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嫡姐换亲之后(217)

作者:明春鸢 阅读记录

崔珏心间一颤。

分明被直呼姓名,他却没有感觉到任何冒犯与不快。他甚至想,再听更多。

“我在。”他握住夫人的手,“我在。”

“崔珏?”纪明遥又唤一声。

“我在。”崔珏依旧认真回应。

“崔——”纪明遥稍稍停顿,改了称呼,“崔明瑾?”

这是他的字,她也没有叫过哎!

崔珏吻上了她的手背,又吻到她指尖。

他笑:“我在。”

-

景德九年,七月十九日。

皇帝祭告天地、宗庙。

封后大典始。

七月二十四日,皇后敬受册宝。

纪明遥率众拥护皇后面向香案而立。

她圆满完成执事,全程未出半点差错。

七月三十日,诸礼完毕。

肃肃凉风生。好风如水,清景无限。①

秋天正式到了。

八月初七,乡试考官提前入贡院,待放榜当日方能回家。

每名考官除随身行李外,只许带一个不识字的从人服侍。但崔家不论男女仆人,少有真正一个字都不识得的,便有,也是半百花甲的老人或不满十岁的幼童。

崔珏便向同僚家中借了一个十三岁的小厮,将观言等全留给纪明遥听唤。

初六日夜。

睡前,纪明遥再次与崔珏一同检查行李。

被褥铺陈、衣箱、日常使用之物、几本可以反复赏玩、用以消闲的书。再多,也不能带什么了。

秋闱连考三场,每场三天,共是九天。在考完收卷之前,他就只能看书、看书和反复看书。

他又很不爱与人闲聊。

纪明遥心里叹气。

“饮食笔墨全由贡院供给,不会出差错。便有缺漏,也可以叫人送来。”崔珏抱起她,放在床上。

看一眼漏刻,他轻声说:“睡吧。”

“二爷——”纪明遥不肯睡。

她问:“你们在贡院里,的确可以下棋作画消遣吧?”

“可以,都可以。”崔珏笑,“夫人就不必担心我了。”

“当日秋闱、春闱,只在号房中,一连九日,也不算什么。”他又道,“已经亥正二刻,夫人快睡吧。”

他吹熄灯烛,合拢床帐。

纪明遥抱紧他,缩在他怀里。

崔珏也瞬时环住了她。

“八月初九开考,”纪明遥算,“上一科是八月二十七日放榜,上上科,我记得是二十八日放榜。再上一科——”

“也是二十八日放榜。”崔珏语气轻松,手却不由将夫人抱得更紧,“至多二十几日,我就回来了。”

“也就不到一个月。”纪明遥说。

“是,不到一个月。”崔珏附和。

帐内昏暗无声。

两人都没再说话。

纪明遥向上摸索。

她轻轻吻上了崔珏的唇。

……

次日清晨。

崔珏安静离去,没有叫夫人起身相送。

……

八月初九,秋闱第一场开始。

纪明遥独自躺在家里。

成婚四个月了,她与崔珏日夜相伴,几乎没有分开过超过五个时辰。

她已经习惯了每天见到他,与他一起吃饭、一起练字、一起看书,习惯了他给她洗澡更衣、与她一起入眠,习惯了他的照顾。他还是会暗暗吃女护卫们的醋,有机会就亲自教她骑射习武。

生活里已经处处是他。

所以,纪明遥完全愿意坦荡地承认,他不在家,她不习惯了。

五间正房好大——好空啊!!

不过她要整理草稿,清净点也挺好。

在床上滚了两圈,纪明遥重新拿起第二稿《产钳的发明与使用》。

这名字是她取的,虽然毫无文采,但简洁明晰,一眼就能让人知道是什么书!

但这未必是最终定稿的书名。

或许是——《产钳使用说明》呢。

一册书不厚,图文并茂,只有薄薄三十几页,不论手抄还是印刷,成本都不高,应比较适合推广。

一字一句细看了几遍,纪明遥还算满意。

但她又在犹豫:

是否该删去产钳的发明部分,只留说明使用,才更适合推广传播?

还是把发明部分挪到后面?

可发明并非她的功劳,至少有九成是五位产婆的心血。

手指按在五位产婆的签名上,纪明遥缓缓坐了起来。

她若问她们,不管是单独问,还是五位一起问,她们一定都会说,“请恭人定就好。”

可她——决定不了啊!!

啊啊啊啊!

“备车。我要去看书肆改得怎么样了。”她决定先做点别的。

产钳已投入使用两个月余,截至昨日,共帮助产妇五十二人次,协助分娩下五十三个婴儿。

其中,产妇无人死亡,婴儿存活五十个。未能存活的三个婴儿,其中有两个在使用产钳之前便已胎死腹中,另一个出生后一天死亡。有五个婴儿身上留下了比较严重的伤,尚未知能否不留痕迹地痊愈。

因五位产婆行事谨慎,除非产妇严重难产,否则决不提出使用产钳,也尚无人敢在官员富贵人家使用产钳,只在平民百姓中用,因此,也还无人因产妇伤病和婴儿死亡、受伤闹起来。

但根据五位产婆的统计数据,产钳的确极大提高了产妇与婴儿的存活率。

产钳也已改进过一次。现在五位产婆手中使用的,算大周朝第二代产钳?

纪明遥下床更衣。

她有两个嫁妆铺子,一个是书肆,一个是绸缎铺。

天下每天生产的女子何其之多。做都做了,她不可能只让产钳成为少数几个人手里的“神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