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长嫂富甲天下(682)
在这之前他们家生了五个闺女都没有一个儿子,还被许老婆子他们净身出户,村里虽然有很多同情他们的声音,但也有很多坏心眼看热闹的,此时看到许大妞这么的出息这些人可不是妒忌坏了。
特别是许二妞她也是冲进前一百名才被淘汰的,如此下来别提一路上大家伙对许大河一家子又多么的唏嘘了。
而被众人羡慕嫉妒恨的许大河一家子,他们则是对沈见晚她们充满了感激,如果不是沈见晚反应的快许大河都要领着一家子给沈见晚跪下磕头了。
这不看到许大河一家子从老许家分家搬到村西后,跟着沈见晚她们家日渐发达,清河村的众人一时间不由五味成杂,各个心思都动了起来。
而镇上的刺绣大赛结束后,男子科举这时候也拉开了帷幕。
在大和朝要考上一个最简单的秀才也并不简单!
秀才作为士农工商,士中最低等的一个功名,它的考试也必须得一番过关斩将才能拿下。
首先去考科举的学子得先在县城参加县里举行的县试,而通过县试后还不是秀才,你还得去往府城再考在府城举行的府试。
通过府试后你依然还不是秀才,这时候的你只能称一句童生,接下来你还得再参加府城举行的院试,只有通过了院士你才能成为秀才。
县试,府试,再到院试,一层层下来多少人考到了三四十岁还连个秀才都不是的考生可谓是数不胜数。
然而就是如此,这科举也是让大和朝的寒门学子趋之若鹜的,因为这一途几乎是他们改变门楣进入氏族的唯一途径!
而这考秀才统称童子试,每年开春都会举行一次,而只要你通过了哪一场考试,最后虽然没能拿下秀才,第二年你也是不用从头再去考的。
比如沈见晚她们家的沈轩,当年他就通过了平阳县的县试,还获得了头名,所以今年他便不用跟沈杰和沈栋他们一样去参加这次的县试了,他只需要直接去参加接下来的府试就可以。
而童子试也就是秀才考试之后再高一级的科举考试便是秋闱了,也就是俗称的考举人,这个考试也是在府城举行,另外和考进士的春闱一样是三年一度的。
今天是三月十四,同时也是沈杰和沈栋去往平阳县准备参加县试的时间,因为后天三月十六县试就开考了!
另外三月十七便是沈婉她们在县城参加刺绣大赛的日子,所以沈杰和沈栋他们考完县试,第二天便到了沈婉三个参加刺绣大赛。
这不因为这日子如此靠近,于是沈见晚她们一合计便打算今天举家去往县城!
于是她们一大早把家里的畜生都交给同住村尾的杨二婶和许大河两家照看后,沈见晚她们便开始了她们沈家第一次的举家“远行”。
说来忙活完春耕之事之后,沈见晚除了帮忙辅导沈杰和沈栋的学业,还有沈婉她们的刺绣,同时她也并没有落下她发家致富的大业。
所以开春之后,她在县城又开了一个县西快餐店和县东的一个锦绣心意天衣坊。
另外她还准备过些日子去府城也置办一些铺子产业,到时候她们去府城参加接下来的科举考试,还有沈见晚她接下来的女子雅学考试期间她便可以把那里的铺子开起来了。
这不因为接下来有去府城的远行计划,所以沈见晚这两个月又添置了两辆新马车,此时去县城这三架马车便全都用上了。
本来沈家两房人其实赶两辆马车就够坐了的,但因为此次同行还有张有根一家子和杨二婶家的三儿杨家寿,还有许大河家的许大妞,所以她们就多架了一辆马车。
是的,张家这次也是送人去参加县试,他们家参加县试的是张有银和陈氏唯一的儿子今年十七岁的张世良,而这次张有银和陈氏,还有张春花他们也都出发去县城陪张世良考试,这是一家四口都出动了。
虽然之前经过了林青慧那件相亲的乌龙事,陈氏后来是好长一段日子都有些没脸见沈二婶他们,但两家到底是交情已久,后来他们夫妇又极为诚心的上门道歉,所以知道林青慧的事陈氏他们不是有心的,沈二婶他们便也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
另外杨家寿的话,没错也是去县城考县试的。
杨家寿和上面的两个哥哥相比人机灵许多,而且也喜欢读书,虽然过去只进过两年私塾就没有银子再去了,但他时不时的都会上沈家来向沈轩请教,特别是最近的大半年随着沈家富有起来,沈轩他们更能专注读书了,他上沈家请教的次数变更多了起来。
第609章 失控冲她们飞来的马车
这不,沈杰准备考县试的这段时间他也跟着一起复习。
本来他是没打算去考的,但后来看到沈杰竟真的去考县试,他又觉得在沈家复习的效果不错,他的年纪也不小了,
所以想了想十六岁的他便也在沈杰的鼓励下也一同去参加考试了!
至于他去考县试,杨二婶他们的态度是能考过就是幸运,没考过也是正常。
因为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正正经经的到学堂读过几天书,甚至是这次因为跟着沈家出发,向来心大的杨二婶他们都没有派人来跟着,说是跟着沈见晚她们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另外许大妞也是,她是去县城和沈婉她们一起参加刺绣大赛的,根据她的意思就是她能进入前十已经是侥幸,此次去参加并没有想着能再晋级什么的,所以这次家里也只有她自己一个人来了。
而说来这次清河村,除了沈杰,沈栋,张世良,还有杨家寿去参加县试,村里同样去参加这次县试的还有杨村长家唯一的孙子十六岁的杨建树,许老婆子家大房的孙子许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