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凭破案扬名大理寺(161)

作者:血色百合 阅读记录

他暗自嗤笑,大约先祖不曾想过有朝一日这里会用作审问朝臣的地方。内侍立在门口,见他停在那纹丝不动,轻声催促道:“大人,陛下还在里面候着您呢。”

陈庸收了神思,抬脚迈过了高高的门槛。

听到动静的下一刻,傅长熙便回了头。

陈庸仰头挺胸进来,看那姿态,不像是被喊来问话,更像是来兴师问罪的。

作为陈家家长,陈庸的姿态是傅长熙见过最高的一个。在现今的大盛,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是文官出身。

陈家祖上出了几代将军,都是随先祖开疆扩土的功臣,在先帝时期收敛锋芒,也是先帝身旁最为信任的禁军统领,那时候皇城禁军还没有现在有这么多分支。包括城门守卫,皇城守备以及京中巡查,全都是禁军统管。

整个盛京包括皇城在内都掌控在陈家手中。

当时文和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和陈家的陈嫣红走得极近,当时便有人说,下一任圣帝也逃不出陈家的手心。

谁能想到,文和帝一上位,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禁军给分解了——在皇城外增设了防卫营,交给傅辛。皇城的守备也分割到防卫营底下。

后来,防卫营连同城门守备又转入了兵部手中管辖。

七年前,江行上任京兆府,文和帝又将盛京内的巡防权限又分给了京兆府。

四两拨千斤地将陈家在盛京中的势力给分出去了。傅长熙当时就听自家老头子提说文和帝是他见过的最擅长玩弄权术手段之人,吩咐他在朝中任职,要小心提防,不可大意。

算起来,傅长熙记忆中上一次见到陈庸已经有不少年头了。红夫人还在世的时候,陈庸和他们家走得还算近。

红夫人去世,陈庸连带着陈家一蹶不振,自那之后便极少出现在人前。

对方好歹也是个长辈,傅长熙一身反骨再硬,也得软一点。他往后退了一点,恭敬地行了礼。

陈庸朝他点头示意,面上神情丝毫不变,依旧是不苟言笑的阎王脸,一身的肃杀。

他目光从傅长熙身上收回,划过涂希希的时候微微顿了下。

除了文和帝之外,涂希希还是第一次在宫里见到杀伐气如此重的人。同样的气息,她曾经在过去的长亭老侯爷身上见过,但之前再见时,这股气息已经荡然无存了。

连久经沙场的老侯爷都卸掉了自己身上的气息,她不由得有些好奇,为何这个人依旧还端着它。

于是她不由自主地盯着看了好一会,直到对上了陈庸的视线。

她又惊了下,收回视线垂了下去。

陈庸倒也没将注意力放在她身上,抬手作揖,紧接着掀袍要跪下去行大礼。文和帝道:“免了,这一套礼下来又费不少时候。”

陈庸当即收了礼。

文和帝又道:“是乾阳说要请你过来问几句。给陈大人端个椅子过来。”

内侍轻手轻脚地搬了一把椅子过来,陈庸又行谢君礼,坐下后侧身,看向傅长熙问:“小侯爷寻老臣过来,是问那位殷璃之事?”

傅长熙颔首,陈庸果然是朝中老臣,又是军中出身之人,通透直接,省了不少麻烦。

“是想问陈家为何要送东西给兵部。按照兵部穆侍郎所供,那些东西最后都转手送到了殷家殷璃手中。乾阳不太明白其中缘由,便想问问陈大人。”

陈庸喃喃道:“兵部穆侍郎……那些东西确实是我送往兵部,交予钟信。但我并不是让他交给这个叫殷璃之人。”

文和帝一顿,抬眼看向陈庸。

傅长熙按住下意识要上来的涂希希。

他看着陈庸。

“您不认得这位叫殷璃的姑娘?”

陈庸无奈道:“从未见过。我深居简出,平日除了朝中之事,便是管管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外面的事,一概不清楚。”

文和帝哼笑道:“那大昭寺的事又是怎么说?”

陈庸面上笼罩了一层阴影,和之前不同,他似乎有些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文和帝沉下脸。

“你们瞒着朕,到底是何居心?!”

涂希希吓了一跳。

傅长熙将她拢到身后,轻声道:“站后面点。别看他们俩一君一臣,每次吵起来都特别凶。”

陈庸绷着脸,周身气势未减半分,他拱手道:“老臣能有什么居心。陛下不清楚?”

文和帝给他气笑了,道:“朕知道,朕当然知道,你不就是觉得朕当年对嫣红做的事,觉得不舒服吗?”

陈庸别开脸,脸上露出难耐的痛心。

“嫣红是无辜的,您不该拿她当筹码……当年若是当断则断,就不会有日后的大昭寺了。”

文和帝也怒了。

“你以为朕愿意?倘若当年不是你们……”

陈庸忽然抬起眼。

“陛下,这是说当年之事的场合吗?”

文和帝当即绷住,冷眼扫向傅长熙。

傅长熙立刻往后退,连带着涂希希。

片刻后,文和帝摆摆手,说:“你继续回答乾阳的问题。”

陈庸深吸了口气。

“……没错,送到兵部的物件全都是嫣红留在家中的遗物。陈家现在根深叶茂,她的东西留在那不合适了。”

文和帝刚要开口说话。

陈庸又补了一句。

“陛下,您的后宫有皇后,嫣红的东西留在后宫本就不合适,这就是为何会有大昭寺之事的缘由。”

文和帝:“朕留一点念想都不行?”

陈庸道:“还望陛下为皇后想想。倘若您是皇后,您会如何想。”

文和帝搁在旁边桌子上的拳头,青筋都爆出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