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故意成为皇后的(111)
皇帝方懿近几年修身养性,养出一身仙风道骨的皮囊。方宥丞去见他时,见皇帝身着黄袍,头上簪了莲花冠。
哪来的莲花冠?方宥丞没忍住,朝他脑门上多看了几眼,就被皇帝斥责不敬尊长了。
皇帝脾性越发大,方宥丞左耳进右耳出,就算唾沫星子砸脸上,也是副死了爹的脸,叫皇帝越看越不顺心。
他先随便问了几句朝政——哪怕他很久没管朝政了,听了也不放心上。只是寻着由头好去罚方宥丞。
这样,既称了想罚方宥丞的心,又得外人称赞他心系天下。
方宥丞自是知道他为何如此行事。
当年夺嫡,皇帝从众多兄弟中杀出重围,刚登基时满腔雄心壮志,一心为国为民励精图治,做个明君。
没两年,就查出来得了与先帝一样的怪病。
那怪病发作起来全身骨痛欲裂,五官流血,没几年便会痛苦而亡。
皇帝目睹过先帝的痛苦,确诊后当即吓得六神无主。
此后名义上是无为而治,实际上是觉得时日无多,一心沉湎在自己的快乐中。既想要享受,又在乎身后美名。把得病的事情瞒得严严实实。
可笑的是,他还没死,倒把先皇后逼没了。
现在,皇帝许是发现自己活得好好的,甚至还能一直这么好端端活下去,就开始不满意眼前乖张强势的太子了。
君王枕畔,岂容他人酣睡。
第43章 玉佩
待方宥丞禀完, 乾坤殿内久久无声。边上的童公公踌躇不安,左右观察,见圣上沉迷于新送上来的秀女画像, 而太子也不打算提醒。
他小步上前,给圣上磨墨。
皇帝眼角瞥见奴才身影,才从画中醒来,觉出殿内沉默。
“咳咳。今年科举, 准备得如何了?”皇帝放下画像, 象征性问了两句政事。
既然对方无心听,太子便不想多费口舌再仔细说一遍。方宥丞眼皮子一抬, 漠然道:“陛下,这事方才已经禀过,详细的安排稍后自会呈上。”
谁料皇帝并不满意他的语气, 只见皇帝胡子翘起,怒目圆睁,猛地一拍桌面。皇帝雷霆之怒,殿内奴才齐刷刷跪成一片, 瑟瑟发抖。
皇帝颐指气使道:“大胆!逆子, 你怎么和朕说话的!来人,太子不敬尊长, 杖……”
此话一出,他顿住了话音, 看着眼前长身玉立的太子似笑非笑的凤眼。
那双眼真真像极了元后。
犹记得他还是皇子时,逍遥度日, 一把纸扇风流肆意, 文人聚会多以他为聚,兄弟姐妹不以他为惧。段棠颇富才情, 与他相谈甚欢,一声一声的方公子喊着,眼里明媚若骄阳。那时他以为自己找到了命中注定懂他的人。
只是什么时候开始,这双眼变得如此阴冷。
“陛下息怒,儿臣这几日嗓子不舒服。”方宥丞连认错都显得敷衍,他拱了拱手。见皇帝失神不语,太子皱眉,转移对方注意力,“陛下方才,是在看秀女画像?”
皇帝冷哼一声,清楚自己现在拿太子没办法,更不可能再赏太子几大板。他挥了挥手,示意殿外冲进来的禁军退下。
皇帝爱美人,不以为耻,却又为了那点身后名,宫中除了新后以及几位妃子,其他全是贵人。
太子这么一提,他眼神轻飘飘扫过桌上的秀女画像,想起几次赐婚却被太子挡回来的事,面上越发不喜,“你老大不小了,宫中该添新人。此次选秀,朕会让皇后多为你留意留意。”
方宥丞并不在乎。除了公事,父子俩几乎没什么话可说,他拱手谢恩退下。
童公公揣手而立,等太子离开,方才上前对皇帝耳语几句。
“太子给皇后送这些?”皇帝稍显意外,但转念,他面露阴翳,捏紧了手中羊毫笔,笔杆断成两截。
“若不是当年段棠那一刀……”皇帝眸色晦暗不明。
若不是段棠当年捅了他腹部一刀,叫他身体受损,再难有子嗣,何至于忍太子至今。
当年有多想教好太子,有多迫不及待想让权颐享天年,身体养好后的皇帝如今就有多想撤销太子监国,杀了羽翼渐丰的方宥丞。
然而给出去的东西想收回来哪有这么容易,太子只会想要更多。
皇帝冷笑一声,丢弃掌中断笔,不以为意,“随他去。”
太子令旨很快传到镇北侯府。
待柏若风领了旨意,送走来客。回头便见阿元抱着脑袋上蹿下跳,急得不行,“太子发什么疯,怎么敢叫少爷去剿匪?那可是些穷凶极恶的匪徒啊!而且就算带也是带咱们自己的人,去京师三大营里挑人是嫌活不够吗……”
‘咚’的一下,阿元脑袋挨了一击。皮猴子可算冷静下来,委屈地抱着脑袋看少爷,却见少爷不仅不急,眼中含笑,茶褐色的眸子懒洋洋看着他,含着无形的叫人信服的力量,一下子让他定下了心。
元伯叹了口气,摇摇头,默念了声‘傻孩子’,去整理行李去了。
阿元见柏若风没心没肺的模样,替他着急:“少爷怎么一点都不急。”
柏若风抱臂看了看天,桃花眼潋滟似水,轻轻一瞥,倒叫阿元怀疑起自己多心来。
柏若风语调缓慢,反问:“我急什么?既然你都知道京师三大营的人多能打,就不需要担心那些匪徒了。”
“那万一他们不服管怎么办?”阿元是军里出来的,比柏若风更清楚将士的心理,他忧心忡忡,“这就不是份好差事!”
柏若风漫不经心道:“那也归主将管去。”说罢,他转身离开,慢悠悠往院子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