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凭破案扬名大理寺(70)

作者:血色百合 阅读记录

说完,她转身朝宋于新说:“走吧,我陪您去一趟。”

宋于新拧眉看着她,说:“陈世友要的是小侯爷,你去了有什么用。”

涂希希拉着他往京兆府的马车走,说:“你的话已经传给小侯爷了,他要是想去自己会去,你守在这也没用。”

说完她想了想,接着说:“我去是因为我想见陈世友。”

她想知道父亲的遗书是否真在他手中。

京兆府的牢房就在京兆府衙的后方——和府衙之间有一道起码有三人之高的白墙隔着,出口也在相反方向。

进门之前,涂希希好奇地说:“寻常审案之时押解犯人要绕那么大一圈,不是很费时?”

宋于新深吸了口气,看得出勉强压住了自己的脾气,冷声道:“审案之前,犯人会提出来押在大堂一侧候着。”

涂希希恍然大悟——盛京果真和地方大不相同。审案还有如此多的细枝末节。

宋于新正要停下马车,却听涂希希说:“别停,去办事处那边吧。”

宋于新侧头,一脸不耐烦:“你搞什么花样。”

涂希希抬了下手中的案卷,说:“正事总要好好办,不然小侯爷又要罚人了。”

宋于新没好气地嘟囔。

“一天到晚的,就你们大理寺事多。也最烦人。”

涂希希将案卷送到办事处,又问宋于新借了一身京兆府当值守卫的外衣。看着她就地将衣服裹上,宋于新才反应过来。

“你们大理寺的人是不是个个脑子里都有百八十条弯道。什么话不能讲清楚,非要拐着弯来做。”

涂希希听出来他意思是先前不说自己是为了借衣服之事特意来一趟办事处。

“本就是隐蔽之事。再说了,这事和大人您无关不是吗?就当全是我个人所为,到时候小侯爷怪罪下来也和您无关了。”

宋于新翻身下了马车,白了她一眼。

“真要做就像样点,这马车该你来赶才对。这世上哪有领头给手底下赶车的道理。”

涂希希顶着宋于新嫌弃地不行的模样爬下了马车。

“那我可不敢在您这样的行家面前动手赶车。”

宋于新一路带着人进去——京兆府牢中比涂希希想象中要干净许多,里面几乎没有特别脏污的东西。牢房中供有床铺和桌子,看着有模有样的。

大约是担心她胡思乱想些什么,宋于新率先说:“这些都是犯些小奸小恶之人。不是什么大罪,没必要让人关得难受。”

“江大人亲自置办的?”涂希希明知故问,宋于新不打人就已经是善待人了,这种事不可能是他做的。

宋于新歪了她一眼,没有作声。

即便是宋于新没有说话,涂希希也能感受得到宋于新对江行之倾慕是真心实意的。江行所做的任何一点事,对宋于新而言都有着非常意义。

也难怪他会为了江行,即便违背自己本意也要去求傅长熙。

“其实我也很是不解,比起让陈世友以命抵命,宋巡捕为何觉得知道江行为何而死比较重要。”

宋于新沉默着往前踱步,快到门口之际,忽然低声说:“江大人在京兆府七年,没有一桩案子半途而废。即便是有他人从中作梗,该列之名目,也从不含糊。”

涂希希大约懂了宋于新这番作为之意。

宋于新却还是郑重道:“我就想着,也不能让江大人自己死得如此不明不白。我得给大人一个交代。”

涂希希心底不由得再次赞叹,果真是求仁得仁。江行大约自己也不曾想过,自己死后,有人也会同样对待自己。

陈世友被关在京兆府最里面的角落之中。大约是听到了他们过来的动静。涂希希过去的时候,他站在了牢门那边。

见来人非傅长熙,他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

“果真是我教出来的好学生。把我冷漠无情这点学了个七成。”

涂希希冲他笑了声,说:“九成吧。我是背着他来的。是我自己有事想要找您问,和少卿大人无关。”

陈世友沉吟了片刻,问:“陈某和小兄弟有过节?”

涂希希摇头。

“我只是想问陈大人一句,卫显英的遗书,真是您临摹的?”

陈世友迟疑了片刻,不答反问。

“……我就说从前你在乾阳身侧也没见有多能耐。这次竟然展露如此能为。原是和卫家有关系啊?”

涂希希也同样无视了他。

“刘大人当初将那份遗书交给小侯爷之时,很是纠结。起初我以为是他害怕交出这份证据对他不利。现在看来,其实是怕陈大人知道,对吧。”

这份东西,在刘奇手中,刘奇就是安全。一旦交出去,陈世友一眼看到便知道刘奇背叛他了。

陈世友哼笑了声,没有回答。

涂希希提了口气。

“我先申明一句,我换这身衣服进来是为了不让您得逞。将您搅浑的浑水泼到大理寺头上来。”

陈世友一顿,看向涂希希的目光变得尖锐起来。

涂希希镇定地回视。

“即便您一个字都不会和除了我们少卿大人之外的人说,我也知道您想说的是什么。”

陈世友眼神微闪,片刻后他扯了下嘴角。

“……不可能。世人除了我自己之外,谁都不知道我有多少底牌,你又算什么东西?”

涂希希转过身,背对着陈世友。

“江大人和您不一样,他对人生际遇看得很淡。他足够豁达大量,除了他自己犯下的错。”

“那日晚上,江大人为何动怒。是您给他看了什么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