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观音(64)

作者: 一枝安 阅读记录

这大半年,哪怕是瞎子都看得出来,朔月眼里心里只有自己。

是他想要朔月拥有正常人的生活,可如今先感到不舒服的却是自己——自己这样,未免太专横了。

但他却控制不住。

他听到朔月问:“那是因为我吗?”

起了一阵风,带着细细的雪花扑到他脸上。朔月专注地看着他,漆黑的眼睛只有他一个人的存在。

天边的明月近在咫尺,谢昀听见自己的心跳一声一声。

他定住心神,冷静地否认:“不是。”……

庆元宫里,李崇等人都退下了,寝殿里只剩他们两人。

谢昀打开一只准备多时的硕大木箱:“送你的。”

朔月高高兴兴去看,看见内容的时候脸色一下变差了。

——一箱子书。

还是那种没有一点图画、全是之乎者也的典籍。

陛下,你送我礼物,我是很高兴的,但你送的东西,我不喜欢。

谢昀言简意赅:“新年礼物。”

朔月不敢怒也不敢言:“……多谢陛下。”

谢昀却不许他沉默:“你那安王殿下有送你什么吗?”

为什么是“我那安王殿下”?朔月挠挠头,疑惑道:“没有。”

他与安王非亲非故,一面之缘,何以互赠礼物?

“难为你想着给他送丹药,他怎么也不知道回个礼。”谢昀嗤了一声,“白费你一片苦心。”

朔月看着满箱精心挑选的书,违心道:“安王哪有陛下待我好。”

当然,谁有他待朔月好。朔月自然也待他最好。

这是天底下最幼稚的比较,一年前的谢昀只会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样的小儿女情绪是最大的绊脚石。

当然,时移世易。

谢昀觉得酒意上涌,心里那口郁气也散了大半:“知道就好。”

屋外天寒地冻,屋里却还热着两盏酒,水仙鲜黄,梅芽嫩红。朔月还没睡,正瘪着嘴翻书。

以前的新年,是怎么过的呢?

金碧辉煌的殿堂,永不停歇的谋算……谢昀快要想不起来了。

耳畔传来小心翼翼的声音:“陛下,你睡了吗?”

“外头冷,你到床上来睡吧。”借着酒意,他第一次顺从了自己的心意,“没事的。”

朔月没有回答。他专注地看着缓缓睡去的少年天子,心中有股说不出的高兴。

时间过得真快,转瞬之间便由春到冬,他已然与谢昀认识快一年了。

谢从澜只是他与谢昀平静生活中的一朵小小波澜,谢昀才是广阔蔚蓝的海。

这片海宁静、广阔而温柔,他将用生命保证,往后年年岁岁也将如此。

此时此刻,新年的烟花照亮夜幕,天涯海角的人们都将迎来新的一年。

他默念道:“陛下,新年好。”

【作者有话说】

按照最初的计划,这一章应该在2023年的除夕发布,结果出了一点点意外。那就提前祝大家2024新年快乐吧~

第46章 他也像我一样吗

谢从清祭日那天,该由新帝去宗庙主持祭祀。

恢弘的宗庙前,朔月欲言又止:“陛下……”谢昀了然。

纵使读了书也习了武,这人还是执拗于契约,想寸步不离地保护自己。不过这里是天子宗庙,戒备森严,岂会有事。

他朝朔月笑笑,顺手摸摸他的头发:“没事,我一会儿就出来。”

陛下好像误解了什么……朔月顿了顿,乖巧应道:“好。”

殿内烛火幽幽,周朝七位先帝的灵位高高摆放,除谢昀外再无他人。

谢昀撩起衣袍,一一拜过祖宗灵位之后,朝着最末的灵牌缓缓下拜:“父皇。”

细微的风钻进庙堂,烛火微微跳动,好像那早已逝去之人在用这种方式回应他。

他向着已经逝去之人的魂灵说话。

“朔月在我身边过得很好。”

“我会好好治理国家,也会好好对待朔月。”

“虽然你对他做了很多过分的事,但还是谢谢你……将他送到我身边。”

早春时节,宫殿飞檐红瓦上冰雪融化,绵延滴落,声音清透。

朔月眼见谢昀进去,犹豫片刻,向李崇借口离开,在后殿外寻了个偏僻无人的角落。

风拂过萋萋芳草,身旁的百年老树冒出了绿芽。他朝着宗庙的方向,认认真真地磕了一个头。

“陛下,我是朔月,我来看您了。”

他一介白衣,并非皇室,进不了宗庙,更祭不了谢从清,只好在此地遥遥祭拜。

风声簌簌,像是对他的回应。

人人都说先帝荒唐无道,喜好术士,朔月不懂这些。

他只知道自己初来宫中的那一夜,先帝摸着他的脸颊,温言宽慰:“别怕,有朕在,再也没人能欺负你。”

往后十一年,不论是毒药,还是刀剑,亦或者流言蜚语,他便再也没有怕过。

不管是哪次死亡,谢从清都会出现在他睁开眼睛的第一刻。

“陛下,新帝待我很好。”朔月轻声道,“我会一直记得陛下的。”

不知不觉间,他对谢从清的称呼重新回到了原点。

——“陛下”。

人们有人将他当成先帝爱宠,如藤攀缘依附,有人认为他被先帝拘禁,对先帝深恶痛绝。言笑晏晏下百般幽暗心思萌生,便是皇权在上,也阻碍不了从未停止的猜忌之心。

但对朔月来说,谢从清没有那么多奇异诡谲的身份。他是领路人。

如父如兄,如君如神。

他被谢从清奉为座上宾,视作长生不死的神灵和观音。

但于他来说,谢从清才是那个将他领出阴暗地窖的神明。他把自己从漆黑阴冷的地窖中带出来,劝解父母的缺席,供给无忧的衣食,赐予生命的意义,缔结不朽的契约。

上一篇: 天和 下一篇: 侯府嫡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