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买来的夫郎哭唧唧(25)

作者: 秃尾巴的狐呆呆 阅读记录

白竹被炒得耳根子疼,回到灶屋想看看有没有煮好的猪食。

灶屋很简陋,和内墙垂直搭着一个一口锅的灶台,铁锅贵得很,很少有人家用得起两口铁锅。

灶台后面靠墙放着一个三层竹架,下一层放着洗菜的木盆,挑水的木桶等。中间一层放着日常用的碗筷,砧板菜刀,舀水的葫芦瓢。上面一层放着蒸笼,筲箕,等。

靠着竹架有一只大缸,他伸头看了一下,有大半缸水,看来是个大水缸。

水缸外面有一个木柜,他拉开柜门看了看 ,里面有半袋子白面,半袋子红红的高粱面,半袋子黄黄的玉米面。柜子角落里还有一袋白米,半袋高粱米,半袋玉米。

靠灶口这边的墙壁放着一个泥炉子,上面偎着一个泥罐子,温着热水。

靠着门边放着一个方桌,四条长板凳,是一家人吃饭的地方。

桌子上放着几个大木盆,竹簸箕盖着,白竹掀起簸箕看了看,是剩菜。

灶屋中间的空地上堆着一堆白菜叶子,是早上宴宴剥下来的老叶子。

找了半天,只找到一个空的猪食桶,没有猪食。

他先把灶火生着,塞了几根干柴进去烧了半锅水。

他准备剁白菜叶子煮猪食。

但他蹲不下去,稍稍蹲一下,屁股炸裂似的疼。

他在角落里找了一个小板凳,扶着墙慢慢蹲下去,小心翼翼地搭了半个屁股在上面,拿过菜刀砧板开始剁白菜。

等白菜切碎了,他坐在凳子上,慢慢地把白菜装进竹筐里,再慢慢地扶着墙站起来,提着竹筐到灶台前,把白菜倒进锅里煮。

他拿了扫帚,直着腰把地上的白菜末扫干净倒进鸡圈里让鸡们去啄。

他怕挣开了伤口,不敢用力,做得很慢。

干柴火力旺,很快白菜煮开了。

他把靠墙放着的猪食桶提过来,用喂猪的葫芦瓢慢慢地把白菜舀进桶里。

乡下人家家种葫芦,嫩葫芦可以炒菜吃,老葫芦锯开了就是葫芦瓢,舀湿的,装干的都行,轻便好用。

刚煮熟的白菜热气腾腾,他放在一边凉着,舀水洗干净了锅,准备煮晚饭。

晚上吃什么呢?

乡下人粮食少,不可能顿顿吃干饭。可是今天张鸣曦去镇上卖菜,娘和宴宴去山上挖野菜,都是体力活,累了一天回家喝一点稀面汤不抵饿的。

他想了一下,舀了一瓢玉米面出来,用热水和了,打算贴几个玉米面饼子,再熬一锅米汤。

他在白家天天生火做饭,虽然做不出什么山珍海味,动作倒是很快。

他贴了八个玉米面饼子,煎得两面金黄,盛起来放在木盆里,用一块干净的蒸笼布盖着。

他还是早上吃了一碗鸡蛋羹,肚子早饿了,望着黄灿灿的饼子流口水。他可不敢偷吃 ,只是从锅里把饼子上掉下来的渣渣一点点捡起来吃了。

洗干净锅后,他舀了半锅水,抓了一把白米洗了,把洗米水倒进猪食桶里,再把米倒进锅里熬米汤。

盖好锅盖,让米汤在锅里熬着,摸摸猪食桶,已经凉下来,不烫了。

他提起猪食桶,准备去喂猪。

猪食桶很重,他又不敢用力,一手扶着腰,一手提着猪食桶,一步一歇,短短几步路,好半天才走过去。

小猪见他提着桶过来,知道吃的来了,叫得更欢了,跳起来用嘴来拱他手中的葫芦瓢。

他用葫芦瓢轻轻打了一下猪嘴,骂道:“急什么?让开,我好倒猪食。”

小猪才听不懂呢,哼哼唧唧的就知道要吃,不但不让开,哼哼着来啃他的手。

他舀了干巴巴的一葫芦瓢白菜倒进猪食盆里,小猪迫不及待的低头去吃,总算不来啃他的手了。

他又舀了一葫芦瓢白菜倒进隔壁院子里的鸡食盆里,鸡们蒲扇着翅膀飞过来抢食吃,一边啄,一边用爪子扒,一时把白菜扒得到处都是。

第 23章 这两人什么时候处得这么好了?

他懒得管它们,鸡就是这样,吃东西时一边吃,一边扒, 扒到地上的东西等饿了又来扒着吃。

他数了一下,有八只鸡。

如果这八只鸡都能天天下蛋,还是很可观的。

但他知道,鸡们要吃得饱才会下蛋,现在人都吃不饱,鸡们怎么能吃饱呢?

他正在数鸡呢,边上的小猪又叫起来了。

他探头一看,刚才那瓢白菜已经吃完了,他又舀了几瓢进去,再舀了一瓢给鸡们,剩下的白菜倒进猪食盆里,提着空桶回去了。

回到灶屋一看,米汤已经煮开了,米少水多,几粒米在锅里扑腾着,倒也掀不起大浪。

如果多放点米就是稀饭了。

乡下人粮食少,煮稀饭舍不得放米,米放得越来越少,稀饭越来越稀,慢慢的变成熬米汤了,总好过喝白开水。

他取了竹架上的蒸笼架在锅上,把剩菜用碗装了放进蒸笼里,利用锅里的蒸气来热。

剩菜不多了,只有一碗猪头肉,半碗豆腐。

他慢慢走到灶下,见灶里的柴快烧完了,又塞了一小根干柴进去。

熬米汤要不了多少柴火,已经煮开锅了,等这一根柴火烧完,再用灶里的火炭焖一下,米汤就熬好了。

米汤在锅里“扑哧扑哧”的熬着,他去卧房拿出水罐,装满了水,放在泥炉上,想烧开水,等他们回来喝。

给泥炉加了两块硬柴,开始烧开水。等娘他们回来,就有开水喝了,喝不完的可以留着晚上洗脚。

他走到院子里,看看红彤彤的太阳挂在山边,时候不早了。

出去干活的三个人还没回来,猪和鸡忙着吃食,院子里一片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