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团宠:泼辣娘子福运绵绵(358)
对于这两人啥时候看对眼的,宋雅是真的完全没有任何的预兆。
之后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之前那次遇到尉迟琳时的惊马让他们互生了好感。
后来,姜铁锹去县城送货,苏六娘就刻意等着,给他送了双鞋子当谢礼。
而姜铁锹,回去的时候也给她送了些点心。
一来二去的,两人就好上了,还藏的特别好。
说是在去年的时候,姜铁锹就已经将人带回家过年了,她们初二才回去,所以错过了。
姜家人都很好说话,知道苏六娘的情况不仅没有嫌弃还特别心疼,一下就接受了她。
主要是他们也有自知之明,儿子三十好几了都没有娶老婆,就算家里如今有些家底,想要娶特别好的姑娘是不可能的。
可苏六娘除了丧偶外,年纪合适,人长得漂亮,还能写会算,可不就是姜铁锹的贤内助么!
就苏六娘这样的,若非她是丧偶,还真轮不到姜铁锹这么个大老粗。
要知道,苏六娘的前夫可是个家境还算不错的读书人。
第645章 袁公祠
因此,姜家人反而都觉得姜铁锹娶了苏六娘是高攀了,对这个儿媳妇非常喜欢,也特别满意。
两人原本都没着急成亲,还是姜家人各种催,丰厚的聘礼直接送上门去。
苏六娘的婆婆也是个明事理的,对于她的再婚很支持,还给了很多的嫁妆。
因此,苏六娘也提了要求,说必须让她一直照顾婆婆才愿意嫁。
对于这点,姜家人不仅没有反对,还对苏六娘的感官更好了,是个知恩图报的孝顺好姑娘。
有了这样的媳妇,还怕老了以后没人孝顺么?!
因此,这桩婚事顺利得可以说是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而姜家人也没看走眼,姜家三铁都是不读书的,如今家中管账的都是苏六娘,比找个账房都靠谱。
因此,家里的妯娌兄弟都没因为她二婚看不起,反而十分的敬重,还让家里的孩子们多去跟她学习写字和算术。
“小雅你在啊,那你还让她们乱说!”
见着宋雅,苏六娘立时眼睛一亮,随即握着她的手心疼又没好气的嗔怪道,“你不知道,我听着都要气死了!”
“娘子,你如今有孕在身,息怒,息怒啊。”此时,姜铁锹也赶紧上前安抚着。
“息怒息怒,你就会息怒,没看到小雅被欺负了么!”本来都要消气的苏六娘,听到姜铁锹的话怒气又上来了,“你这个舅舅是怎么当的!”
“咳,我…我一个大男人,和几个老婆娘计较什么啊!”姜铁锹很委屈。
“你坐视不管,你还有理了!”苏六娘这下直接气炸了,捏着姜铁锹耳朵就一阵数落,“你就不会上去和她们理论,人高马大的,唬人也行啊!”
“疼疼疼,娘子你松手,松手!”姜铁锹赶紧蹲下身体,连连求饶,“我知道错了,下次肯定都听你的,饶了我吧。”
“哼,这还差不多。”苏六娘这才算是满意了,松开手将他推开,上前拉着宋雅的手,“小雅,你这没用的舅舅让你见笑了。”
“呵呵呵…”
一个是闺蜜,一个是亲舅舅,站谁都不对,宋雅只能干笑了。
不过,苏六娘的正面维护,真让她心里很感动。
当然,她也知道姜铁锹不是不在意,而是他嘴笨,根本说不过那些长舌妇。
不过,看着他们的互动,宋雅打心眼里感到欢喜,两人都是她最亲的人,感情好是她最乐见其成的。
等夫妻两人闹消停了,才和宋雅告别,两人本就是来送货的,只是见着宋雅被编排,这才路见不平一声吼而已。
回家的路上,宋雅嘴角忍不住的上扬。
虽然对于这些流言她并不在乎,但被人护着的感觉的确很好。
回到家中,姜氏等人早就等着了,架了马车,一行人便踏上了回村的路。
如今宋雅的身家,已经用得起马车了。
回了村子,先去山上扫过墓,就回村继续去祠堂祭祖。
不过,祭祖是男人们的事儿,女人只是打个下手,在外面折折纸钱之类的。
这种事情,宋雅自然不会做。
加上,村妇之间私底下总爱讲黄段子,她实在不感兴趣,就和翠环一起去袁公祠祭拜。
第646章 长嫂如母
良种水稻在这两年已经出现了非常好的成效,宋雅也终于有底气向皇帝为袁老请封了这个祠堂。
毕竟,真正做了贡献的人是袁农他老人家,这份功劳不应该被埋没。
皇帝也没让她失望,不仅特许大烟村立祠堂,还让全国各地都设立了袁公祠,要让百姓们牢记这个为大家富足生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这操作,让宋雅对这个封建帝王有了极大的好感,不是因为应允了她的要求,而是这份真心为国为民的心。
“袁老,希望这份功德能让你有个好来世,投个好胎。”宋雅心中默念完,郑重的给上了香。
祭拜完袁公,又去祠堂走了个过场,一行人便在翠环不舍的目送中回了县里。
“嫂子,我中了!”
刚到家,就见容乐贤一脸欢喜的跑进来,“我县试中了第八名,先生说这个名次通过府试非常有希望!”
“真的!”闻言,宋雅也是露出欢喜的笑意,“哎呦,我们家小乐真的太棒了!”
今年的清明在二月下旬,前今日县试刚结束。
容乐贤今年才十岁,这是他第一次下场考试,众人都觉得有些早,但他自己坚持,所以就没拦着,想着反正试试也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