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将倾(74)

作者:马萨卡 阅读记录

“先把他放下!”

那垫脚的功德箱并不高,上吊之人身材矮小,脚尖离地也仅仅一尺多。

陆随折了庙前的翠竹充当木箭,向上一掷,尖利的断口贯穿悬梁的绳索,麻绳应声而断。

楚荆把人平放在地,伸手查探,果然颈骨断裂,人早已断了气。

“死人了!”

不知是谁先开始喊的,本想求个好兆头的人们终于知道出了变故,手中的香烛瓜果也扔了忙要离开,生怕走得迟了被这晦气粘上。

一直在旁伺候着的婢女亦被吓得不轻,七八个人才手忙脚乱地把昏倒在地的陈老夫人抬走。

那大儿子腿软得站不起来,只得膝行着往前爬,才彻底看清了尸体发绀紫发胀的脸。

仍呆愣地瘫坐在地上的兄弟二人扶着朱门起身,正要迈过大殿的门槛往里进,却听楚荆斥道:“别进来,先去报官!”

水神庙内外围观众人已散尽,几人围着尸体,那大儿子掩面垂泪:“我爹他好好的……为何会想不开?”

趁这一阵兵荒马乱中,楚荆已经把尸体粗略检查过一遍,道:“死者未必是自缢身亡。”

陆随不知何时攀到尸体上吊的房梁上,他从梁上一跃而下,拍了拍手上的灰,道:“绳索周围积灰平整。”

不知是谁立刻质疑道:“你是何人?你怎么知道不是自缢?”

楚荆拿起那根上吊的绳索,麻绳一面十分干净,另一面则沾了梁上的灰,他道:“若他生前是自缢,应当因窒息产生过剧烈挣扎,导致横梁处的尘土有多处滚乱的痕迹。”

楚荆又蹲下查看尸体满是泥土的鞋底,甚至连鞋面也沾了一半,道:“这几日都是大雨,鞋底的泥至今还未干透,说明他生前曾在雨天外出后再进入庙里,可这地上和垫脚的功德箱上却都没有鞋印。”

三个儿子中,唯有大儿子能勉强冷静下来,听了楚荆分析,震惊道:“难道……难道我爹不是上吊而死?”

楚荆却又摇头,他解开尸体的衣领,说:“死者眼口皆闭合,舌抵齿不出,咽喉上一道索痕斜入两耳后,八字不交,他确实因上吊而死。”

尸体的衣袖被卷起露出干净的手掌,楚荆半蹲下查看,自言自语道:“十指指缝有血迹,脖子上也有对应的抓痕,生前曾在上吊挣扎中抓伤了脖子。”

他又把衣袖往上拉开,双臂并无青紫淤痕。

生前未曾与人搏斗?

正当楚荆想把尸体翻过身时,终于有人上前阻止,问道:“你到底是谁?休要再胡言乱语!”

一人大步流星踏入庙中,那声音清脆:“他说的没错!”

楚荆闻声看去,没想到是一飒爽年轻女子。

“徐捕快何出此言?”那大儿子问道。

消息传得极快,徐晴早就到了,方才她一直站在门外听楚荆分析,颇为认同道:“陈玉年确实是被吊死的,只不过未必是自行上吊。”

“什么意思?”

“死后移尸。”

“死后移尸。”

楚荆与徐晴异口同声。

“我是本县衙门捕头徐晴,新的县令还未上任,大小案子暂由我接管。”徐晴抱拳拱手示意。

“在下楚荆。”

“楚荆?你是楚知县?”在这种地方碰见,这倒是在徐晴意料之外了。

楚荆点点头,他本想着今日水神庙会散了再去知县衙门赴任的,不曾想还是出了意外。

“那这位是?”徐晴看向一旁的陆随。

“他是——”

陆随先一步答道,“我是楚大人的随从,唤我陆随便好。”

比起楚荆,徐晴对这个名字更为耳熟,疑惑道:“陆公子与那位镇北将军同名?”

陆随颔首笑道:“正是。”

无怪乎街头巷尾都在传前御史大夫与镇北将军的新仇旧怨,这位楚大人竟直接找了个与镇北将军同名同姓的仆人,徐晴心道这些京官心眼儿可真小,官场失意,也要暗暗压对方一头逞口舌之争。

徐晴没想到楚荆来得这么快,从长安到盐城,她本以为至少还要在路上耽搁两三日。盐城县的上一任知县是捐官得来的官位,一直都是个甩手掌柜,皇帝的谕旨一到,楚荆还未启程时那知县已经溜之大吉了,县衙门的诸多事务都由她暂代,新旧案卷堆积成山,以致于她连衙门后宅都忘了让人收拾出来。

在连着打开了三间堆满杂物和厚厚积灰的厢房后,楚荆看出了她的尴尬,道:“不必麻烦,这间我简单收拾一下即可。”

徐晴又把目光转移到陆随身上,陆随从善如流,一副善解人意的姿态,道:“我今夜与楚大人挤一间房便好。”

陆随脸上的微笑八风不动,心中暗道一直挤一间便更好了。

吃穿用度都可以便宜行事,楚荆进了门还没坐下,便嘱咐道:“陈玉年的死有蹊跷,尸体还需尽早检验外伤。”

徐晴回道:“是,大人。”

房间虽乱了些,起码还能找出干净的被褥,简单收拾下凑合一晚不成问题。

陆随打来一盆水,边擦床上的落灰边道:“上任第一日就遇到了命案,真不知该说你是运气好还是不好。”

楚荆淡定把满地乱放的书摞好,又收拾出个小书桌来,说:“也许我是无常转世,走到哪儿都有命案发生。”

陆随道:“自从回了长安以后,身边的命案真是接二连三,无常大人可要保护好我这个随从。”

楚荆方才在庙里就想问了,“你为何自称是我的随从?”

陆随反问:“不然呢,说是知县夫人?”

上一篇: 旧国怀中雪 下一篇: 佛系古代生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