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532)

作者: 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叶小楼这时候才奔到城墙上方,闻言得意洋洋地道:“不过区区几十个无首民,能难得了爷爷我吗?”

秋宇脸色略显尴尬,却真的点了点头,道:“主要是叶参军的功劳。”

原来,城内那些无首民,多半是平民、行商、士兵……而叶小楼出身不良帅,成天在西市那种地方擒拿惩戒小偷小摸和恶少年,近身小巧夺人兵器的招数使得炉火纯青,无论是秋宇的飞剑还是张淮深的长刀,都不如叶小楼好使。

因此他们只要找到挥舞刀斧盾牌出现的无首民,就能迅速卸了兵器,然后让周围的人将其捆住,效率极高。

听见秋宇也赞他,叶小楼得意地仰天长笑:“哈哈哈,这‘无首民’围城,算是解决了吧?”

张义潮见到城下的情形,又听儿子禀报说城中的乱象已肃清,顿时也放下心头大石,拈着胡子,准备与李好问来两句官场互吹。

李好问却皱着眉头,道:“最令我想不通的,是这些无首民为什么突然全都聚拢到敦煌城下,并且凶性大发,还试图将那些无辜的普通人也都变作和他们一样。”

张义潮闻言,眼中闪着复杂的光,口中却斩钉截铁地道:“他们已不是人类,自然已是毫无人性……”

李好问还待说什么,忽然他张着口,站在那里,竟然一个字都发不出来。

秋宇和叶小楼发现了李好问的异状,连忙抢上前,顺着叶小楼所指的方向看去。

天边的黑云来得快去得也快,此时一阵狂风刮过,正随风慢慢散开。

然而远处传来一声愤怒的巨吼,随即在莫高窟所在的山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身影。

那是一个做远古装束的男子,以兽皮围腰,左手举盾,右手持斧,高举过顶。

最要命的是,他没有头。

他的双眼生在胸前,怒吼着的巨口开在腹部。

原本还趾高气扬得意洋洋的叶小楼,此刻也忍不住牙齿颤抖,发出一声令人难以听清的疑问:“这……这是……什……什么?”

“是刑天。”

李好问对此毫无疑问。

而城下那些已经抛下手中武器,眼看就要缴械的无首民,全都站起身,发出嗬嗬的叫声,胸腔上射出凶悍的眼光,望向大漠中如孤舟一般的敦煌城。

第 179 章

莫高窟前, 洪辩师父闭目合什而坐,就像是平日里打坐参禅一般,似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然而其余坐在洪辩身后的人, 就算是想要静心参禅,也都无法按捺住心中的慌乱和恐惧。

实在是忍不住了, 悟真吞了一口口涎, 悄悄靠近师父,小声问:“刚才那个没什么礼貌的年轻官儿真的能护住敦煌, 护得住敦煌那么多人吗?师父真的那么相信他吗?”

刚才见到那群黑压压的无首民聚在敦煌城门外似乎要攻城,莫高窟前人人看得胆战心惊。他们多半有些亲友在敦煌城中,又或是家在城中的。然而看着那副可怕的情景,愣是没有一个人胆敢回城,再说就算是回城也来不及,只能将虚无缥缈的希望交给远在城中的陌生人。

洪辩听见了, 轻轻一哂。

“信又如何,不信又如何?”

“悟真休要如此说他。你看他身上那件官袍, 说实在的, 老和尚刚才那般唐突怠慢, 他都没生气, 已经算是极有涵养的官员了。”

想到刚才的情形,洪辩忍不住嘴角向上微弯。

看那年轻人的激动神情,分明是早已知道了, 此地的洞窟与经卷将能传扬后世, 名扬天下。

若是如此,他们这些人活着如何, 死了又如何?

总会有些永恒的东西能一直流传到后世,亘古不变。

想到这里, 洪辩带头高声诵念起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①……”

众人也随之大声诵念:“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①……”

随着这声声诵念,众人的心全都平静下来,无忧亦无畏。哪怕是远处走过了一个巨大如山岳般的无头身影,也无人惊骇,无人留意。

如此庞大的恐惧,就当它是午夜令人惊醒的一个噩梦吧!

*

敦煌城头,李好问郁闷不已,心想: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此前他隐隐约约猜到,那些无首民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冲击敦煌城,而原先那些依恋故土,留在敦煌城中的无首民也不可能突然就变得如此有攻击性,甚至与外面的“同胞”里应外合,试图让整座城暴露于这上万民无首民面前,并不惜一切代价,将身边的人,都变成和自己一样的无首民。

总该有一个“因”,一个导火索。

现在他明白了。

一切原因,都来自于那个庞大身躯心头蕴藏的恨意。

洪辩说过,“心中有恨,这便理所当然。”

这点埋藏了千万年的恨意,非但没有随时光的流水而消散,反而令它像是刑天的那具身躯一样,膨胀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他要让世间所有的人,都和他一样体味这失去首级的苦楚和怨恨,也一起将这份冤屈讨回来。

“或许他想要一只全部是无首民的大军。”秋宇在旁镇定地说。

闻言,旁边的人瞬间全都脑补了敦煌城的全部居民一起变成无首民,手持盾牌和巨斧,嗬嗬呼叫着冲向另一座城镇的情形,纷纷惊白了脸。

唯有秋宇神色不变,平静地望向远方。

李好问别过脸斜睨这位一眼:不得不说,就论这份沉稳与冷静,秋宇这是诡务司里头一份,连他自己的都甘拜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