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556)

作者: 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李好问一行人走出村民的家,向院中看去。这座颇具规模的院落静得可怕,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不止是人都不见了。”李好问像是给自己和他人鼓劲儿似地提高声音,“所有的活物都不见了。”

“是的!”马十七向牲口圈快步奔去两步,骇然道,“所有的牛羊都……”

偏偏这牲口圈中还堆放着大捆大捆的干草,食槽里是现铡出来的草料。圈棚里甚至还有“新鲜出炉”的牛粪……

马十七脸色发白,盯着牲口圈旁边的一个木桶。

“这里是酥油阿妈挤羊奶的地方……”

用来拴母羊的绳子,一头系在木柱上,另一头垂落在地面。绳头旁是一只小小的胡凳,凳子旁就是盛放新鲜羊奶的木桶。此刻桶里还盛着半桶羊奶……

这座村子的人就像是突然放下了手中所有的事,带着牛羊家畜一起离开了。

*

叶小楼独自留在四四方方的大院外面,美其名曰“留守与等待接应”。

“切——”

某人发出一声抱怨。

“不就是嫌弃我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本事,怕我拖后腿吗?”

突然,叶小楼一怔,眯起眼睛望向那座形状方正的院落。

刚才那一瞬间,他莫名觉得心脏一缩——

对面的院落,突然变得极其安静,安静到能清晰听见自己的心跳。

叶小楼原本还能听见自己的伙伴们在那院子里说话、走动的声音,可现在他们就像是与自己完全隔绝了似的。

“李司丞!”

“李六!”

叶小楼叫了两嗓子,那边却听不到半点回应。

叶小楼顿时吞了一口口涎:这情形,要说完全不害怕,根本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很清楚不能什么都不做,谁让他负责“接应”呢?

叶小楼皱起眉头,看着身边毡毯上的东西——那是各人的随身行李,都不多,但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从敦煌带出来的干粮和饮水。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叶小楼急着进去“接应”,又怕丢了这些补给,于是伸手将那幅丈许见方的毡毯四角提起,紧紧地扎住,成为一个巨大的包裹。随后他“嘿”的一声,就将这个巨大的包裹高举过头顶,背在自己背上,哼哧哼哧地迈开脚步,冲着李好问他们刚才进去的门户跟了进去。

进入大院的叶小楼在那庞大的天井跟前停住了脚步。

他屏息静听——果然,根本听不见同伴们的声音。

他随意在几间敞开门户的屋子跟前张了张,半个人影都没看到,又叫了好几声,没得到任何回应。

重新站在院内,眼看着日头西斜,天都快要黑了,叶小楼觉得自己长这么大头一回慌了。

叶小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先想想李司丞这时会怎么做,可千万别乱了阵脚让那姓秋的老小子笑话自己。”

可能是头脑冷静的人才能找到常人看不见的线索,叶小楼接着落日余晖的反光,突然看见了地上的鞋印。

地上不止一种鞋印,但是李好问等人都穿着大唐长安人喜爱的乌皮六缝靴,靴底留下的印记与当地人不同,因此他们刚才的行动轨迹几乎一望而知。

叶小楼顺着鞋印追去,意识到同伴们先检查了这院中的灶台,然后去看了村民们的卧室。最后这些横七竖八的脚印都聚在了牲口圈跟前——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所有的鞋印都停在那里,但人都不见了。

看清这一点的叶小楼倒吸一口凉气,心头发凉——

“李六,秋宇,你们……”

你们到底还是把我丢下了!

猝不及防地,一只手拍在了叶小楼肩上。

叶小楼骇得魂飞魄散,大喊一声:“什么人?”伸手便去腰间拔他的障刀。

却有一股柔和的力量按住了那障刀的刀柄,令它的行动变得其慢无比。随即李好问清亮的声音响了起来:“叶参军别慌,是我们。”

一回头,出现在叶小楼面前的,是李好问那张讨厌的脸……嗯,还算说得过去的脸。随后依次是秋宇、卓来、马十七和李贺。李贺肩上是那只长着一张圆脸的扁毛畜生,也和大家伙儿姿态表情一致,歪着头正望着叶小楼。

“咚”的一声,叶小楼背上背着的包袱直接掉落,他一颗心也和这包袱一样,落在了实地上。

随即他变身咆哮帝,怒吼道:“你们跑哪里去了?让爷爷好找!”

卓来好奇地冲叶小楼探了个脑袋:“叶参军,我家郎君听不见你的动静,然后就去找你了呀!结果到了外面,你的人影和那幅毡毯都不见了。我们都在担心你呢!好么,一回来就看见你背着这么大一个包袱,在牲口圈跟前发呆。”

叶小楼满头黑线:“你们去找我?可是……地面上这些鞋印又怎么解释?”

“鞋印?”

众人好奇地一起低头,望向脚下。

叶小楼眼中却见地上瞬间又多了一层凌乱的脚印,有慢慢向外的,也有疾奔着赶回来的。

李好问没有着急,而是让叶小楼将他的经历讲了一遍,最终才慢慢点头:“这里确实很古怪。”

马十七在一旁失魂落魄地道:“村长,放牛阿叔……马十七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为什么正赶上你们前脚刚走呢?”

李好问也觉得很奇怪。

他是学考古的,虽然没有在大西北做过田野发掘,但至少上学的时候学过,西域中确实有不少被先民们放弃的定居点遗迹,最著名的莫过于楼兰古国、精绝古城。其中不少遗迹发掘时也出现过与他们眼前这般景象类似的情形——不少日常物品都还放在屋内,但人都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