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90:我把姐妹卷成学霸(37)+番外

作者: 玉龙蕨 阅读记录

王美兰脸一红,不好意思地垂下头。

“闺女,我不是不想多陪,就是这买一双鞋子多贵!放心,我觉少、动作又快,一两个晚上就能做一双出来,不累。”

秦齐看看自己脚上那双结实的浅红色系带布鞋。

这要做一双可不像王美兰说得那么轻松啊。

光做好鞋底就得费好多功夫。

先把旧布料摆在案板上,接着一层层地抹上面粉做的浆糊,然后把它晾干、裁剪成鞋底形状,最后外面再裹上一层新布,拿锥子把几层鞋底都纳在一起。

这还不算完,秦有良还会帮着干一项工作,就是把废橡胶也做成鞋底的样子,和布鞋底再纳到一起。

这样的鞋底会很厚实,走起路来舒服很多,但这时候用锥子扎眼也是个磨人的力气活。

更别说那穿鞋底的麻线,也要自己搓,简直是原始人的生活方式啊。

这还没说鞋面的事呢!

想想这些复杂的工艺,秦齐就为王美兰累得慌。

其实九十年代以后,手工布鞋早已陆续退出历史舞台,大多数孩子穿得也都是舞蹈鞋、运动鞋了。

王美兰和秦有良却还继续过着古典的生活,不是因为浪漫,而是家里一直入不敷出,只能想尽办法省钱。

前世的秦齐心疼父母,总不敢抱怨,其实她穿着那手工布鞋,在学校里也是独一份,每次一伸出脚,就会莫名地自卑!

重活一场,秦齐不会再为这些小事自卑挂怀,但她也绝对不想听之任之,让王美兰继续做下去。

秦齐走过去拉起妈妈的手,“妈妈,你看你这手上的茧子都有多厚了!

我知道你能干,但是咱不能把精力都放在重复劳动、一味勤快上,把自己累垮了。

你看,纳完这一年的鞋,明年还得接着纳,除了速度可能会快一点,并没有什么提高。

要是认一年的字,明年就是认识字的人了,明年的你和今年的你,就不一样。

我不想妈妈做一辈子辛苦的家务,为我们三个辛苦忙活上一辈子。

我想妈妈能越来越好,每天过得都跟前一天不一样!”

王美兰眼圈里不知为何竟有泪珠滚动。

“齐齐你说得很好,我以前怎么从来没像你这样想过呢!

我总觉得这一天天的总是一个样,人这一辈子是什么命,是来吃苦的还是来享福的,那老天爷都给提前算好了。

你看他都给我安排了多少磨难了,我这辈子就是吃苦的那一个!

难道还真能像你说的一天一个样嘛?”

秦齐知道王美兰是个最容易被别人影响的,但秦有良就不一样了,想让秦有良改变一点,那比登天还难。

但王美兰是很容易被说动的,所以她愿意从王美兰这里下手。

“妈妈,肯定可以的。这鞋以后咱不做了,我现在大了,一定会想办法赚钱的。

而且妹妹们又回来了,我们也没那么多糟心事了,咱们肯定是有钱买到鞋子穿的!”

王美兰听着大闺女一套一套的话,她竟也慢慢有被说服了的感觉。

是谁说女儿不好的,自己这女儿就是全天下最好的。

“行,妈妈把这双鞋底缝好,从明天起再也不做了,以后都给你们买漂亮鞋子穿。”

第二日一早,秦有良和王美兰就去掰玉米了。

这玉米在村里、镇里确实是不起眼的东西,但如果拿到市里那就是好东西,如果能拿到省里、拿到一线大城市,那卖出的又是天价。

可惜,世代务农离不开自家一亩三分地的老农民,哪有把东西运到大城市的本事呢!

秦有良是想都不敢想能把玉米卖到市里去。

市里玉米的价格比在村里总得翻个三五倍了,这对于秦家来说就是很好的收入。

秦有良一边掰一边疑惑,自己怎么就被大女儿三言两语给说动,一大早地来地里吭呲吭呲地掰起玉米呢!

前一段就被她骂得狗血淋头,最后自己甚至不惜跟父母反目、与妹妹结仇,按着大女儿的意思把两个小女儿接回来了。

自己怎么就那么听大女儿的话呢。

真是奇了怪了。

一边疑惑他又一边安慰自己。

接回来女儿他心里是前所未有地痛快!这就是对的。

至于卖玉米,索性就由着秦齐折腾一回,就算没卖出去,反正都是自家粮食,也不怕什么损失。

第三十三章 做生意还是交朋友?

“吴大公子,你们仨真要去卖后面那几麻袋玉米?哈哈哈,你别逗我了!

你们要能卖光,我就扔了这破车,从市里爬着回来,哈哈哈哈!”

说话的是吴华,吴弋二爷爷家那边的堂哥。

今年二十五岁,初中学历,个子比吴弋还要矮点儿,但体格却相当健壮,一看就是经常干体力活的人。

他开来一辆破旧的面包车,车子最后一排撤掉了,角落里还堆放着几床厚厚的大棉被。

五麻袋玉米就被堆在棉被旁边。

吴弋说什么车子能装下10头猪,看这样子实在够呛啊!

吴华眼下没什么正经工作,他们家不像吴弋家那么有钱,但因为也是实在亲戚,吴华又很热情,所以吴弋也很喜欢找这个堂哥玩。

这段时间,吴华天天去开发区那边拉货,吴弋有时候就坐着车跟着去市里玩一圈。

吴弋别的都缺,最不缺的就是盲目自信。

“哈哈,哥,这可是你说的啊,别到时候不承认了。今天你的货就由我替你拉回来了,您爬的时候可悠着点!”

吴华揍他一拳,“你,未成年,打算怎么把车开回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