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王爷,王妃她又穷疯了(754)+番外
“还有我外祖父和外祖母,我又怎么放心?”
“可我若是不去,就是和你哥相隔两地,小陀奴都没有父亲的陪伴。”
“你都不知道,那孩子现在可喜欢粘着你哥,每日父子俩都是要玩儿一会儿的,一到天黑没见着人就要奔着小身子往门口去,晚上见不着都不睡觉,眼睛都睁不开了还得硬挺着。”
说到这里的时候眼圈都红了,“得知消息的时候,真的想不管不顾的进宫去求父皇,让你哥留下,哪怕是晚些时候走呢。”
文绵绵没有说话,大嫂都晓得了,那她爹也肯定是知道的,没有说什么就表示她爹也是赞同,可是这事对她大嫂来说太残忍了。
“除了我哥,就没有其他人能去了吗?”
耘阳垂首,捏着帕子压眼圈,直到下面的人来说有天海信行的管事来找,才深吸了一口气,调整好情绪走了出去。
走到一半的又转身回来,扯出一抹笑来,“我想进宫去一趟,要是说了什么话触怒了父皇,你可要记得来捞我。”
看着她的离开背影,文绵绵好半晌都没说话,想着这个时候要是大黄牛在就好了。
三日的时间转瞬即过,学生们的成绩全都出来,各大学院的先生们心里五味杂陈,他们已经尽力的挑剔了,不想承认问心学院这些先生的教学水平比他们更好,只能说问心学院的招手的学生都是好苗子。
家长们也再一次走进了学院的大门,在自家孩子的引路找到了座位,开启了他们人生当中第一次的家长会。
文凌霄作为文溢清的兄长也抽空去了,刚从军中回来的他还穿着一身甲胄,坐在学堂里十分的突兀,刚一进门就有人招呼了他,在一口一个‘将军’‘大人’的称呼中,周围的家长们频频侧目,许多人觉得与有荣焉,毕竟自家孩子的同窗家里卧虎藏龙,这就算是人脉了啊。
第684章 来自文绵绵的劝说
问心学院的先生们欢欢喜喜的开着家长会,毕竟这次大考的成绩达到了他们的预期,和家长们说起话来也是底气十足。
但在御书房的耘阳底气就没有这么足了,思来想去都找不到好法子的她只能进了宫,道理她都懂,在家国大义面前她应该要做出让步和牺牲,可在情感上她真的难以接受。
“儿臣知道进宫来和父皇开口,等同于无理取闹,不顾大局,可儿臣真的是难以抉择,无法平衡,又不知道如何办,这才冒着触怒父皇的后果进了宫。”
皇帝心里五味杂陈,带着酸涩,虽然选定了文凌霄前往北襄,但他迟迟没有在朝堂上宣布,就是顾虑到耘阳。
耘阳自幼丧母,被他疼爱着长大,又精心为他挑选了夫家,可刚嫁他就派了她的丈夫上战场,以至夫妻分离,好不容易夫妻团圆,他又要再次派遣她的夫君镇守边疆,作为父亲,他心中满是对耘阳的亏欠;作为帝王,他清楚的知道派遣文凌霄镇守边关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文凌霄是大将军的儿子忠心毋庸置疑,又是年轻的将才,深得大将军的真传,北襄太重要了,派遣别的人去,他都不放心。
“耘阳,你可知父皇为何迟迟没有在朝堂上宣旨?”
耘阳并未说话,皇帝叹了口气,“父皇就是担心你,你若是寻常妇人,大可以带着包袱款款的跟着一起去边境。”
“你六哥也说,北襄的皇城的华美,比京都更好,就是去了也不会受苦。”
“可你身上的担子太重,张老将军夫妇年事已高,你必然放心不下;你的天海信行刚刚平稳运转,你放不开手;”
“这些朕都明白。”
皇帝走到她跟前,“不仅如此,大将军这一辈子都在为了朕,为了朝廷奔波操劳,立下赫赫战功,他只有一子可续家业,不论是为公还是为私朕都不应该派遣文凌霄,让他无法在大将军跟前尽孝。”
“不该剥夺了大将军的天伦之乐。”
“可是耘阳,私情与江山相比,孰轻孰重?”
“若北襄是一片安稳之地,朝堂之上大把的将领都合适前往,朕都不用说,你都晓得北襄是什么情况......”
皇帝说了很久,可他越是说的久,耘阳心中越是难受,觉得身上的枷锁越发的沉重,说来说去其实什么都改变不了。
“不知道父皇打算让夫君何时启程?”
她不哭不闹,皇帝心里更内疚了,“三月后,让他多陪陪你。”
耘阳付礼道谢,转身出了宫,看着她的背影皇帝久久未语......
得了消息的文绵绵也叹了口气,“天气渐热,暑气难耐,三个月走正好天就凉了,也不用在路上吃苦。”
耘阳全然没了精气神,坐着也不说话,思绪重重。
文绵绵起身坐到了她的身边,拍了拍她的手背,“嫂子你也不用太担心,到时候就跟着我哥一起去吧,把天海信行开到北襄去,京都这摊子事就交给我来打理,听说北襄皇城可好了,不像其他边境不是苦寒就是荒芜,去了也不会受苦。”
“北襄皇城还有那么多世家,大哥一个人去只怕是疲于应对,嫂子去了身份也够,往后当地的妇人就以嫂子为尊,省得她们群龙无首。”
“家里的事不用挂念,还有我呢,到时候我直接在两府的院墙上开一扇门,进出更方便。”
“张老将军现在有一个过继的孙子,还有个把月就多了曾孙子,这两月再把二公子的婚事办事了,来得快明年也有孩子,到时候二老有孙子和孙媳妇在跟前尽孝,又能含饴弄孙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