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占星算卦(206)+番外
林怀峰蹙眉问道:“长嫂,你刚才说三年前你就知道温侍郎的身世了,为何不早说?”
“我不说自有我的道理,三年前温侍郎初来都城,却蓄意接近冉冉,我托我兄长查了他的底细才晓得他是侯爷亲子,我气愤之余也震惊不已。侯爷与她人往来不清还娶我为妻。”
“二十年过去了,侯爷也死了,私生儿子突然上门,难道还要我替侯爷认下他不成?”侯夫人反问道。
“那长嫂为何现在又肯说了?”林怀峰又问。
“自然是为了冉冉,为了姑嫜,”侯夫人喝了一口热汤,也不生气了。
温和道:“侯爷纵然做事不妥惹下麻烦,可姑嫜对我好,嫜父虽口舌上不饶人,心地却善良,家姑慈爱度量宏大,冉冉和温侍郎兄妹情深,我岂能因自己的私心让他们伤心。”
“是以我愿意认下温林,让他认祖归宗给侯爷做后嗣。这是我能为林家做的最后一件事。”
林怀岳眉头一皱,朝温林斥道:“岁晚公子,侯夫人都发话了,你还不赶紧给向长辈们磕头喊人?”
温林起身重新跪拜:“孙儿见过祖父祖母,侄子见过两位叔叔、叔母,见过……侯夫人。”
温林都喊人了,林太公和林老太依旧不敢应承,被吓得呆呆滞滞地。
往常温林也跟着林家孙辈们喊林太公和林老太祖父祖母,老两口也应承地很欢,如今变成亲孙儿了却不敢应了。
林怀岳高兴的哎了一声,林怀峰还有些不悦,默不作声,两位叔母转过头不敢看温林。
侯夫人冷声道:“还喊什么侯夫人,我还没改嫁呢,我是你父亲明媒正娶的妻子,你当喊我一声母亲!”
“是,母……母亲。”温林讪讪地向侯夫人拜礼。
侯夫人又道:“温侍郎,你可以换了姓以林家亲子之礼入林氏族谱。为了温夫人和你父亲的名声,对外就不要说是亲子了,就说是我收的义子,对外依旧姓温,你可有异议?”
温林泪眼婆娑的向侯夫人磕头:“如此……甚好,晚辈没有异议,多谢母亲费心安排。”
魏明霁嫌弃地瞪了一眼温林,默默将盏中的热汤一饮而尽。
林星微将蓝色锦盒拿来了,递给了母亲,偷偷瞥了眼温林的模样,心头就知道母亲已经认下他了。
侯夫人当众打开锦盒,里头一封在绢帛上写的信还有一枚玉佩。
侯夫人道:“这封信是三年前我托我兄长打听温林身世时他写给我的,温氏母子的情况上头写得很清楚,二叔可念给大家听。”
侯夫人将信交给了林怀峰,又道:“这玉佩姑嫜应该清楚,是侯爷的随身之物,侯爷从前给了温夫人做信物,后来温夫人度日困难,将这枚玉佩当了换银钱。”
侯夫人亲手将玉佩交到了林老太的手里,林老太看见玉佩就像见到了长子,嚎啕大哭,“这是怀山的东西,他读书时我给他的,后来不见了,他说他不小心丢了……”
裴夫人一个劲的抚背安慰,林老太才好受了些。
林怀峰当众宣读了绢帛上的字,一字一句将温林母子的过往写得清清楚楚,比温林自己知道的还要清楚。
第162章 以亲子之礼入宗祠
其中有一个细节是温夫人当初嫌弃林怀山在太尉府做事没有前途,要林怀山辞了太尉随同温睢一起拜师读书,以待来时。
林怀山自认不是读书的料,家中也无甚人脉,能在太尉府做一个幕僚得太尉赏识已是天大的运气,是以拒绝了温夫人和温睢的提议。
因此双方发生不快,林怀山回到都城后还向温睢取信,久久等不来回信,这才和苏家女定亲,至死都不知温夫人怀孕生子。
而温夫人见林怀山不顾劝阻一心想为太尉效命,自认做幕僚无甚前途,便不愿再和林怀山往来。
林怀山来信温夫人也不回,还让其家人为她某亲,再得知自己怀有身孕后再想找林怀山。
此时才知林怀山已经定亲了,无可转圜,便独自生下了孩子。
众人一听唏嘘不已,林怀岳道:“时也,命也,运也,看来并非是我家长兄辜负了你母亲,看来是你母亲先辜负了我长兄啊,致使我长兄在等你母无望的情况下才娶了我长嫂,你母亲此举不光害了自己,还连累了你和家人。”
温林沉默良久,泪眼淋漓,缓缓抬起头来道:“我舅父和母亲不是这样说的,是我父亲为了攀高枝才弃了我母亲的。”
侯夫人道:“三年前见过你之后,我就托我兄长苏太傅查你的过往,顺带着查了你舅父温州牧,暗中盘问了你舅父过往同僚,以及你母族诸人,还有侯爷曾经的过往我兄长一一都查了,此信不假。”
林怀峰起身将信交到温林手上,道:“你也仔细看看这信吧,也好少些对你父的怨恨。”
温林双手颤抖地接过信却不敢看一眼,哽塞道:“晚辈读书入仕,是懂礼懂义之人,就算偏信舅父母亲说南阳侯辜负了我母亲,晚辈亦从未恨过父亲。”
“否则晚辈也不会入朝为官只为来都城寻父,更不会在得知南阳侯身故之后还拜有宁郡主为义妹了。”
他喃喃道:“我自小无父,受尽苦楚,从小就发誓要找到父亲,后来从舅父口中得知我的父亲是南阳侯,居都城。”
“我便发奋读书,将来一定要在都城做官,待我有了官职,我的父亲必不会嫌弃我。”
温林苦笑一声,颤抖地手紧握着绢帛,抽噎道:“我成了众人眼中的才子,如常所愿跻身朝堂,待我准备好一切来认父时,却发现南阳侯已经身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