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买来的夫郎哭唧唧(33)

作者: 秃尾巴的狐呆呆 阅读记录

今天两人扯了这么多猪草,加上早上剥下的老叶子,够猪吃好几天了。

胡秋月进灶屋忙去了,白竹洗了手,站在门口问:“娘,要做什么?我来帮你!”

胡秋月慈爱的望了他一眼:“不用了,你歇会吧!”

白竹嫌不住,让他干坐着简直是受罪!

他见宴宴已经拿着扫帚扫院子,在院子里绕了一圈,实在无聊。

他背起竹筐大声道:“娘,我去后山上捡柴去!”

胡秋月一听,连忙跑出来道:“不去!天快黑了,还捡什么柴!”

她一来心疼白竹,二来怕张鸣曦回来时见大家都在,就白竹不在,会不高兴。

白竹抬头望天,道:“还早呢,我捡柴快得很,一会儿就回来!”

说着就要往外走,胡秋月一把拉住他:“不去!你给我理理麻线。昨天鸣曦买了两块布,让我给你做衣服,我还没忙得赢。今天吃过饭就做,要用麻线。”

白竹这才放下竹筐,随胡秋月进卧房拿了一大堆麻线出来,坐在凳子上理。

乡下人舍不得花钱买线,都是用麻线。

麻线是用剑麻沤出来的。

把剑麻叶子浸在水中沤烂,再用棒槌捶打,洗干净杂质,剩下的纤维晾干就是麻线。

平时缝衣服用一根麻线就够了,如果要纳鞋底就用四根麻线搓成麻索,牢固得很,大力气的壮汉用手都扯不断。

这种麻索纳出来的鞋底结实耐穿,山上的剑麻多的很,家家户户都是自己沤剑麻用。

只一点,剑麻沤出来的麻线乱麻麻一堆,要自己理,很费功夫。

白竹坐在小板凳上,抽出一根麻线,开始绕团。

他心细,又有耐心,在乱麻堆里,抽出一根根麻线慢慢的绕了一个大大的麻线团。

宴宴扫好了院子,坐在他旁边看他绕,说道:“我最讨厌理麻线,一大堆 ,乱麻麻的,理也理不清,扯着扯着就束在一起了。”

白竹轻声道:“总要有人理的。不要使劲扯 ,一根根找出来,就不会束在一起了。”

宴宴见他边理边绕速度慢,道:“你来理,我来绕!”

白竹把手中的麻线团递给他,自己躬身理麻线。

他找出一根,递给宴宴,宴宴绕到麻线团上,两人快多了,不多时一大堆乱麻麻的麻线快理好了。

“娘,开门!”门口响起了张鸣曦的喊声。

宴宴还没反应过来,白竹没有丝毫犹豫的站起来跑到门口开门。

“回来了。”他拉开门,见张鸣曦挑着空竹筐站在门外,忙去接他肩上的竹筐。

第 30章 木簪,给你的

张鸣曦身子一侧,温言道:“不用,我来。”

说着,挑着空竹筐进来了。

白竹关上院门,默默的跟在他后面。

“哟,宴宴长进了!还会理麻线!你不是嫌麻烦,最讨厌理麻线的吗?”见宴宴坐在板凳上理麻线,张鸣曦笑嘻嘻地表扬他。

宴宴抢了功劳,有点不好意思,抿唇笑道:“是小哥理的,我只不过帮他绕绕麻线团。”

张鸣曦知道理麻线是最麻烦,最考验人的耐心的。

张鸣曦见白竹能沉下心来理麻线,望了他一眼,目光隐含笑意。

白竹不知道说什么好,低着头,捏着衣角,听胡秋月大声道:“鸣曦回来了?今天怎么回的这样早?正好,洗手吃饭了。”

几人答应了,去井边洗了手,张鸣曦提了一个网兜放在柜盖上,过来吃饭。

晚上吃的是高粱面掺白面蒸的馒头和米汤。

高粱面粘性太大,光高粱面做馒头软塌塌的,拿都拿不起来,掺一点白面,颜色没有那么红,硬一点,更好吃。

胡秋月用干辣椒炒了一碗野菜,煮了一大碗老南瓜。

宴宴咬了一口馒头,忙不迭的问:“哥,菌子好卖吗?”

张鸣曦喝了一口米汤,飞快扫了白竹一眼,才笑眯眯地对宴宴说:“好卖!”

又对胡秋月笑道:“娘,今天真的不错!竹子剥的白菜心最好卖!别人都是一整颗的卖,只有我卖的菜心。没想到,那么好卖!我卖一文钱一斤,都没人还价的。”

白竹一听,眼睛都瞪圆了,抬头看了张鸣曦一眼,见他笑嘻嘻地望着自己,头皮发麻,忙去看胡秋月。

胡秋月大喜,高兴的说:“那真是太好了!菜叶子留着给自己吃,菜心还能卖贵点,一举两得啊!小竹,你可是做了件大好事。”

说着哈哈笑了起来。

宴宴也望着白竹笑。

白竹心里甜滋滋的,早上挨的骂早就忘到九霄云外。

他性格内敛,虽然高兴,却不喜形于色,依然低着头喝米汤,脸上却神采奕奕的,掩饰不住的有点发红。

张鸣曦看了他一眼,就别过了眼睛,借着喝米汤重重的咽了一下口水。

宴宴等不及了,连声问道:“哥,你别光顾着看小哥啊!问你呢,菌子好不好卖?”

张鸣曦一听脸都红了,控制不住的去看白竹。

白竹低头喝米汤,羞得不敢抬头。

胡秋月瞪了一眼宴宴:个口没遮拦的!

张鸣曦怕他再说出什么话来,忙道:“好卖!今天只有我一个人卖菌子,品相又好,菌子卖出了肉价嘞!”

今天他一去到菜场,来了个大户人家的采买,见菌子新鲜,品相好,一下子全要了。

他要了十五文一斤,人家也没还价,两斤菌子给了三十文。

“野菜呢?”宴宴听说两斤菌子卖了三十文,兴奋得两眼放光,忙问野菜。

“今天卖野菜的人多,只卖了一文钱两斤。不过我家的野菜捡得干净,又嫩,是最先买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