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团宠:泼辣娘子福运绵绵(306)

作者: 黎莫陌 阅读记录

“是容夫人来了。”见着宋雅,门卫果然真十分的客气,满面笑容的提醒道,“您自个儿进去吧,只是今日府上设宴,小姐可能无法接待您。”

“我就不进去了,这次只是有几句话要和沫儿说,劳烦通禀一声便可。”宋雅说着,快速的塞过几块碎银子,微笑道,“辛苦了。”

“行,那宋小姐请稍等。”门卫利落的收下,便下跑着离开。

若是旁人提这个要求,他定会嘲笑一番,竟敢让小姐亲自出来。

可这人是宋雅,门卫不仅没有半点不耐,反而很乐意效劳。

因为,她是宁予沫特地交代过要关照的人,只要上门,任何时候都能无需通禀的方形。

第551章 新旧水渍

这样一来,两人之间的关系,门卫们不用想都知道有多好。

另外还有一点便是,宋雅很会做人,每次请他们办事都会给好处。

这般玲珑剔透的人,门卫们自然相当欢迎,希望她能经常来,态度也非常好。

门卫的反应,魏夫人自然全都看在了眼里,心中也有了底,连忙欢喜的下车跟了上来。

只是,还没靠近就被门卫拦住,“站住,之前就告诉过你,毁坏的请柬是不能入内的。”

“嗯?”闻言,宋雅微微挑了挑眉。

“你胡乱说什么,我和那位姑娘是朋友,快放我过去。”看着宋雅的神色,魏夫人面色微变,立时高声喊道,“不信你们问她。”

“这…”闻言,门卫下意识看向宋雅。

“我们的确认识。”见此,宋雅勾起一抹冷笑,淡淡道,“但是,不熟。”

“你!”

这话,真是要将魏夫人给气死了。

可如今形势比人强,她只能努力平复情绪,却语带暗暗警告的咬牙道,“宋姑娘真是喜欢开玩笑,我们之前不是都说好了的么!”

“雅姐姐,你来啦!”就在此时,宁予沫提着裙摆,欢喜的小跑出来,拉住她的手道,“你怎么不进来呢,在这里多冷呀。”

“你今日这里有事,我就不打扰了,主要是有件事要过来让你帮忙做个见证。”宋雅伸手摸摸宁予沫的头,便拉着她走向魏夫人。

“宁…宁小姐!”见着宁予沫过来,魏夫人赶紧欢喜的上前行礼,“我…”

“这请柬是你的吧。”未等魏夫人多言,宋雅就将她的话打算。

“没错,的确是我的。”魏夫人说话被打断有些不高兴,但还是压着脾气,讨好的看向宁予沫道,“宁姑娘你看,都是路上被这些人给惊了马,才导致弄脏了请柬。”

“你胡说,这请柬分明之前就弄脏了的。”闻言,一旁的门卫立时上前为宋雅作证,“因为里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小人担心有心怀不轨之人混入,便给拒绝了。”

“原来是这样,我就说呢。”

门卫这番证词倒是意外之喜,宋雅朝他感激的笑笑,便拿着那请柬指给宁予沫看,“沫儿你看,这请柬虽然湿了,但明显能看出有新旧两处水渍,而且旧的那个颜色要暗一些,显然是茶水,而新的这个只是普通的清水。”

这个便是宋雅为何答应过来男爵府的原因,只是第一眼,她便看出了这请柬上的猫腻了。

“还真的是。”宁予沫细细的看过,随即面色一冷,盯着魏夫人道,“你如今还有何话说!”

“我…我…”这一瞬间,魏夫人直接语塞。

原本她想着,就算水渍被发现,也能说第一次湿的并不严重,是因为第二次才导致字迹模糊的。

可是,方才门卫的证词已经将她要狡辩的路给堵死了,这会儿她完全无话可说了。

真是该死,这些门卫实在多事,就会坏她好事!

“魏夫人,这第二次的水,是你后面自己倒上去的吧。”

第552章 完胜

此时,宋雅再次开口,“你的衣服上的水渍应该是惊马时留下的,但请柬上的,是刻意倒上去的吧。”

“你胡说,你有什么证据!”魏夫人闻言瞳孔微缩,心下惊慌,但面上却故作镇定的道,“我承认之前请柬的确被茶水弄脏过,但你别想借此将第二次的给推脱掉!”

“我想问,魏夫人喝水用的是什么样的茶杯?”

宋雅却是双手环胸,面露嘲讽的笑着道,“你衣襟上的水渍已经够多的了,居然还有足够的水能将这请柬全部打湿,难不成,你是直接拿着茶壶牛饮么?”

“噗…”这话,将宁予沫和门卫都给逗笑了。

“你…我!”魏夫人则是一噎,被气的心口起伏,偏偏又无言以对。

当时她的确没考虑那么多,没成想如今竟成了破绽。

正如宋雅所说,她的衣服是突然惊马那会儿弄湿的,而请柬,也的确是在苏六娘她们致歉之时心血来潮给刻意泼湿的。

那会儿她参加宴会不成,心中正憋着气,又碰见衣服被弄湿,一怒之下,便故意拿苏六娘她们撒气了。

原以为就是几个贱民,没想到对方竟然会和宁予沫熟识,这是她失策了。

“你这人弄坏了我男爵府的请帖,本就是大不敬,门卫宽厚,只取消你的参宴资格,并未怪罪上报。”

宁予沫得知真相,也是被气到了,沉下脸冷声道,“你不仅没有感激和悔改,竟还干起冤枉人的勾当来,可见人品实属欠佳!”

竟敢欺负到她好姐妹的身上,实在忍无可忍!

“宁小姐,我只是一时糊涂…”魏夫人没想到后果会这样严重,面色大变的想要解释。

“如你这般人,我男爵府不屑与之为伍。”宁予沫却不给她求情的极为,强硬的道,“给我轰走,从今往后我男爵府与魏府断绝关系,自此再不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