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时,土壤状况较为干燥松软,而这恰巧就给蝗虫进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产房”。若是旱灾情况持续时间较长,那蝗虫就有机会大量繁殖。
如此一来,过不了多长时间,蝗虫的数量就能多到泛滥成灾的地步。
而在气候较为湿润一些的情况下,由于土壤会因此变得湿润黏稠,不利于蝗虫的虫卵生存。
所以即便蝗虫能在此时产下大量虫卵,这些虫卵将来也没办法发育成成虫。
自然成灾的可能性就会变小,这就是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
“那这可怎么办?如今咱家五亩地刚刚种下药材下去,那座山上也种植了不少药树上去,要是真的会闹蝗灾的话,到时候真的是会寸土不生,咱家损失会极大的。”陈意顿时焦急担心了起来。
“大姑父咱别急,先不说这蝗灾有没有影的事情,现在咱家还不是有苏苏在的。
苏苏肯定会有办法的。“麦冬见他家苏苏镇定自若的模样,他安慰他姑父。
“抑制、消灭蝗虫我有三种办法。
第一种,就是让每家每户的村民多多圈养鸡鸭鹅牲口。
因为自然链都是有天敌效应的,蝗虫的天敌之一,便包括了鸡鸭等牲口。
鸡鸭鸟都会以蝗虫为食,一只成年鸡一天可以吃掉一百来只蝗虫,要是一个村落圈养了上万只鸡鸭的话,那还怕蝗虫吗?
第二种办法就是篝火诱杀法。
蝗虫和飞蛾类似,都有朝着光亮处飞的习惯,我们可以利用它们的习性,设置好篝火,诱导蝗虫靠近。
蝗虫靠近火光,最直接的结果便是被火烧死,这是一种很高效的驱虫手段。
第三种,可以用药驱虫的。
蝗虫不喜艾草、苦参以及一些芳香浓厚的药材散发出来的味道。
我会开一张驱虫的药方出来,直接磨成药粉,直接撒入田地里头,或是熏烤,散发出浓烟来驱虫的。“黄紫苏想了想道。
“那我和去阿奶说苏苏你的猜测会闹蝗灾的事情,让她提前多买些鸡鸭回来自家先养着了。
就算日后不闹蝗灾的话,咱买回来的鸡鸭也可以自己吃,也不浪费了。
大姑父,近来的话,咱也多捡一些柴火回来,顺便还堆积一些放在自家的田地和山上。
免得到时候真的闹了蝗灾,也不会被打的一个措手不及的。“麦冬见状,他便立马着手安排了起来。
一旁的黄紫苏见他二哥瞬间能够想到这么多事情,还安排的井井有条,黄紫苏心中颇为高兴,她二哥成家有了孩子之后,也成长、成熟了不少,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等麦冬一和黄张氏说道黄紫苏的猜测以及除虫的办法之后,黄张氏也没犹豫,立马着手让麦冬上镇上买鸡鸭鹅牲口去了。
先不说旱极必蝗的事情,现在听二孙子说,今年小蚂蚱比往年要多,出现这种迹象,她都得上心此事。
况且,买鸡鸭鹅能够除虫、防虫,花些小钱,能够避免自家重大损失,这买卖谁都会干的。
之后,黄紫苏便往他们家药材种植的那座山走去,去寻庄村长去。
近来,他们家招收的长工,基本上都是放在那座山上,忙活在山里头种植药树的活计。
第306章 提前准备
“苏苏,你怎么来了。”在半山腰正在给树木浇水的罗平见到他家苏苏来了后,他放下手中的活计,朝他家苏苏走了过来问道。
“来看看种植情况如何了。顺道有些话和庄村长说的。”黄紫苏看了看药材种植基地道。
如今这座山,半山腰以上的位置,按照间隔的距离,密密麻麻的栽种了数百株、近千株药树,按照果实、种子、树皮、树叶、树枝入药划分种植。
这些药树,都是从山里头移植下来栽种到山上的,有些是树苗,有些是半大的树,至于长成粗大的成树,黄紫苏没让他姑父移植下来。
至于半山腰以下的位置,黄紫苏发现土质更好,也更肥沃些。
黄紫苏便让她大姑父开垦出种植两三年的药材,只需要种植的时间到了,便一一种植下去。
“按照苏苏你的吩咐,大大小小的栽种了近千株药树了。
但是还空出一些地方出来没有栽种,因为过了栽种树木的季节,怕从山里头移植下来,种不活。
还有些药树大山里头没有合适的树可以移植下来了,姑父打算明年自己培育树苗,插枝栽种的。“罗平也有些想法道。
“姑父你看着办就是,今年种植了这么多药树,尽量保证药树的成活率,明年争取把地都种满药树。
另外,人手不足的话,你还可以从村里头招人手帮忙,能够再寻访一些树农来替咱家种植果树便是更好了。
还有,多花些人力物力,看能不能够在这座山上寻到水源,不然的话,来回上山下山抬水浇水太麻烦了,人也累。“黄紫苏交代好她小姑父之后,便朝庄村长走去。
这路上,村民碰到黄紫苏后,一个个都笑着朝她打着招呼。
黄紫苏也一一的笑着点头示意。
“村长叔,我有些事情找你聊聊,咱找个背阴的地方坐坐了。”黄紫苏找到庄村长后,她笑着朝庄村长道。
“咱就去那颗树下坐下来说会话了。”庄村长指着一颗半大的橘子树,又见不到太阳的地方道。
那橘子树下还有几块石块垫起来,看来经常有人在橘子树下坐着。
“叔,咱村子或是十里八村有没有闹过旱灾或是蝗灾的。”黄紫苏也不嫌脏,坐在石块上后,朝庄村长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