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随军日记(195)+番外
北山靠山,虫多蛇多。
闻嘉嘉单单是今年就见到了三回蛇。一次是开春,在山上掰苦竹笋时见到的。
好在那个蛇不甚灵活,似乎是冬眠刚被吵醒,闻嘉嘉很快就逃走了,至今不敢踏足那片区域。本来还想着掰些苦竹笋做腌笋的,后来也只能无奈放弃。
第二回第三回都是在北山山脚,好在没有在自家旁边,否则闻嘉嘉肯定是要发疯的。
魏岱又说:“得放在水草盛的地方,因为这种地方鱼多虾多。这个湖里的鱼基本都是食草鱼,或者是杂食性鱼,这里鱼的密度肯定要比围栏那边的要大。”
闻嘉嘉就道:“如果能捕到草鱼就好,鲤鱼鳊鱼也不错。”
魏岱笑笑:“也就这几种鱼了,等明儿地笼里要是没货,那我就搞个鱼竿来,咱们钓头草鱼红烧了吃。”
说话间,地笼已经放好了。
不是浅水区、却又不算深的地方,有水草的地方,水流湍急的地方……闻嘉嘉从魏岱这儿学到不少放置地笼的小技巧。
放完,天渐渐暗下。
但天边还留有一抹金灿灿的夕阳给晚归的人指路。冬季的天空就冷酷无情多了,这个点儿你在外头走路得打手电筒才行呢。
翌日。
一大早的魏岱就起床去收地笼,此刻闻嘉嘉还没醒。
等她醒来时,地笼已经收回来了。
闻嘉嘉揉揉眼睛,刚睡醒的她还不适应室外强烈的光线,听到动静后还有些迷瞪,站在房间窗边向外看。
“收多少回来?”她问。
魏岱抬头:“你醒了!”
他提了桶水放在院子中,将地笼里的货物倒进去。
“有大货!”他说,“想吃的草鱼没有,但是有鲤鱼。”
“估计……”魏岱弯腰上手掂量掂量,“估计有三斤多重。”说完滋溜一下,鲤鱼从他手里滑落到地上。
其实这已经算是很轻的鲤鱼了,鲤鱼每年都能长一到两斤的肉,他曾经在江里捉到过18斤的鲤鱼,听村里老人说他们村里甚至有人捕捞到过42斤的鱼王。
但那是还是旧社会,县城里有吃人血肉的官,村子周围也有敲人骨髓的大地主。
拿条鱼王村里没保住,被地主家的下人给带走了,只留下两张不值钱的金圆券。金圆券是啥玩意儿,嫌引火都不好用的金钱。
不过在拥有多年吃鱼经验的魏岱看来,最好吃的鲤鱼反而是一斤半左右重的鲤鱼。
这个重量的鲤鱼最嫩,把两边鱼腹的白线去了,就会连鱼腥味都没有。
闻嘉嘉惊喜万分:“还活着呢!快点把它放到水缸去,中午咱们做红烧鲤鱼吃。”
魏岱抬头看眼天色:“你要不瞧瞧手表,都九点半了,要不干脆杀了?”
噢!都九点半了。
闻嘉嘉抬起手腕,“那就杀吧。”
昨晚睡太晚了,她还想着今天早上一起和魏岱去取地笼呢。
除鲤鱼外,还有几条不到一斤的小鱼,以及四个螃蟹等。
螃蟹两大两小。大的有她手掌舒展开那么大,小的只有她拳头那般小。
而闻嘉嘉心心念念的小龙虾也有,而且还挺多的,趿拉着拖鞋跑到院里数一数,总共有16个呢,但还是不够炒一盘的,更不值得她炸蒜蓉作配。
“要不今天再去下几个地笼?”闻嘉嘉跑去洗衣池边问魏岱,“再捉些螃蟹和小龙虾。”
魏岱把手腕伸到她面前:“帮我把袖子拉拉,袖口太大老是掉。”
闻嘉嘉帮他把袖口卷起来,乜他一眼:“这种天气还穿啥长袖。”
魏岱都不想说什么了,看着闻嘉嘉的眼神中都充满啊怨念。他为啥穿长袖?还不是因为短袖上带着一股浓厚的花香,这哪个铁铮铮的真汉子能受得了!
闻嘉嘉接收到他眼神里的意思,轻咳两声缓解尴尬。
这是不小心嘛,当时没想到这一茬,直接把精油涂抹到纸上,将纸放到衣柜里熏衣服去了,她的衣服香香的没错,魏岱的衣服也同样香香的,染上同款月季香。
好在她只把涂了精油的纸往装着夏装的那扇衣柜中放,保住了魏岱的其他衣服。
“啪”了一声,闻嘉嘉轻轻拍魏岱手臂:“你还没说呢,要不要再去下些地笼?”
魏岱心说:我还有得选择吗?
他点点头:“下,再下三个四个五个,等会儿我就编。”家里可只有一个地笼,好在竹篾有不少。
闻嘉嘉满意了,这才离开去吃早饭。
早饭是小米粥配油条和咸鸭蛋。
随着天气变热,闻嘉嘉看见油腻的食物都怕的不行,几乎日日早上都是喝粥。
羊奶……哦不,现在是牛奶了。工作日时牛奶被她灌到水壶里带到药厂喝,休息日时则是当下午茶喝。
惬意午后,用清明后新炒的茶叶煮奶茶,煮完的奶茶装去水壶中,扔到冰冷的山泉水中湃着,湃半小时奶茶也同山泉水一个温度了,冰凉冰凉的,喝着很是爽快。
粥多少杂粮粥,等家里寄小米来后,喝的基本都是小米粥了。
咸鸭蛋也是家里寄来的,不过是上上回寄的,比闻嘉嘉腌的还要更好吃些,一吃就知道是魏岱爸爸腌的,他腌的鸭蛋酒味儿会更重,咸味儿却会更淡。
据信中所说,鸭蛋还是找浮阳买的呢。闻嘉嘉吃着就感觉格外的亲切。自己好歹也照顾过那群鸭子一段时间,千里之外还能吃到它们下的蛋哪里会不感亲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