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启禀王爷,王妃她又穷疯了(825)+番外

作者: 冬月暖 阅读记录

“可以说学院除了先生,其他的人都归属于远泰。”

两人牢牢记住,不明白的地方赶紧的问,文绵绵也是知无不答。

“看报看报,全新的故事,看高门嫡女如何手撕恶毒继母......”

街上响起孩童叫卖报纸的声音,念夏掏出铜钱给文绵绵买了一份,文绵绵仔细看过后笑了起来,故事是连载的,正到关键的时候戛然而止,只有一行小字:欲知后事如何,静待下一期连载。

不得不说她二表哥真的是卡的一手好文,若不是她已经先睹为快了,真是会抓心挠肝的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发展。

等她到了远泰,今日份的报纸已经全部发了出去,报馆的人全都坐在朝闻会议室里开会。

得知文绵绵到了今日的早会结束的很快,文绵绵询问了几句后就叫了邓管事和付礼议事。

开头就问了现在报馆的人手如何,邓管事说了,“现在的人手还够用,并且我们手里还存了好些不错的人选,一旦有需要随时都可以来。”

只要不是管事,其他的人还是容易找的。

文绵绵让他们坐下,开始说自己的计划。

“书铺里也有一些山川志、地理志、还有一些人物志,我有想法办一个什么志,里面可以刊登人物传记,某人的文章,还可以接一些商家货物,比如之前长春城里的那个酒,带花香的,只要他们给得起钱,我们可以针对他们的酒写一篇文章,赋予这个酒一个故事,一段过往,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这酒也要靠故事去卖。”

“报纸也就一张纸,能报的内容实在是有限,但这个就不同了,可以有很多张纸,发行的时候可以按照书本的样式发,但价钱不能便宜了,一来成本高很多,二来要和报纸区别开来,让其显的更加的高级。”

“你们明白我说的什么了吗?”

两人都点了头,邓管事很是惊喜,“自从我们发过古院长的文章后,送到我们这里的文章一直都没有停过,我们也只能隔一段时间才选择性刊登一篇,若是有您说的这个,那可就是解决了大问题。”

“报纸的纸张着实有限的很。”

付礼也表示赞同,觉得比报纸更有可施展的空间。

三人开始就这个事情进行讨论,很快就有了初步的构想,文绵绵并没有大包大揽,只是提供了框架和大概的功构思,两人便开始在里面填充内容。

“此事要单独成立出来一个小组,最好的半个月出一期,内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是耗时,我需要一个管事来牵头,可能还要重新再找几个人。”

付礼当即毛遂自荐,“我来,我们娱众已经非常成熟,谢鸣完全可以接替我的位置,还有文祖父在一旁盯着,没有问题的。”

“我对这事很有兴趣,也自认为可以胜任。”

摩拳擦掌,颇有要干一大事的架势。

文绵绵略微一想就答应了他,交代他尽快的搭建好团队,先做一个方案出来。

“刚开始肯定不容易,邓管事你帮他一下。”

邓管事还是相当的稳重的,得知这个新的什么志也隶属于报馆,就晓得自己多了一份责任,不过对报馆来说是好事,影响力就更大了。

第749章 莫名其妙挡了别人路

杂志还没有名字,此事文绵绵琢磨了好一阵也没想好,只能等着她二表哥将架构搭建起来,人手全部到位,到那个时候名字也就应该出来了。

办杂志的事交给了付礼,文绵绵还是很放心的,琢磨着回头要再细化一些内容,在这个时候他也没想着就彻底当甩手掌柜。

从报馆出来又到各处去逛了一圈,顺带给念夏和惜冬交代一下,晃悠到花半里的时候,两位老大人正好也在。

林若璋要盖客栈,已经过来签订了委托的文书,两位老大人正在给她出规划设计图,见了文绵绵后放下了笔,“来的正好,快来看看这客栈如何?”

文绵绵凑了过去魏老先生就介绍了起来,“顺安县主的那块地很大,要是按照寻常的客栈去修建,白瞎了,我们就给重新划分,设计成为一个大的院落,前面这一栋楼是酒楼,从这里进去就是后院,后院才是客栈所在的地方。”

文绵绵仔细看了,朝他竖起了大拇指,“一般的客栈都是一楼是饭堂和低等级的客房,或者是大通铺,二楼才是好一些的客房,但不论客人住在一楼还是二楼都免不了嘈杂,这样直接给安置在后院,环境好了不说,也清净。”

“不过有个问题。”

文绵绵琢磨了一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防潮的事?”

哪怕她现在住在王府,若是遇到阴雨天屋内也有潮气,要是遇到返潮的日子,更是如此,地面铺设地毯下面都会出现霉点。

好在王府的院子通风很好,住起来影响不大。

“客栈的主要问题就是被子潮湿,屋子里有淡淡的霉味,寻常只能用熏香来掩盖,有没有办法能做到最大限度的防潮,防霉味,让每一间屋子的采光更好,更通透?”

赵老大人也凑了过来,文绵绵所想也是他们一直在琢磨的事,“若是想最大程度的防潮,可以在屋顶上下一些功夫,怎么样让雨水最快的流走,顶梁还得处理一下,剩下的就是外墙和地面。”

“江南的房子都是在外墙刷白灰,据说可防水以及防虫,地面倒是有办法能防潮,铺设黏土大砖,砖下铺设干沙垫层,不过这样一来本钱也就上去了。”

“至于通透我们也考虑到,若想要采光更好,更加通透,那我们就开大窗,不过只能开在二楼,这样一来私密性就不是那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