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随军日记(157)+番外
买完筒骨又买了条鱼。
家里人都喜欢吃鱼,不管是煮还是红烧都爱吃。
闻嘉嘉看了一圈,没看到花鲢。她想吃剁椒鱼头了,可惜没找到。
“大爷,有花鲢么?”闻嘉嘉问。
这位大爷总是坐在鱼摊边,闻嘉嘉经常看见他。
“鳙鱼?”大爷问。
“对……也是鳙鱼。”
鱼的名字多种多样,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叫法。
花鲢又叫鳙鱼,还叫胖头鱼、雄鱼,闻嘉嘉上辈子就经常吃。洗了腌,腌完铺上辣椒放锅中蒸,十多分钟就能蒸完,配饭配面都很不错,算是一道快手菜了。
“鳙鱼早没了,不过你要是想买鳙鱼头倒是还有。”大爷这般说。和其他鱼不同,鳙鱼是能头身分开卖的。
闻嘉嘉惊喜:“我要的就是鱼头。”
大爷指了指他旁边的摊子:“这家就有。”
闻嘉嘉立刻去买,果然,一问鳙鱼头,卖鱼的同志就从鱼摊下拿出两个鱼头来:“就剩两个了,你要哪一个?都是今天早晨刚杀的,瞧瞧眼睛就晓得,新鲜着呢!”
“谢谢同志,我要大的。”
“大的快六斤呢!”
闻嘉嘉坚持,“要大的。”
到时候一半剁椒,一半红烧泡饼。
“行嘞!”摊主说道。
闻嘉嘉还请他帮忙把鱼头砍开,再付钱带着鱼头离开。
魏岱久等了:“买啥了?”
“骨头和鱼头。”她把系着鱼头的绳子和装着骨头的布袋挂在自行车手柄的两边,然后坐上车抱紧魏岱的腰:“出发吧!”
魏岱笑了笑,蹬着车出城。
时针来到十一点,阳光正盛,地上的影子逐渐变短。
回到家中,冬瓜骨头汤是来不及吃了,但是鱼头泡饼还是可以的。
闻嘉嘉打发魏岱去洗鱼,自己则是在厨房里蒸饭和揉面。
饭煮完放木桶里蒸,面也发得差不多了。
她要做的饼是千层饼,这饼简单做,也容易泡。
千层饼是用油烙出来的,为了增香闻嘉嘉还放了葱花一起。
葱是野葱,这玩意儿割了还长,雨一下就窜得老快了,因此家里都不需要再种葱。
刚烙好的饼金黄酥脆,香味儿能传百米远,闻嘉嘉都忍不住先吃两口。
做完饼,瞧饭也差不多蒸好了就炒菜。
青菜先炒,闻嘉嘉喜欢茄子,就摘几根茄子来吃。
但炒茄子吃多了,她今天准备换种吃法,做烂茄子吃。
烂茄子得用绿茄,几十年后满大街都是紫茄,紫茄做出来的烂茄子并不好吃。
想做烂茄子,得先把茄子去皮去蒂放在锅里蒸熟。
蒸完后,锅里倒油,蒜末爆香后把茄子放到锅里炒。
炒的过程中,茄子烂成泥了,把炸香的蒜末裹在茄子泥中。
因为火过旺,闻嘉嘉不敢多耽搁,连忙往锅里放盐放酱油,炒到最后茄子稍微带点酱油色时就能出锅。
做完烂茄子,再煎个木芙蓉煎蛋。
木芙蓉今天早晨时沈老师给的,自家有枣树桂花树,隔壁谢家也有柿子树和木芙蓉树。
此时正值木芙蓉的花期,花期挺久的,但只要一开花,花开几天就败,而且还容易惹蜜蜂和蚂蚁,需得即使摘下吃。
这几日闻嘉嘉天天都能收到沈老师投喂的木芙蓉,她都是和绿叶子青菜一起拿去煮汤。
煮出来的汤滑滑的,很像冬苋菜的汤。
但今天闻嘉嘉打算同鸡蛋一起煎了吃,同样很不错。
木芙蓉洗干净后摘下花瓣放到鸡蛋液里,油热倒入鸡蛋液,煎出来的鸡蛋黄中还带点粉红,卖相尚佳。
最后就是鱼头泡饼。
鱼头红烧,闻嘉嘉还额外加了勺酱。
酱是黄豆酱,包姐做的正宗黄豆酱,味老正老香了,几十年后的海天根本比不上。
在吃上,住在家属院里就特别好,天南海北的口味都能吃到。
鱼头煮好,闻嘉嘉还在上面放了把葱和芹菜。
闻嘉嘉算是信了讨厌香菜是因为身体里基因讨厌香菜的这一结论了,她上辈子明明是个香菜控,这辈子却吃不了香菜!
一吃就反胃的那种。
难怪她穿越来后没想着种香菜呢,葱芹种了,甚至生姜都种了,就是没种香菜,直到来这里后才想起来香菜的事儿,原来是原主这具身体本能的厌恶香菜啊。
闻嘉嘉把平底锅放在小炉上,这个平底锅刚好能装下鱼头和鱼头的汤汁。
炉子里面有炭火,能边吃边煮,和烤鱼的吃法相似。
“吃饭了!”闻嘉嘉朝着窗外喊。
魏岱似乎是砍柴去了,正好挑着两担柴火回来,不多,也才七八十斤。
闻嘉嘉小心翼翼地把炉子抱到桌边的小桌上,问魏岱:“后勤肯放人去北山砍柴了?”
魏岱洗完手进门:“还不肯,这是我从小飞家里挑来的,等下午了我去部队外砍,再还给他。”
闻嘉嘉:“……那干嘛要多此一举?”
魏岱无语,“你瞧瞧窗外,已经没有柴火了,只剩厨房里的两根柴,够傍晚做饭吗?”
还真不够!闻嘉嘉笑笑缓解尴尬。
“吃饭,吃饭。”她说。
鱼头是真的香,闻嘉嘉还担心放了酱后味道会有些突兀,谁晓得酱香和鱼香结合的还挺好的,汤汁都更鲜香了。
闻嘉嘉只盛半碗饭,然后舀一勺烂茄子放在米饭上拌,说:“这样吃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