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团宠:泼辣娘子福运绵绵(567)
“皇兄您这边虽然重视,但您能确定你手下的那些人就是最优秀的?”宋雅摇摇头道,“高手在民间,您听过这个说法么?”
“高手在民间…”皇帝微微一愣,他还真是没听过。
“如今咱们国家只重视科举,秀才举人给予了诸多福利,可那些匠人却过得穷困潦倒,你觉得在温饱都成问题的时候,还有人会去想着创造发明么?”
宋雅缓下语气,耐心的说道,“如今天下人皆知读书为贵,但这个贵…贵的是读书人自身,是整个家族,却…很少能贵到天下百姓们身上。”
宋雅的话一针见血,皇帝直接无话可说。
的确,若是饭都吃不饱,肯定是想着挣钱,或者通过科举改变现状,至于真正关心民生的,只怕…只是少数。
“另外,一些富贵人家的弟子倒是有条件了,但如今风气就是读书为上,不管是官员还是商人,各个都想着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宋雅继续分析道,“因此,就算有富家子弟想要走这个方向,在得不到家人理解,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后,最后也很可能放弃了,生生损失一个人才。若朝廷能重视起来,认可他们的地位,是不是就会大不一样呢?”
宋雅相信,这天下间想要走发明创造方面的人才还是非常多的,只是大环境和舆论将他们的路给直接堵死了。
朝廷向来起到风向标的作用,若能由国家开头进行认可,或者如果科举那样正规化,肯定就大不相同了。
“的确有道理,那皇妹希望朕怎么做?”
宋雅这些话对皇帝来说的确犹如醍醐灌顶,瞬间看明白了很多事情。
以前,朝廷不支持这些所谓的奇淫巧技,其实是怕百姓们会耽于农作。
但其实,想要懂得这些,需要不仅是天赋,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普通人根本没那个条件。
因此,这方面的担心根本就是多余的。
正如宋雅所说,若是能够重视起来,有条件的一些富家子弟可能就会站出来走着一条路,为国家创造出更多有用的东西。
这其实,也是一项非常大的功绩。
年轻帝王的好处,就是思维还没有固化,能够吸收得了一些新的东西,对于皇帝的态度,宋雅是非常满意的。
“我希望皇兄能够开个新的部门,专门用来招揽天下奇人异士,用以钻研这方面的内容。”
宋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且,给与他们正规的编制和系统教学,将这些技艺和经验传承下来,才能更好的进行总结创新。”
宋雅如此做,其实是在为她将来的工业之路铺路。
只有匠人的价值得到认可,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做这些事情,才能为工业化的成长埋下种子。
第946章 设立“奇门”
“这…太过重大了,朕需要考虑一下。”虽然宋雅这说的有道理,但明白归明白,这样的事情史无前例,皇帝一时间还是无法做决断。
“皇上兄,之前说的梯度式田税您都还没想好,这个难道也要想么?”
见皇帝由于,宋雅就不赞同了,“而且,这个部门本来就和传统儒学有所冲突,您若是和大臣们商议,我基本能肯定是绝对无法通过的,只能您自己来拿主意。”
其实,宋雅更想要的当然是推行新式教育,不再用四书五经跟八股文,因为这东西实在太束缚人的思维了。
但科举制度最终服务的对象是朝廷,是中央集权,而且涉及到全天下文人集团的利益,牵连太大了,现在的宋雅还没有那个力量。
因此,她只能退而求其次,就是在这基础上另辟蹊径,制造出另一个不同的新式学堂。
只要它出现了,以后慢慢的发展和渗透,有朝一日必然能够壮大到足与传统儒学分庭抗礼,甚至彻底取代。
那么,到那个时候,整个社会体系必然也会随之改革。
当然,这个还很远,但她还年轻,还有好几十年可以活,她相
就算看不到那天,也肯定能为那天的到来打造好稳固的基石,让郜国不要走了前世华夏的老路。
“看来皇妹什么都知道。”皇帝目光悠悠的盯着宋雅。
宋雅这是将他拿出来当挡箭牌了。
不过,说到那个梯度式田税,他其实很心动,若是实行起来,定然能为国家再多收一笔钱来。
而且就像宋雅说的,给读书人的福利也该适可而止,否则很可能被钻空子,最后吃亏的还吃朝廷和百姓。
本来已经被他压下的心思,如今被宋雅这么一提醒,突然就又起来了。
怎么说呢,面对那么一大笔利益,没人会不心动的。
“咳咳…”见皇帝反应过来,宋雅那边有些心虚的摸摸鼻子,干笑道,“那谁让皇兄是皇帝,我一介弱质女流,人微言轻的,可皇兄您就不一样了,一言九鼎,谁敢反对啊。”
这没脸没皮的样子,直接将皇帝的给气笑了。
理直气壮的时候就是个女流氓,想要拿人当挡箭牌的时候,就是个弱质女流,什么都让她说了呗!
可偏偏,人家说的还真有道理。
不过,皇帝沉思一番后,终是抬起头来,“朕可以答应你,但是你得给朕一个期限,毕竟朕也需要给其他人一个交代。”
这件事情影响巨大,他能够压制一时,但定然无法长久,所以,宋雅必须在这之前做出成绩,他才能有底气继续站在她那边。
“十年。”宋雅一听有戏,立刻激动的保证道,“给我十年时间,若到时候做不到,我愿意接受任何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