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王爷,王妃她又穷疯了(468)+番外
皇帝赞同的点头,可不是就沾了他的光?
他儿子的产业嘛。
华旌云说道:“父皇,移步偏殿看看花半里设计图?”
皇帝点头,“看看。”
花半里的设计图纸还是很振奋人心的,当皇帝一脚踏进偏殿的时候就看到满墙的街景图,华旌云解释:“墙上这图是祖父按照两位老大人的所画的图纸呈现的花半里街景图。”
“父皇看这里。”华旌云指着眼前的沙盘,“这是缩小后花半里,等着修建完毕,最终呈现的就是这个样子。”
皇帝觉得此刻的眼睛已经不够看了,无论墙上的画作还是眼前的沙盘都让他觉得无比振奋,作为皇帝,他也没见过如此整齐又华美的街道。
其实华旌云对这些了解的也不多,赵老大人上前介绍这些建筑以后都会做什么,皇帝听的很是认真。
在这里驻足了小半个时辰,梁将军啧啧嘴,“以后会修建的一模一样?”
乖乖,不得了啊。
华旌云点头,“会更加的宏伟壮观。”
梁将军嫉妒了,这么华贵的街道得要赚多少银子啊?
皇帝同样对此很是赞赏,华旌云拱手,“启禀父皇,花半里前期所有大小事都是王妃在负责,现在阶段是两位老大人在负责,儿臣只是负责筹措银钱。”
皇帝笑了,“你倒是老实。”
他一看这个就晓得是老六媳妇干的,老六媳妇可不止一次在他耳边说她对这花半里的设想,这小两口倒是感情不错。
目光再看那墙上的画,“文老爷子的手艺不错。”
真的难以想象那个在他跟前哭的可怜兮兮的小老头还有这点本事。
“去报馆看看。”
华旌云又认命的陪着他去了报馆,还没走近就听到里面嘈杂的声音,抬腿进门,对比花半里那就是另外的场面了。
所有人都在忙碌,不时有人拿着纸在期间穿梭,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讨论,文老爷子已经是站着在写字,精神的很。
有人路过瞧见了他们,上前拱手,“王爷您有事?”
华旌云抬手,“无事,忙去吧。”
这人又快步的走了,华旌云道:“东枢好物品鉴会已经筹备的差不多,又临时增加了一个青少年六艺大赛,的确是忙了些。”
皇帝在门口站了一下就转了身,“不论是品鉴会还是六艺大赛都很好,报馆比朕设想的办的还要好。”
第423章 谁说安南王不会拍马屁的?
皇帝有点儿骄傲,有点儿自豪,这两日他总想出宫来体会体会这盛世繁华,哪怕是短暂的,他依然为此而迷失。
如洪流一般涌入的货物,茶楼酒肆、街头巷尾的谈笑风生,处处都是热闹,百姓们的脸上都是欢笑。
作为皇帝,他看到眼前的一切心中满是豪情。
他负手而立,深吸了一口气,想他大力鼓舞商户让货物流通的,鼓励百姓识文断字增加学识,让国库充盈,让百姓富足,这个时候难道不应该有两个言官上奏对他进行歌功颂德吗?
一个个混账只晓得享受,到底有没有把他这个皇帝放在心上?
真的是好怀念他的大将军啊。
华旌云莫名的懂了他老子此刻的愿望,拱手作揖,“是父皇的开明和宽容百官才有今日,儿臣不敢居功。”
皇帝眼睛一亮,作势淡淡的瞥了他一眼,“你做的好就是好,和朕有何干?”
来吧,朕的好六儿,快快说出你心里真实的想法,把所有好听的话说出来吧?
那眼神里面包含的意味太强了,华旌云实在不能当做感受不到,只能满足了他老子的愿望。
“儿臣的王妃曾言,不敢说旷古烁今,只着眼于眼前,天底下再没有比父皇更开明的君王,父皇不仅生的器宇轩昂,身姿不凡,还智慧如海,运筹帷幄,识人厉害用人更厉害。”
“心胸豁达,并不被一些腐朽的教条所束缚,敢于放手,正是因为父皇的英明,这才有如今的东枢盛景。”
“相信在不久的一日,东枢这辆马车在父皇驾驶下一定能走的更高更远,一定可以有盛世东枢,八方来贺的那日。”
皇帝激动了,内心狂笑,要知道他的好六儿向来不善言语,一张嘴巴在兄弟几个当中是最笨的,这样的他能说出来这么一番话来,说明什么?
这是有感而发啊!
老六媳妇也是好样的,真的不愧是他大将军的闺女,有乃父之风!
华旌云已经豁出去了脸,本着做都做了,一定要做到最好的想法,继续说道:
“儿臣从未有开设报馆的经验,回想当日也是惴惴不安,夜不能寐,生怕做错辜负父皇的苦心,好在儿臣和报馆有父皇的大力支持和拳拳关爱,要不然就算儿臣的穷尽心血也不一定能有今日之局面。”
“正是因为有了父皇给儿臣撑腰,儿臣才敢放手去干,儿臣一直感激于心,可惜面皮子薄一直不敢在父皇面前透露心思,只能勤勉经营报馆,让报馆为父皇分忧,略微报答父皇一二。”
按理说到了这个时候应该要红个眼圈,抹一下眼泪,但他实在是做不到啊,只能低着头。
皇帝感动啊,一颗老父亲的心软的一塌糊涂,原来他的好六儿心里是这么想的,果然是不会哭的孩子没有糖吃啊。
这孩子母亲去的早,又是那样的一个背景,从小在宫里透明人一样,还背着命不好的传言,有次他宣这孩子来见,正巧他心绞痛,这一下又多了克父的名声。
后宫里没有母亲的孩子最可怜,若是再有皇帝的疼爱,那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他将错就错之下,是保了这孩子平安长大,却给他太少的关爱,直到他成婚前都是一副沉默不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