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真的碰到遭难的难民逃到咱镇子,到时候这些难民要求药治病,他们又没有银钱付,咱尽量用手头上的活儿给人治病救人,能不喝药的不开药喝,先避免药材的消耗的同时,也减少咱家的损失了。
不过,待会天亮之前,咱多必备一些止血药、伤寒药、祛暑防疫药、清热解毒药,能够制作散剂的都先制作散剂,能够制作丸剂的制作丸剂。
还有明儿镇上的面馆不开了,咱一家子上镇上药铺去,至于你们这群学徒,先自己在家看书学习,大的照顾好小的就行。
还有,咱附近地龙翻身,闹了灾了,估摸着粮食又会涨价起来,阿奶你明儿多带上点银钱,咱先出手买一批粮食回来自家吃。
反正自家人多,就算粮食涨价,咱也可以囤到地窖里头慢慢吃。
村长叔,你也可以和村民说说,家里头缺粮食的,也可以先买一批囤到家里头,以免粮食涨价或者到时候缺粮买不到了。
郭婶子,明儿就劳烦你在家里头看着这群学徒了,就先这么安排了。“黄紫苏想了想,便做出了安排。
免费给药,万一遭难的人多,再多的药,都不够消耗不说,免费得到的往往不珍惜。
但是不出手治疗的话,黄紫苏又过不了自己心里头这关,难不成看着别人死在自己眼前。
无奈只好想个折中的办法了。
余震持续小半个时辰,便再也没有传来余震。
饶是如此,众人还是没敢回房休息,想多待些时间,看是不是尘埃落定了。
又等个一个时辰,天蒙蒙大亮了起来,见这段时间,没有余震了之后,黄紫苏立马让郭氏、她二伯娘赶紧做早食去。
吃完早食上镇上打听消息,看看是哪里地震了,伤亡又如何了。
除此之外,他们家还得赶到镇上,着手制作、准备各种各样地震需要用的到的东西。
黄紫苏一家子来到药铺之后,便见镇上行人比平时多了不少,不少人都行色匆匆不说,卖粮食的店铺门前,早就排了不少人买粮食去了。
黄张氏连忙的去排队买粮去,还让麦冬跟着一块,到时候得让她二哥出大力气把这些粮食给弄回去。
还偶尔听到行人打听消息,问道是那儿地龙翻身。
只是,地龙翻身刚刚出现,在古代交通不发达、通讯不便利,现在的消息根本就扩散不开来,消息自然是没有这么容易流传到他们镇上的。
等黄家把药铺开门,这天破天荒的,竟然没有人来他们家药铺看病。
黄紫苏见状,她刷刷的几下,就开了几张药方出来,一张外用的止血散,一张内服的止血丸、一张清热解毒消炎药丸、一张抗病毒伤寒丸、一张防疫止泻丸。
“大伯娘、二伯娘,你们负责把这些药方一一的抓好,放在一旁,待会我会安排谁来制作那种药丸的。
大哥、三哥你们两个,制作止血散。
大姐、二姐、白芍你们三人等大哥他们把止血散磨成粉了之后,再均出一些止血散的粉末制成内服止血丸。
大伯、二伯,你们两人制作清热解毒消炎药丸。
爹娘你们两人制作伤寒丸。
最后等大伯娘、二伯娘你们两人抓好药材之后,最后的防疫止泻丸就交给你们两个制作了。
至于制成的丸子,蜜丸和水丸你们都制作一些吧!“黄紫苏先把自己开好的药方递给她大伯娘、二伯娘两人之后,黄紫苏这才安排众人的活计。
第170章 打听消息
至于制作的蜜丸和水丸,这两种丸剂。
前者蜜丸是最不易保存的一种剂型。应防潮、防霉变、虫蛀,密闭。
但是蜜丸制作起来简单容易,只要调和合适的蜂蜜,合着药粉,再揉成丸这蜜丸就制作完成了。
后者的话,因颗粒比较疏松,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造成霉变、虫蛀、松碎等。宜置于干燥密封处。
相比起来,制作难度也高于蜜丸,但是水丸唯一的好处,可以不用嚼碎,直接可以吞服,方便喂服给陷入昏迷当中的病人吃。
只是随着天逐渐大亮了起来,不仅仅没多少人来药铺看病不说,外头行色匆匆的人更多了起来。
并且,在这之前,还发生了一次余震,动静不大,比之晚上的动静要小的。
“娘你粮食买好了,你买了多少?”黄冯氏见她娘从外面走了进来,她连忙朝她娘问道。
之前老家闹灾、逃荒的时候,她可是饿怕了,现在附近又出现地龙翻身的情况,她也怕连累他们镇子,到时候真出现了什么事情,他们家有药,手里头又有粮食,她也不怕。
“买了,本来多想买点的,但是买的人实在太多,咱排队又排到最后,只买上两百斤的大米、三百斤白面、四百斤的黑面。
而且,粮食的价钱,比之之前要贵上三分之一的价钱了。
我走访了另外一家粮店,等我去的时候,那店里头已经没有粮食了。“黄张氏点了点头道。
“之前咱家就买了一批粮食供自己和学徒们吃,咱家建好房子有地窖了之后,娘也囤了一批两千斤的大米在地窖之中。
现在加上娘买的这些粮食,我们一家子和学徒一块吃,省吃俭用的话,至少能够吃半年了。
现在也不是闹旱灾,也不大涝没粮食收上来,等再过几个月,今年的粮食就能够收上来,下半年也有粮买,就是价钱贵一些。
只要钱能够买的到吃的,这些都不是问题了。“黄柏盘算了一圈,见家里有足够的吃的,他很是放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