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个皇后不太卷(194)+番外

作者:白柠柚 阅读记录

颜鸢不明所以,但也不敢抗旨,于是试探性地把往书案上俯下了身体。

颜鸢:“?”

恰逢楚凌沉抬头。

于是鼻尖几乎对上鼻尖。

楚凌沉眼睫颤了颤,忽然急促地吸了口气。

于是颜鸢便看见他的脸上浮现肉眼可见的窘迫,而后愠怒遮盖了窘迫。

楚凌沉:“颜鸢。”

颜鸢:“???”

楚凌沉冷道:“孤让你绕道过来。”

颜鸢:“……”

颜鸢:哦。

原来是这个意思。

……

大概尘娘的药真的是影响了脑子吧。

颜鸢一边绝望想着,一边老老实实地走到了楚凌沉的身侧站定。

此时她居高临下,对楚凌沉面前桌案上的文书内容一览无余,目光能够轻而易举地捕捉到楚凌沉的侧脸,浓密的眼睫,还有那一节白皙的侧颈。

这还是她第一次走到楚凌沉的身侧,这角度看起来有些新奇。

从前楚凌沉也曾经赖在她书房里过一阵子,但她和他的距离并没有这样近过。

有时是像方才那样,楚凌沉坐在座上,她隔着书案被他拷问内折的处理;有时是她坐书桌旁,楚凌沉坐在对面的梨花木椅上阖着双眼入睡。

可现在的距离很奇怪,也很危险。

颜鸢盯着楚凌沉苍白的后颈想。

若是她心怀不轨,只需要一片小小的瓷片,就可以让他一命呜呼,再若是从前的宁白,她甚至并不需要瓷片,只需要一个手肘就可以拗断他的脖颈。

僵持间,楚凌沉已经抬起了头:“颜鸢。”

颜鸢回过神:“嗯?”

楚凌沉的神色有些僵硬:“看该看的地方。”

颜鸢:“……哦。”

她抽回凌乱的神思,注意力重新落书案上,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书案放着的并不止《十大酷刑》,还有一摞奏折,还有几张素白的纸。

每一本奏折的开场白都是“臣某某上奏,启禀圣上”。

楚凌沉把那些奏折一本接着一本打开反折,露出里头第一页的内容,然后叠成一小摞,放在自己的面前。

这是在做什么呢?

颜鸢心中疑惑,没敢问出口。

楚凌沉头也不抬,缓道:“看好,孤只做一遍。”

他当着颜鸢的面,拿起了第一份奏折:“尉迟江涛,尚书令,清流中的蠢货,钝刃。”

他把属于尉迟尚书的奏折放到了书案的左上角,又取过第二本,放到了书案的中间:“旗严,刑部侍郎,已故太傅的门生,虽依附戚党,但还算刚正。”

他又取第三本,扫了一眼,淡道:“宋征,大理寺少卿,宋莞尔的族兄,是个贪财废物。”

颜鸢:“……”

楚凌沉的声音不急不缓,一边介绍百官,一边把他们的奏章分门别类地放在书桌上不同的位置。

颜鸢起初浑浑噩噩,越到后面思路越发清晰。

她知道,楚凌沉此举是在向她介绍前朝的党派格局。

楚凌沉对大臣的分法与她想象中很不一致,但很快她就意识到,那些文官武官,家族与家族,所有的关系纵横交错,但每个人又都是独立的个体,又岂是区区新旧外戚,清流军政可以囊括的?

如果党争讲究如何站队,如何升官发财,排除对手,那楚凌沉的分类显然是按照这些人如何物尽其用来的。

善恶曲直,党派站队,反倒不是那么重要。

这就是帝王之术吗?

这可比戴什么钗环配什么香,如何把蓝花雀羽的颜色排列成瑰丽的凤凰有趣多了。

颜鸢看得入神,心中的疑惑也越来越大。

楚凌沉此行的目的难道不是兴师问罪?

可他为什么要对她说这些呢?

这些东西何其要害……

楚凌沉抬起头看着颜鸢的眼睛:“记住了么?”

颜鸢:“……六成。”

她素来记性不差,可他分的类别实在太多,这上百个名字还附带着官职秉性站队,要想全部记下谈何容易?

楚凌沉淡道:“所以,定北侯府的信差在帝都城停留,如若想笼络人心,尽快平定蓝城余波……”

他把分门别类的奏折又重新归为一摞,细长的手指在其中抽拉,彻底搅浑了原来的秩序。

而后他抬起头看着颜鸢:“应该拉拢哪些人?避开哪些人?分别是胁迫还是贿赂,如何找到他们的权柄?”

颜鸢:“……”

楚凌沉慢慢悠悠道:“孤只给你三天时间,想出应对之策。”

他的声音不重,与其说是严苛的老师像学生提出考验的问题,不如说像是蛰伏已久的猎人抛出一个捉弄人的狩猎信号。

厚厚的一摞奏折,沉甸甸地放到了颜鸢面前。

颜鸢心中思绪万千,不敢贸然伸手。

她虽然现在脑子有些糊涂,但也明白,楚凌沉交给她的并非简简单单一摞奏折,而是一些更加要害也更加不可说的东西。

可是他的目的呢?

总不可能是真打算带个徒弟吧?

楚凌沉的嘴角勾起一丝细小的弧度:“怎么,是想不通,还是不敢接?”

颜鸢果断摇头:“臣妾母家信差停在帝都城,不是为了这些。”

她只是一枚小小的棋子。

可今天这份东西,不是棋子应得的。

这狗皇忽然变成了活菩萨,她若是真回答得太好,恐怕才会死无全尸吧。

颜鸢的脸上大刺刺写着“不信”两个字。

她躬身行礼,抓住一切机会表明态度:“况且臣妾奉公守法,不作此等逾矩的假设。”

楚凌沉冷笑:“皇后怕是忘了自己在哪条船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