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随军日记(127)+番外
她觉得这人怪有意思的,昨天买八个大馒头,今天又打包一份糖醋里脊,指定是大户。
闻嘉嘉捧着烫手的饭盒离开,回车上立马塞到饭盒中。
紧接着又是一阵急蹬,愣是在夕阳还灿烂时回到家。
今天要稍稍迟些,到家时六点出头,闻春和闻萱已经回来了。
闻萱这狗鼻子在闻嘉嘉打开背包的那一刻就闻到了味儿,忙不迭跑上前期待问:“是糖醋排骨吗?”
闻嘉嘉把饭盒放桌上:“错,是糖醋里脊。罚你一会儿少吃一个。”
闻萱撅着嘴巴:“超纲了,这是我没吃过的食物。”
闻嘉嘉笑出声来,“你还知道超纲呢。”这么小小的一人儿,嘴里的话一套一套的。
她不再逗闻萱,赶着去蒸饭。
饭蒸下去,再去院子中摘些青菜。
院子里的青菜不多了,茄子和两种豆子都还没长成,她得寻个空闲时间去菜地摘。
饭蒸熟时,夕阳也已消失在天际。
初夏的黑夜总是说来就来,仿佛白天和黑夜之间的衔接时间被无限缩短。
糖醋里脊实在大份,三人只吃完一半,吃完的闻春用她的小手帕擦擦嘴巴:“剩下的明天吃好吗?”她觉得糖醋里脊比糖醋排骨好吃。
“如果不坏就可以吃。”闻嘉嘉也挺为难,没有冰箱真不方便。
晚上得加班,好在有电灯。
闻嘉嘉需要将今天的谈话内容给整理好,否则薛主任是看不懂的。
窗帘未拉,抬头就能见到窗外夜色。
初夏来临,在泥土中生活了五年甚至十五年的知了终于迎来成熟,它们爬到树上脱壳羽化,奋力发出“知了知了”的求偶声。
因为这时候的知了还不算多,闻嘉嘉并不觉得有多烦躁,甚至觉着这夏夜因为知了的到来增添一丝趣味。
她还想着等魏岱回来了,就让他带着自己捉知了去。刚好家里有椒盐和辣椒面,油锅爆炒后加些椒盐和辣椒面的知了也是一道难得的美味。
九点一到,灯光毫不犹豫地熄灭。
闻嘉嘉手中笔一顿,无奈将煤油灯点燃,她还差一些没整理完。
等再次停笔时已是九点半,闻嘉嘉困得直打哈欠了,躺床上后不到半分钟就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晨,闻嘉嘉掐着薛主任上班的点把会议内容交给她,她昨天说了得尽快。
薛主任此时真对闻嘉嘉改观了,前两天只觉得她是个能做事的,现在……或许自己对她的期望能够更高些。
“嗯,不错。”薛主任点点头,脸上露出两分满意来,“关于安全这一部分交给乔贺吧,让他准备下个月的工作。”
“好的,主任。”
闻嘉嘉领完任务就离开,回到办公室,把有关安全部分的会议内容放在乔贺桌上。
她颇感意外,今天自己竟然是头一个到办公室的人。
而此刻,乔贺还没到。
“奇怪了。”她嘀咕。
她拿起今天的报纸开始看,也没多管。直到还差五分钟到八点时,乔贺才匆匆跑进办公室来。
乔贺瞥眼桌上的纸张,啥话也没说。
闻嘉嘉率先破冰:“乔同志,你桌上的是昨天有关安全的谈话内容。”
大约过三秒,才听他开口:“好的谢谢。”
闻嘉嘉有点意外,在他嘴里竟然还能听到“谢谢”两字呢。
第三个到办公室的是沙月。
沙月是掐点到的,而李海军直到八点五分才到。
现在出现个很尴尬的问题——办公室每天的新报纸只有三份,此刻在闻嘉嘉等人手里,李海军起先没发现,等他收拾完东西,到门口拿报纸时是空着手、黑着脸回来的。
沙月只轻斜一眼,没理他。
她是药厂子弟,父母是药厂老员工,在药厂创立之初立下汗马功劳的。或许薛主任会对他的副部叔叔有顾忌,但她不会。
乔贺呢,他瞧不上李海军,却也不敢如沙月一般情绪外露,只装作没看到。
毕竟觉得自己是第二个到的,没报纸关他屁事儿。
至于闻嘉嘉?
闻嘉嘉心里哼一声,前两天是不熟悉情况才小心翼翼,但现在……自己总不能一直当软蛋吧。
再说,她是堂堂正正考进来的,可没有走后门,腰杆直着呢。
第43章 鲍鱼鸡汤
报纸之事无疾而终,毕竟这只是件小事而已。
真要闹起来,没理的只会是李海军,李海军还没那么蠢。
而闻嘉嘉的工作渐入佳境,薛主任把越来越多的任务交给她。还没一个月的时间,闻嘉嘉俨然在第六车间站稳脚跟,成为薛主任的头号助手。
六月时,她就将车间数据记录的活儿接了过去,这就是她到目前为止每天的主要工作。
因此,她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要在车间里待着,和车间的人也渐渐熟悉起来。
让闻嘉嘉感到诧异的是,原来车间的工人们原来不是只埋头生产的,他们偶尔也会进行药品的研发。闻嘉嘉一直以为研究部统管着全药厂的研究工作呢。
魏组长说道:“研究部才几人呐,咱们药厂整整有12个车间,要是都等着研究部喂饭吃,那得饿死。”
闻嘉嘉和他处熟后他话密了很多,没有初见时那般爱理不理。
“研究部有几人呢?”闻嘉嘉好奇问。
“才18个吧。哦,还包括今年刚刚分配来的两个。”魏组长思考片刻后说道,“就这还是咱们厂长到卫生部里死皮赖脸要来的,否则哪里能有18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