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随军日记(202)+番外
闻春用力地点点头,又用筷子夹块虾肉到嘴巴里:“我肯定不说,说了人家会伤心,而且下回有好吃的就不再请你吃饭了。”
“对嘞,真棒!”不吃葱花缸炉就算了,闻嘉嘉把早晨剩的小米粥放到锅里温温,让闻春配着吃。
今日北山家家户户都有一碗小龙虾,网里少说也有十只的虾。
十只小龙虾又哪里够吃呢。家里人少的一人还能分到两个三个,人多的只能一人一个。
这下完了。
肚里的馋虫勾了起来,却没有足够的小龙虾好好安抚它,许多人都抓心挠肝想再吃一口那浸满了蒜汤的虾。
“你家这虾究竟是咋做?”又一人前来询问做法,“方便给说说不?”
闻嘉嘉:“方便方便!”然后递出刚刚写好的配料和做法。
给完,这位嫂子离开,没过多久又一位嫂子急匆匆的来……
真是日了狗了,就不能一起来吗。
闻嘉嘉无奈,只能再写一张。这位嫂子把这张纸当成连城之价的珍宝,捧在怀里道:“这法子是家传的吗?魏岱晓不晓得啊。”
“……”
闻嘉嘉尴尬笑笑:“不是,您想哪儿去了!这就是个普通方子,好多人都会的。”
这位嫂子放心了。她就怕这是人家的家传秘方,闻嘉嘉不知事儿给传了。毕竟闻嘉嘉是家属院里出了名的手松。
家里陆陆续续的来人,一直到八点半才彻底消停。
魏岱是快九点才回来的,见闻嘉嘉一脸萎靡不振的模样,还以为她发烧了呢。
“今天受寒了?”不是没可能,毕竟昨晚下过雨,早晨气温低风还大,自己喊她披件外套走她还不愿意。
闻嘉嘉站起身,眼睛都发直了:“受啥寒啊,就是感觉自己陷入循环。”
魏岱疑惑:“什么循环?”
“哎,没啥没啥。”闻嘉嘉回房间了,抱着衣服去洗澡。
魏岱就笑:“还等我回来一起洗澡呢!”
闻嘉嘉白眼一翻:“美得你,有事耽搁了而已,才没有等你!”
魏岱把上衣一脱,露出健硕的上身:“多接两桶水,咱们一起。”
夜深。
运动过一场的夫妻俩感受着情爱潮水退去后的余味,情意绵绵流淌之时屋外又下起雨
闻嘉嘉听着阵阵雨打屋檐声说:“这雨怪懂事的,这两天都在夜里下。”
魏岱:“夏天的雨嘛,多是这样。就是你明天骑车又不好骑,尽量慢点。”
“慢点要迟到的。”
“那就早点出发。”魏岱搞不懂为何闻嘉嘉每回都得踩着点去上班。
闻嘉嘉揪揪他耳垂:“我得会起来得啊……谁不晓得早出发不迟到。”
她决定跳开这个令人悲伤的问题,跟魏岱分享好消息:“厂里今天都传,说是九月一号新厂开张,特意选的……黄道吉日呢,大家都说定这个日子肯定有用意,那天宜搬迁。”
魏岱点点她嘴巴:“这话你别说,咱们不掺和这种话题。”
“我傻呀,我当然只在家里说。”
越接近搬迁的日子闻嘉嘉越紧张,总感觉自己像是要离巢的鸟,离开安全区独自到陌生的地方重新生活。
她又说:“上个月药厂招人考试,咱们部队几个孩子都去了,但都没考过,也不晓得新厂的考试啥时候开始。”
闻嘉嘉原先以为会和药厂同时间开始的,但后来仔细想想又觉着不可能,毕竟还有化工厂在呢。
新厂的第一回 招工考试,总不能跟着其中的一方来吧。
魏岱:“也就这两个月了。咱们部队的师资其实还是不如市里,好些正经师范出来的老师都不愿意来咱们这儿。往后……春儿和萱萱要读中学时就让她们去市里读吧。”
闻嘉嘉:“呃,这事儿不着急。”
“你昨天还急着让春儿去上小学呢。”
闻嘉嘉心说,那能一样吗。再过三四年社会情况天翻地覆,读书的事只能到时候再考虑了。
怕被敏锐的魏岱看出不对劲,闻嘉嘉闭着眼睛装出一副困极了的模样。
魏岱将手臂伸到她的脖子下,侧过身一把揽着她也闭眼睡去。
也就是夜里下雨冷,等气温回升他媳妇儿就不让他这样抱着了。
不但不让,还得踢开他让他躺远点呢。
——
升温好似就是一眨眼的事情,仿佛昨天还在为道路泥泞而烦恼,今天的温度就骤然升高了,坐在办公室里都跟坐在火炉中一样。
夏季是药厂生产的高峰期,闻嘉嘉这段时间也越来越忙碌。
不但有本职工作要做,还得帮车间的小茹姐管着车间的事儿。
魏组长这段时间说是探亲去了,他老丈人一家在西北那边工作,传来消息说身体不太好住院了,这种情况下哪里能不带着妻子去看望老丈人呢。
于是第六车间的生产只能副组长顶上,副组长就是小茹姐,她刚刚接手整个车间还有点儿手忙脚乱的,薛主任只好安排闻嘉嘉帮她度过忙乱的前期。
六月底,无数的学子毕业。
有那家里背景硬的,愣是在七月初招考都过了还能进入药厂工作,第六车间就分来了一位。
这人最近跟在闻嘉嘉的后面,薛主任有意让她带带他,这样她走后办公室也不至于因为没人接手她的工作任务而发生不好的事儿。
还有那赶紧接父母班的,再不接就得下乡当知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