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咸鱼贵妃(85)
德妃娘娘又指着椅子让他们坐下,“既是没有什么事儿,那便高高兴兴的”。
别让人看着晦气。
因过年忌讳说这些,娘娘虽没说后面这一句,但四阿哥和福晋都明白她未尽之意。
四阿哥想起刚才八阿哥倒酒之事,老八都能发现,宴上的满是人精,怕不是大家都已经注意到了罢,或许万岁爷也已知晓,是以梁九功刚去便点了头。
想着想着,四阿哥竟出了一身冷汗。
不同于四阿哥,福晋则是忐忑中又带着些忿恨,这宫里的人都没有心吗?十四福晋刚才就有意无意的显摆,现下娘娘还指责她,难道弘晖的死都没有在他们心中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吗?
沉浸后宫多年,德妃娘娘只看二人面色便能将其心思猜个八九不离十,她心中松了一口气,好言难劝想死的鬼,她也不耐烦跟这些傻的多言语,“你先下去歇着罢,我还有话对老四说”。
虽然老四家的是个傻的,但好歹老四还有救,敲打之后想必会更谨慎些。
无论心中如何作想,四福晋恭顺的退下了。
屋里只有母子二人,德妃娘娘终于卸下那张带着笑容的面具,她的嘴角垂着,沉声问道,“万岁爷如今有十八子,但当年大阿哥之前,你可知有多少未曾序齿的婴孩?”
她本意就不是要四阿哥的回答,“小阿哥去了四个,小格格更是不计其数”。
话还未说完,就听见宫外传来静鞭的声音,正是皇帝出行警示周围的声音。
万岁爷来了。
刚才空无一人的正殿里,瞬间忙活起来,德妃娘娘也赶忙检查身上有无不妥帖的,又整理了一下仪容,慌忙迎了出去。
这可是天大的体面,要知道她品貌虽美,但到底是年岁大了些,不如那些年轻的小嫔妃们鲜亮,好在万岁爷是个念旧情的人,一个月里也能来永和宫坐上一两回,而这次竟然在过年期间过来,绝对算得上是满宫上上下下的头一份。
德妃娘娘小心伺候着万岁爷坐到上首,又亲自奉了热茶上来,不凉不烫,正是万岁爷喜欢的温热。
而本欲避开的四阿哥亦坐在一旁,太医正为他诊脉。
康熙只喝了一口便放下茶碗,关切的问太医道,“如何?”
宫里忌讳多,过年的时候也是不能叫太医的,如今竟是万岁爷亲自领了太医过来,四阿哥有些不明所以,但万岁爷金口玉言,亦不敢动,只口中解释,“汗阿玛,儿臣无事。”
康熙不赞成的道,“去岁一整年你舟车劳顿,刚回来没多久又碰着弘晖的事,最近河务的汇陈又这般多,我观你面色不好,心中难免思虑,还是叫太医看看更为妥当”。
四阿哥有些怔住了,想起当年,大约他七岁的时候,汗阿玛好像也是这般,明明在外为战事担忧,还是折回来亲自照看病中的他,甚至等他病好之后才重新离开。
德妃娘娘感动的流下泪来,又慌忙请罪,“万岁爷一片爱子之心感天动地,臣妾失仪,请万岁爷治罪”。
美人梨花带雨,又是情之所至,怎会有罪。
康熙亲自将德妃扶起,还拍拍她的手算作安抚,惹得德妃娘娘素白的脸上嫣红一片。
许太医目不斜视,盯着四阿哥的手腕深思,又过了片刻才道,“四阿哥只是有些哀思过度,眼下虽无事,时日久了,恐会伤及肺腑”。
一旁的德妃娘娘用帕子捂住了嘴,眼泪成串珠似的往下掉。
万岁爷板着脸,似乎有些生气,满屋子的人包括德妃、四阿哥、太医等全都跪了下来。
半响,上首才传来一句话,“身体发乎受之父母,不可轻损也”。
这便是训诫了,四阿哥恭敬磕头领训,又听万岁爷道,“父母爱子之心,你我皆同,万不可再这般”。
四阿哥眼中也有些湿意,无论是汗阿玛还是母妃,甚至老八那里,个个都在拐弯抹角的提醒他、劝慰他。
或许,也是时候了。
“胤禛谨遵汗阿玛之命”,他伏地磕头,青石砖上落下了几滴水,转瞬又消失不见。
*
天还未黑,四阿哥便领着福晋一行人从永和宫出来了,日头虽然还在天上挂着,但风已经开始刺骨,他便用斗篷将大格格拢起来抱在怀里,一路疾走,直接将大格格塞进马车里。
苏培盛已经在每个马车里都放了好几个袖炉,大格格的那个格外的精致小巧,放在小手中热乎乎的刚刚好。
不仅如此,每个马车里还有装有奶茶的囊,咸甜都有,热热乎乎的一盏喝下去,几乎将外面透骨的寒意逼走。
四阿哥倒了一盏甜的奶茶给大格格,又给福晋递了一盏,一时间马车里没有人说话,只有奶茶飘香。
大格格只喝了一口,眼睛便亮了,“阿玛,好香甜啊,这奶茶竟是甜的?”
还不是耿氏那个鬼机灵想的新鲜点子,四阿哥嘴边露出一丝笑来,温言道,“你若是爱喝,阿玛给你调教一个煮奶茶的好手,叫你日日喝个够”。
大格格高兴的应了,高兴的贴在阿玛身边,“阿玛真好”。
福晋喝着甜奶茶,嘴里却是苦的,现下挂念着弘晖的人怕是只有她与康嬷嬷了罢。
四阿哥之前自己也沉浸在这股子哀戚里,自然不觉得福晋的做法如何,如今被万岁爷和德妃娘娘当头一棒敲醒,跳出来之后再看,自是处处都是不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