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咸鱼贵妃(217)
同是女人,徐嬷嬷最知道如何拿捏另一个女人的命脉,十个里面有五个把男人当成自个儿的命,另外五个把儿子当成命。
初冬的天气有些冷,浑身上下全都湿透的吴氏不知是冷的,还是怕的,脸色青白一片。
“我,我没有背叛主子”,吴氏哆嗦着回话,“徐嬷嬷,我真的只是嗓子有些痒痒,一时没忍住”。
徐嬷嬷气得差点站起来,这么嘴硬,可见是苦头没吃够,叫人把她绑到夹缝的墙根处跪着,那夹缝有穿堂风,一阵一阵的,如刮骨的刀一般。
于进忠从外头进来与她交换信息,“她男人也病了,我不敢叫人进来,去拿人的也都隔在后罩房里了”。
徐嬷嬷心里一沉,叫人把最近最近一月的小院进出人员名册拿出来一一查看,这个月才十七,吴氏已经出去了三趟,每次都是大包小裹的带着一堆东西。
奶娘在小主子身边伺候,赏赐丰厚,补贴家中也是常事,可家中的男人染着病她还敢回来到小主子身边伺候,可见是用心险恶。
徐嬷嬷嘶了一声,只觉得头顶一座大山压了下来,在若是疫症那所有人都完了,上上下下一个人都跑不了,“她男人病多久了,家里最近有没有出什么事,有没有特别需要银钱的地方?”
“她小叔子下个月要成亲了,据说足足给了女方二十两的彩礼”,于进忠脑子转的飞快,心中也是越想越沉,“她男人病了将近一旬,药钱也没少花”。
徐嬷嬷气得眉毛倒竖,“这样背主的奴才,拉出去打死也不为过”。
这些银钱定是吴氏带回去的,按理说主子大恩大德,她就是万死也难报,但她竟瞒报病症,或许她没有直接背叛主子,可没有把主子放在头一位,就是她的过错。
于进忠想的更多,“就是不知这病,是天灾还是人祸”。
若是有人故意设的此局,只怕这病,不可小觑。
耿清宁听后心头直跳,去年四爷生病之事还历历在目,缺医少药的清朝,传染病可不是小事。
有抗疫经验的她迅速反应过来,该隔离的隔离,该消毒的消毒,叫人在屋子各处煮醋,又用烈酒将各处一一擦拭。
除此之外,又叫陈大夫开了一个预防生病的方子,兰院上下每人都要喝,就连隔在后罩房的徐嬷嬷、于进忠等人也是如此。
她自己更是每日都抱着茶碗喝水,力求每日喝下两千毫升的水,加快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就连甯楚格与五阿哥也被灌了不少热水。
兰院的人每日都行色匆匆,又有药味四溢,自然被有心人看在眼里,康嬷嬷有些心动,“福晋,兰院最近人手不足,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时候”。
以前经常在前院晃荡的于进忠已经好些日子不见踪影,二格格身边最得力的嬷嬷也没跟在她身后,兰院肯定是出事了。
福晋有些动摇,这个时机实在是太好了,兰院忙不过来,她作为福晋理应帮扶一把,但前些时候的警告还历历在目,她担心这是引君入瓮之计。
康嬷嬷看出福晋的心意,趁热打铁道,“咱们是帮人,又不是害人”。
福晋犹豫了一会,还是点头应下,正院太需要一个阿哥了。
四爷来的时候也是浑身的药味,福晋行了礼,二人分主宾坐下,康嬷嬷上了茶又自行退下,屋子里只有府中最尊贵的这对夫妻。
福晋咽了口茶,将心中那些反复打碎又重组的话试探着说了出来,“爷身上有药味,是哪里不好?”
四爷闻了闻身上,宁宁素来最为担忧他,不叫他去兰院不说,还叫前院每日也熏着避疫香,喝着预防生病的药汁子,久而久之,他身上就带了药味,只是他身处其中不得闻而已。
“无事”,四爷笑了笑,宁宁这些折腾的法子确实有用,他与孩子们都好好的,“不过是熏的药香罢了”。
福晋捏紧了手中的帕子,成亲二十载,为何比不过短短的五年,她扯扯嘴角,强露出一个笑容,“想必爷事务繁忙,妾身愿为您分忧”。
外头的事务与内院无关,福晋所提只能是最近兰院人手不足之事,他看了一眼福晋,不明白之前她害孩子,如今却又为何要孩子。
二人不欢而散。
*
兰院的这场抗疫活动持续了半月有余,好在并无一人生病,也算是有惊无险。
徐嬷嬷养了十来天,身上的伤也好了大半,刚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找到耿清宁,她问道,“主子要不要把那些奶嬷嬷的孩子也给挪进来?”
就像她的两个儿子都跟在主子爷的身边一样。
徐嬷嬷恨那些奶嬷嬷眼盲心瞎,都是一块伺候小主子的,身边人有什么动静,她们绝对有所察觉,却未曾报给她或主子,知情不报,也是罪过。
耿清宁瞬间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若是这些奶娘自个儿的孩儿也在这里同吃同住,无论有什么招数,五阿哥受了,那些孩子也跑不了。
这……
耿清宁感觉到自己开始被这个时代同化,她虽然清楚的知道这样连坐是不对的,但在她心里却忍不住动摇,什么也比不过甯楚格与五阿哥的命。
徐嬷嬷又劝了两句,“这对他们也只有好处,都是包衣奴才,能与小阿哥同吃同住,用的东西都是上好的,这是他们一辈子也求不来的福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