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王爷,王妃她又穷疯了(170)+番外
“拿脂粉铺子来说,客人进门你们一定要站在客人身后一步远的地方,靠的太近会让客人觉得不舒服自在,太远你又不方便客人需要什么,来过一次的客人你们最好要记住对方如何称呼,如‘王夫人’‘李姑娘’一类......你们要善于观察她们的穿衣打扮,不是打扮的花俏荷包里的银子就宽裕......”
文绵绵听了一阵就转身离开,又见几间教室都已经坐满了人,这才问道:“燕子巷来了多少人?”
轻歌叹了口气,“就来了三人,其她的要么是自己不想来,要么就是家里的人不让来,说是抛头露面,往后去上工还容易被占便宜,不好说人家。”
“最开始的时候还多来了几个妇人,都去刺绣班,每日都要顺些料子和针线走,后来不让拿了就不来了。”
刺绣班肯定不能光教大家理论,都是曼舞去定好绣架,然后进了一些针线和料子,最开始每人都会发一块小料子,自己在课堂上没绣好的可以带回去绣,有什么问题去请教先生就是了,结果让燕子巷的人以为有便宜可占。
“不过来的那三个倒是不错,都是踏实人家的姑娘。”
文绵绵眉头轻蹙,“可还是全都通知到位了?”
她着人统计过,燕子巷有条件来培训馆的姑娘有二十三人,也就是说有二十个没来。
轻歌道:“我们怕燕子巷的人买不起报纸,还特意派人去燕子巷挨家挨户的说了这个事,当时那些人就不太乐意,说没听说过好人家的姑娘会愿意出来抛头露面,还说听着不正经,影响以后相看人家,被婆家不喜。”
“说起来培训馆里有相当一部分的学员的家里过的不错,她们来就是想学规矩礼仪,学刺绣等,至于去上工这样的事她们没想过。”
文绵绵又愁了,还真叫沈先生说中了,想要打破世人眼中那根深蒂固的观念的确不容易。
第153章 遇到王妃这样的学生很愁人
从报馆出来文绵绵直接回了王府,府中上下见她回来都松了口气,他们这个王妃出门太过意外,一声交代都没有就是一夜未归,若不是程管事晓得人是被他们家王爷带走的,只怕都要派人出去寻了。
程管事颠儿颠儿的跑了过来,“王妃您回来了?”
回来就好啊,这府中忽然一下群龙无首,怪让人担心的。
文绵绵吩咐,“王府出门在外,这段时日府门关了吧。”
大黄牛不在,这偌大的府里就交给她来负责,不知道为什么,这才刚进门就觉得冷清了许多,明明大黄牛在的时候也是时常不在府中,怎么就有那么大不同,心里也空落落的。
“明日一早让各处的管事到花厅议事。”
她得要好好打理府邸,等大黄牛回来的时候给他一个惊喜。
回了锦院休息了一阵又起身去见了她的先生,人家沈先生还说昨日要教考她,出门也没给人家一个交代。
此刻沈先生也听说文绵绵回来了,心里莫名紧张了一下,别看他说要的教考人家,但具体教考什么他都还没想好,得知她出门了心里还窃喜了一下。
当文绵绵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沈从然幽幽的叹了口气,该来的躲不掉啊。
“先生住了这两日可还习惯?”
沈从然客气的点头,“承蒙王妃看顾,这里极为妥帖,一切都好。”
就是因为太好,所以他心里发虚。
文绵绵笑了,侧首看了看天色,笑道:“昨日有事出门太急,今日天色尚早,不知能否和先生了聊一聊这东枢的山水?”
沈从然心里一阵松快,“难得王妃有雅兴,请。”
两人就在院中的石桌旁坐下,当真就说起了山水来。
山川地理、江河湖泊,这些东西对文绵绵来讲并神秘,她听过见过的实在太多,无论是会当凌绝顶的磅礴,还是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浑她都能说上一二,偶尔还可以引经据典谈论一番。
这些数千年来积累传承下来文化瑰宝足以将沈从然震慑当场,哪怕精华之处只言片语匆匆带过,也足够让沈从然对文绵绵刮目相看。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沈从然几经品味,几番思索,感慨连连,“能写出如此气势磅礴的诗句之人定然是为大家,王妃,你知道这诗句出自何人?”
文绵绵点头,“我一个叫杜甫的人,此人向来见首不见尾,游历于名山大川之中,难得见到。”
沈从然再一次感慨,“能有如此见识和心胸之人必定也不是执著于虚名之人,果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若有机会真是想亲自拜见这位杜先生,如此此生无憾。”
文绵绵扯出来一抹笑,心里嘀咕着:你此生都没机会了。
各种稀奇古怪的话题说了一通,沈从然侧首看天,夜幕已经开始落下,文绵绵从善如流的站了起来,“今日和先生聊的颇为投机,增长了许多见识,明日我想听听各种人物传记,包括但不限于诗词书画,忠臣将领等等那些人。”
沈从然很是诧异,这是直接给他这个做先生的安排任务了?
“王妃有兴趣,在下自然尽力。”
见她脚步轻快的离开,沈从然眉头紧锁,出来的沈夫人问道:“可还是王妃底子太差?”
沈从然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扶着她坐下,道:“说了这一个时辰的话,一点都没摸清楚这位安南王妃的路数,说她不学无术她又涉猎极广,极有见识,从她口中说出来东西极为新颖,很有道理,也颇为有趣。”
“若说她满腹诗书却又并非如此,对诗词歌舞可谓是一窍不通,倒是挺会用别人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