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启禀王爷,王妃她又穷疯了(1010)+番外

作者: 冬月暖 阅读记录

“比如给出面买书的人说两句,为他们题字等等。”

“不知老大人意下如何?”

廖老大人没有立刻回答,倒不是因藏书楼让他抛头露面不满,就没有想到还能这样操作。

“会不会卖不出去?”

“会不会举办了活动根本就没人来?”

搞那么大的排场,最后闹个笑话,怎么收场?

文绵绵表示一点都不用担心,“我办事您放心,绝对不会出现您说的这个情况。”

见廖老大人犹豫,文绵绵也没催,催的厉害了倒是显的她迫切,非他不可。

“要不您回去好好想想?”

廖老大人挣扎了片刻,决定赌一把。

“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文绵绵笑一笑,“您别一副要上断头台的样子,您要相信办这种事我擅长。”

“老大人既然答应了,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如何合作。”

老大人原本就没想着去赚钱,但文绵绵说这也是生意,该怎么样就要怎么样,最后老大人同意分成,怕买断了让人家藏书楼亏损。

事情进展的顺利,文绵绵没有大包大揽的自己去办,都交给了张宏达,她就只有一个要求,这藏书楼的第一炮必须要打响。

“王妃,绣娘说今春是暖春,该要做春衫了,选了些料子让您看看。”

念夏带着绣娘进来,文绵绵这才发现天热了。

“今年这天实在是怪。”

明明还在二月,这天却是一日日的热了起来,最热的时候竟是有了初夏的感觉,本该下个月才抽芽的树都有了新绿。

百姓身上的衣裳脱的太快,以至于医馆爆满,全是风寒。

不少人忧心忡忡,担心年头不好。

与此同时华旌云也回来的越来越晚,有时候半夜才回,问他也只是说朝堂的事。

第909章 皇帝:谁还不是个老人?

没等文绵绵问清楚她的大黄牛回来的越来越晚的原因,夏生歌和姜淑两人先一步找到了文绵绵,说了可能会发生的情况。

“好些地方从去年九月到现在是滴雨未落,今年的春日又是这般热,钦天监接连几日夜观天象,说怕是有水患。”

“朝廷上下都在忙着做准备,我们慈善会也想着再多囤积一点粮食,说不定用得上。”

“昨日开始对外采买才发现粮食的价钱比去年此时涨了三成。”

夏生歌忧心忡忡,粮商对年头好坏的把握非常的精准,这个时候出现集体涨价,说明在粮商的心目中,今年的粮食十有八九会减产。

文绵绵没有经历过荒年,没有亲眼见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惨状,但不影响她知道灾年带来的后果。

“既是准备粮食,那就不要局限于米面,只要是能吃的东西都是可以的,也不要想着去买那些好的,次等的也可以的。”

“买一斤中等米的价钱可以买到三斤的霉米碎米,我觉得可以买入粮商手里那些压箱底的碎米。”

她出的这个主意夏生歌两人都震惊了,“这样也行?”

她们都很珍视慈善会的名声,采买的东西就没有买差了这一说,“要是让人知道我们买碎米,只怕是唾沫星子都要把我们淹死。”

文绵绵知道她们的担忧,“若是其他的自然要买的好一些,但这次我们面对的可能是流民,是难民。”

“什么是流民?”

“他们无可奈何之下远离故土,路上缺吃少喝,有可能还得要抛妻弃子才能活到这里,求的是能够活下去,不是这里有什么大鱼大肉等着他们。”

“一斤上等米勉强能养活三口之家一日,同样的价钱换成三斤或者五斤的碎米,就能养活九口之家一日,能多养活两倍的人。”

“下了锅熬成粥就是饭,能活命就成。”

“饿极了树皮草根都吃,有碎米吃很不错了。”

妯娌两人对视一眼,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姜淑开口,“你的意思就是银子要最大可能的利用,救助更多的人。”

文绵绵表示就是这个意思,什么时候做什么样子的事,面对大量的灾民就需要大量的粮食,当然是能下锅都要下锅,还管什么品质好坏?

只要吃了不闹肚子就行。

夏生歌说接下来可能会很忙,“我把小火苗送到你这里来,辛苦你帮我看着。”

姜淑也说要把的她的锦儿送过来,“有蔓蔓在,孩子们也开心,你都不知道,锦儿在家总是闹着要找蔓蔓玩儿。”

文绵绵笑着说要去请了皇太后来帮着看孩子,夏生歌笑道:“那不如我们一起请?”

省得父皇每次都对六弟妹有意见。

姜淑也赞同,就这样妯娌三人第二日就一起进宫去了。

最近的皇帝心情不大好,今年没立春京城就下了几场雨,百官都在拍皇帝的马屁说什么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那时的皇帝还在乐呵呵的盘算等着国库充盈,他还有好几样事要做,结果很快就传来京城外好些地方滴雨未下的事。

他都还在烦恼城中就出现了零星不和谐的声音,说他这个当皇帝的福泽不够深厚只能庇佑京城这个地界。

又说他好杀伐这才天怒人怨,上天要惩戒他。

查探的人很快就抓到了说这些话的人,是原来北襄的人,北襄的人这么说不奇怪,毕竟都被灭国了还不允许人家说几句?

但现在是什么时候,这些话又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好端端的就成了暴君,谁能受得了?

这事让他十分窝火,要知道那是回回有什么天灾人祸都是他这个皇帝失德,他到底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