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凭破案扬名大理寺(153)

作者:血色百合 阅读记录

杨天颖起身。

“接下来,便是大理寺这方查案的案情为主,还是由大理寺之人说吧。”

文和帝便朝他们挥手。

涂希希迟疑地迈出一步,道:“……是这样的。按照我们的推测,这生辰八字,便是同那个青玉盘子一起送出宫。因为当时穆景天能接触到的宫里的物件,只有这个机会,但我一直没想通,他是怎么知道这个东西,又是谁让他拿到这个东西。”

杨天颖接话道:“乾阳兄应当能猜得出来。”

傅长熙:“昨日我正好查到了一件事——当时接触过这个青玉石盘的有宫内禁军和皇后宫中的几名内侍。其中有一名宫女和禁军走得极近。”

文和帝道:“叫什么?”

傅长熙拱手道:“名唤常玉。”

文和帝闻声道:“常玉在宫外的姐姐好似在去年嫁出去了,皇后还给了丰厚的礼。此事朕会着禁军去查。”

傅长熙道:“如此看来,陈家可能性很大。”

文和帝神色却很是平静,他附和道:“和杨家势同水火的,自然就是陈家,嫌疑最大。皇后虽和陈家有关,但并不算亲近。她喜欢杨婷,没有要坏了这个婚事的理由。”

杨天颖道:“圣上英明,陈家嫌疑最大,也是最为便利之人。而且,动机也有。”

文和帝问:“哦?什么动机,说来听听。”

杨天颖道:“年前开始,圣上开始频繁召傅辛进宫,而且……月前江大人的案子,您为何只想得到傅统领?微臣想着,必定是这个缘由了。”

文和帝看向他。

“好大的胆子,想套朕的话?”

杨天颖下跪。

“请陛下降罪。”

文和帝冷声道:“罚是少不了,不然不长记性。起来站一边。”

杨天颖站起来,这回倒是乖了,没有开口说话。

文和帝沉吟了许久,他转眼扫向侯在另一边进来一直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的傅长熙。

“乾阳来说说。”

傅长熙硬着头皮嘟囔道:“……不敢胡乱猜您的意思。”

文和帝挥手道:“让你说,你就说,朕不罚你。”

傅长熙轻吸了口气,道:“陈家倘若连皇后宫中的生辰八字都能拿得出来,那在內宫的眼线可想而知。当时陈世友之所以可以说动圣上,大约是给了圣上陈家和內宫眼线之间的通信内容。”

文和帝显出恼怒,道:“那是朕的后宫。连朕的眼皮底下都敢伸手,他若是一个不高兴,让眼线拿根绳子把朕吊起来,朕都不意外。”

“这样的人,我怎么敢把后宫,交给他护卫。”

他说完,转眼看向涂希希,道:“朕的宫闱乱相,朕会亲自治理。接着说杨婷失踪的案子。”

第121章 文和帝的试探

涂希希却道:“现在只是知道了怎么到穆景天手上的,可穆景天是怎么知道的,我还不知道。”

众人的视线顿时全都转到了不知何时被带进来,跪侯在角落里的穆景天身上。

此时的穆景天和在牢中的模样已经完全不同。他驼着背,伏在地上,纹丝不动,甚至听不到他的声息,像个僵硬的木头人。

文和帝以睥睨的姿态垂着眼,甚至都没看一眼,便问:“穆景天,那你说说,你是怎么知道杨婷的生辰八字,就在那青玉盘子里的。”

穆景天僵硬地动了下,头几乎压在了地上,低声回道:“回陛下,那不过是个偶然。因为召远大师想要私底下将青玉盘子打磨,便找上了我,我是意外拿到了杨婷的生辰八字。”

涂希希寻思道:“意外吗?”

穆景天失笑。

“就我所能知晓的,这是个意外。”

涂希希低声道:“好吧,那便当是个意外,那千佛正殿上的闷死杨婷的青玉罐子,又是怎么来的?”

穆景天回道:“是大昭寺的召远大师求我帮忙打磨成那个样子的。”

涂希希立刻又问:“包括罐子里关人的机关?”

穆景天:“……那不过是种树盆子里本就有的东西,不能算是个机关。青玉罐子打磨好之后,召远大师亲自看过,倘若我忽然加了东西,他又怎会只字不提。”

文和帝颔首道:“有些道理。召远原本就想藏东西,这种多余之事不会随意让人做。”

涂希希又问:“那罐子除你之外,还有谁知道它的构造,还有平台的轮轴是有何用处。”

穆景天:“轮轴是为了将罐子搬上去。那罐子我不过是帮忙打磨,至于完工之后又有什么人看到过,我便不知了。”

涂希希盯着穆景天——这个人倘若一早就这么说了,这个案子决计不可能拖到现在,也不可能需要钟信求文和帝这么一回。

穆景天是故意的。

“这月初九到十三这几天,你在哪里。”

穆景天微微顿了下。

“初九刚进盛京地界,十一便到了你们找到我的那座破庙里。期间我一直在那,没有离开过。”

立在一旁的杨天颖忽然道:“依照你之前的口供,你去过大昭寺。既然不曾去过,为何要招供。”

穆景天沉默良久,再开口说,声音一下子嘶哑了。

“那供状是被逼着画押的,他们拿我弟弟和我的老师威胁我,我并没有招供。”

涂希希微微眯眼。

“所以,我曾两次去询问你,你为何只字不提。”

穆景天道:“我若是提了,便当真有用么?大理寺应当是那位寺卿大人说了算的吧。”

涂希希问道:“你的意思是,寺卿尚大人是有意要压住你这个案子。要让你一人将案子担下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