李好问点头:“确实——”
叶小楼一缩脖子没敢说话,眼中出现畏惧之色。
他也看出自己像是置身蛇腹中,两边墙壁上那被他说成是“一愣一愣”的凸起,像极了蛇的环状肋骨。
他们就像是行走在一条巨大蟒蛇的腹腔中,只不过这条蟒蛇被埋藏在地下多年,血肉与骨骼全都化成了尘土与骨骼。
李好问站在原地看了一会儿,收了手中复现的灯火,加快脚步与溪洞会合。
叶小楼也快步赶上,道:“依我看,这说到底还是一条龙。大明宫一旁不就是龙首原吗?之所以叫龙首原,就是因为这里曾经藏了一条龙。没准大明宫当初就是建在龙口的位置上,仗院那只石榴树下,正对着龙口。所以咱们才从石榴树那里进了龙肚子。
“唉,李六郎,你说,咱们会不会就这么沿着龙身,一路走到龙首原山下去……”
叶小楼喋喋不休,李好问全当他是以此掩饰心中的恐惧。
三人又行出数百步,溪洞神婆忽然叹了一口气,向地面伸出手,同时道:“确实如此,我们又回到了原处。”
她手背上,一条小蛇迅速攀上,与它的同伴们一起会合。
虽然眼花缭乱,但还是可以数清,八条——此前溪洞带着的八条小蛇,此刻聚于一堂。
他们又回到了原地。
叶小楼总是不敢,也还是向溪洞神婆的方向靠近两步,尽量让自己置身于光线笼罩之中。而远处光线不及的黑暗中,似乎是危险与恐惧的源头。叶小楼嘴上说着不怕不怕,身体却很诚实。
而李好问思索了片刻,忽然道:“衔尾蛇。”
溪洞与叶小楼同时重复:“衔尾蛇?”
李好问点头:“相传上古时有一种怪蛇,身体向内弯曲,以头衔尾,直至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它首尾相接,无始无终,无穷无尽,因此象征着无穷无尽的宇宙。”
“想象一下,如果这种怪蛇沉入地下,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岁月沉淀,岂不便是我们如今见到的这副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