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八千里路云和月(15)

作者: 长辰 阅读记录

是了,我是皇帝,而现在,这时所受的屈辱,将来,定然会讨要回来!。

讨要回来,该做些什么?

我发出手诏,将目前最有名望的前任宰相,在金兵第一次攻打汴京城的时候,守城的功臣李纲请了回来。

看,我比我那不成器的大哥,会用人多了!

李纲还在路上的时候,殿中侍御史忽然上书,说了一句可笑的话:金人并不喜欢李纲,陛下若立李纲为相,恐怕金兵将来问罪!

在那一刹那,我恨不得将这个眼中只有金兵,没有我的家伙给拉出去砍了!

但是我知道不能,我只是微微笑了笑,道:朕当皇帝,恐怕也非金人所喜!那朕是不是也该退位让给金人喜欢的张邦昌呢?

那家伙哑口无言,瞠目结舌。

而我这句话,却传遍了整个应天府,以致大江南北。

这让我心中,有了那么一点点的舒坦,我走出应天府的宫门,站在演武场的院子中时,正好瞧见岳飞在习武。

院子中有许多兵士,都是大元帅府的亲兵,有的提着流星锤,有的握着马刀,还有的挥动狼牙棒。

岳飞却握着一柄漆黑的枪。

枪是所有兵器中最难练的,兵器之王。

他手中的大枪,舞动起来,若是力气稍差一点的,定然要气喘连连,我却看见他丝毫没有任何停滞,一柄长枪如同长龙,而枪头红樱乱沸。

我看了一会,让身旁跟着的蓝公公去将他叫过来。

他显然没看到我,蓝公公同他说的时候,他看着我这边楞了楞,然后将枪放在一旁,朝我走过来。

蓝公公很识趣的离我隔着一段距离,我对岳飞笑道:“岳卿的枪法,看起来似乎很不错的样子!”

岳飞道:“陛下谬赞了!”

我又问他:“你家是哪里的?”

他道:“在河北相州的汤阴。”

我问:“相州有韩琦的子孙在那里,你可认识?”

他道:“臣认得,当年生计困难,曾在韩府做过佃户。”

我淡淡的哦了一声,原来他并非武将世家出身,却不知哪里学来的一身好武艺。

我与他边走边谈,他说的话并不是太多,我问道些什么,他才说。

倒是有件事情,让我很讶异。

我那句“朕所立,恐亦非金人所喜。”竟也传到了他的耳中。

听到他的赞扬,我觉得心中有些得意。

过了片刻,我道:“朕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皆尽被金人掳去,早已同金人势不两立!还管的他们喜不喜欢?”

他点了点头,过了片刻,又道:“陛下心志高远,实乃中兴之主,大宋之福。只是……”

我止住脚步,问道:“只是什么?”

他却并未回答,忽然问道:“陛下,臣有些话,想同陛下说,却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点了点头,笑道:“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就是,说的不对,朕也不同你计较!”

他面露喜色,对我拱手道:“多谢陛下!”

我嗯了一声,却看到远处康公公朝我这边走来,和蓝硅交头接耳了两句,看那两人的脸色,自然是有了急事,我对岳飞道:“卿若有要紧的话,尽可上书,朕当细细察看!”

说完这句话,便朝着蓝硅走去,问道:“蓝硅,什么事?”

蓝硅道:“陛下,李相公到了!”

我疾步走到殿中,李纲尚未到来,为了表现的礼贤下士,有个明君中兴的样子,我亲自到了宫门外,前去迎接与他。

李纲长得又高又瘦,四十多岁的年纪,面貌和他的名字一样,十分的刚强,紧紧闭着的唇,一看就知是个十分顽固,不受他人影响的人。

我对他微笑,道:“李相公,朕等候多时了!”

李纲却并未对我露出笑容,只道:“臣见过陛下!”

在这一瞬间,我就对他有些不满。只是并未表露出来,我装作亲热的拉了他的手,道:“朕盼望相公,犹如久旱之盼甘霖!朕有李相公辅佐,中兴有望!”

李纲道:“臣在途中,听闻朝中有人议论,臣非金人所喜。朝议如此,臣不敢妄自窃位!”

我愣了愣,握着他的手松开,过了片刻,又笑道:“是殿中侍御史说的,朕当时就问他:‘金人也不喜欢朕,更喜欢张邦昌,你说该怎么办?’,殿中侍御史当时就认错了!李相公不必多心!”

李纲这才道:“陛下机智,臣敬佩!”

我微微笑了笑,依旧拉起他的手,道:“李相公当日在汴京城的时候,朕早听闻大名,只恨当时身在金营,没能结交!”

李纲道:“陛下吉人自有天象,臣在路上,已经就目前形势,上书十事。陛下若依臣之言,臣方敢做丞相,否则,臣是万万不敢的!”

我仍旧只是微笑,道:“李相公忠义体国,真乃典范!上书十事,朕当仔细翻阅!”

李纲从袖中抽出他的折子,双手捧到了我的面前。

我还是微笑的接过了他的折子,翻开看了两看,称赞两句,又说要晚上仔细看。

李纲离去,住在外间。

我夜中翻开他的折子,慢慢的看。

第一条:说的是目前的形式,对金人当采取防守的策略,修内政,然后方可大举。

第二条:却说的是巡幸之地,说要先到汴京拜见宗庙之后,在论暂时定都之所。他以为长安最好,其次是襄阳,再其次是健康。

第三条:是赦令。不当随便大赦天下,将那些有罪之人变为无罪,导致四处土匪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