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咸鱼贵妃(41)
正巧,全公公摸黑过来了,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太监,两人一块手里抬着箱子,具是面色紧张,小心翼翼的放在地上。
箱子看上去挺沉的,可放下去的时候愣是一点儿声都没有。
一旁的全公公一直盯着,此刻才松了一口气,把脸笑成了一朵花的模样,立在地上打了个千,口中道,“请耿格格安,这是主子爷昨夜安排的,劳烦格格过目”。
小太监们动作麻利的打开箱子,正好,刚为四阿哥点的蜡烛还未熄灭,厅中灯光通明。
只见箱子内被照的流光四溢,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耿清宁,都几乎看直了眼。
这、这不是博物馆里,雍正年制景德镇官窑胭脂红釉吗?
昨夜只听苏培盛说是成套的洋红碗碟,万万没想到竟是这套。
未免太过华贵佚丽了罢。
耿清宁一边暗暗咋舌,一边围着箱子仔细看着,有茶碗、碗、杯、碟、盘、瓶、罐,基本上涵盖了生活中所有能用到的地方,每一件都精美的像一件艺术品,匀净明艳,夺人心魄。
全公公刚才在正院库房,已和陈嬷嬷感慨过一场,此刻见了还是忍不住惊叹,这可是西洋那边进上的染料,最好的工匠烧出来也是百不存一,在这小小的兰院却只做平常使用。
也不知道于进忠那小子,哪来的那么好的命,竟伺候了这个主子,还被四阿哥看在眼里。
全公公暗暗磨了磨牙,面上仍满是真诚笑意,道“主子爷交代,把院里杯啊碗啊什么的都换成这种”。
耿清宁明白四阿哥是嫌弃兰院那些碗罐,可那些也不丑好吧,都是入手温润的青花白底,在现代,最起码也得是传家宝的程度。
耿清宁真的很想给这些东西给贡起来,不是她小市民心思作祟,只是这种放在博物馆里珍藏的东西,她着实是不敢平常对待。
可四阿哥已经发话,满院上下自是没有不从的,葡萄收起常用的那些杯盏,换成了刚搬来的整套胭脂红,只不过,行走伺候的时候,更小心了些。
这次不用葡萄说,耿清宁主动拿出了绣篮,拿起布料,认认真真的缝制起来。
大约十分钟后,她揉了揉酸痛的脖颈,放下针线,摸出阅读器,好了,今日拍马屁任务完成,可以摸鱼了。
耿清宁很是心安理得,不是说不乐意多做一会儿,只是咸鱼系统看着,不得不继续躺下去。
至于四阿哥,这不是已经缝制好大一会儿了嘛,滴水穿石,积少成多,总是能把寝衣做成的。
屋子里突然多了这么些好东西,耿清宁小心翼翼了好几日,实在是行走坐卧间都是古董,才逐渐适应下来。
这时,新得了漂亮茶具的心思倒是翻腾了上来,不用说,第一件事便是要好好的折腾。
先是在茶碗里泡上了漂亮的玫瑰花苞,见茶碗中的水逐渐被染上色,先是淡红然后是漂亮的玫红,和茶碗的胭脂红色相映成辉,好看极了。
喝了两日花茶,又觉得稍稍有些寡淡,便拿玫瑰花并着云南普洱、牛乳在一起,煮了一个玫瑰普洱牛乳茶,玫瑰的香、普洱的醇都和奶制品混在一起,喝起来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一向对现代奶茶适应良好的四阿哥,头一次喝了一口便放下茶盏,皱眉道,“过于混杂,反而失了原味”
这么些日子相处下来,耿清宁也看出来了,四阿哥就是喜欢简单一点的,无论是人还是进口的食物。
她一招手,自有葡萄送上清茶,茉莉奶绿今日就不喝了,晚点应该快到了,今日她可是废了不少功夫点菜。
点的是胭脂鹅浦、糟鹅爪、葱油苋菜、樱桃肉,耿清宁特意交代,一样菜色别做太多,只少少的在盘中摆放个几口的份量便可。
没做过这样式的,张二宝苦着脸又去找师傅,被刘太监一巴掌打在头上,“主子的事,你小子也是能问的?听吩咐便是”。
主子自有主子的道理,上次便是托了耿格格的福,他方得主子爷的赏,虽不明所以,照做便是。
等到膳桌摆放上来的时候,胭脂红的餐具里面放的是暗红或酱红或粉红的菜品,一样只是一点点,好看极了。
这简直就是在清宫吃米其林大餐啊,耿清宁十分得意的拿起了筷子,只是她低估了她和四阿哥的饭量,没几口,桌上的菜便全下肚。
好吃自是好吃的,当然,也是好看的,只是,人没吃饱。
第33章
于是, 葡萄又去了,只说让膳房拿牛骨清汤下细细的面,这次倒是没别的要求, 越快越好。
膳房的人如同打仗似的, 片刻功夫,便有小太监提着食盒跟着葡萄去了兰院。
耿清宁拿着胭脂红釉碗, 吃了整整两碗的牛肉拉面, 四阿哥除了面之外,还吃了铺满胭脂红釉菊花盘一整盘的卤牛肉。
幸好, 卤牛肉也带点红色,还算是相配, 让耿清宁心中好受了些,不过,面条做成红色确实有些艰难,要不, 下次让膳房用苋菜汁活面?
耿清宁正想着, 却见四阿哥让苏培盛去取了几匹霞影纱来。
她并不知何为霞影纱, 只见四阿哥笑道,“暇日晚霁,霞彩可人, 可取霞样纱做千褶裙”
不过片刻功夫, 这纱就摆在了她的榻上, 烛光下, 银红色的纱像是烟雾一般,又如同晚霞。
耿清宁突然有了模糊的印象, 很像是红楼梦为了突显贾府的富贵,用来给林妹妹做窗纱的那个霞影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