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随军日记(269)+番外
可见在一些法盲村,报警是件能捅破天的大事儿。更别提这种告自家人的行为,必定会被指指点点的,没点毅力办不成。
可以预测到,李孙明在他老家的名声“坏”了。
果然,李孙明说:“我们那的人都觉得我是小事大做,可看看我姑娘,我就觉得不把我哥关进去吃牢饭对不起我姑娘。她现在还在医院里治着呢,刚刚睡着,我们才有时间出来。”
闻嘉嘉忙问:“小孩咋啦?”
“营养不良,身上也有外伤。”这话一说,夫妻俩的眼睛就又红了。
闻嘉嘉叹气,这姑娘怕是比原主在养父养母家时还惨。
两人是带着礼品来的,闻嘉嘉也是才注意到吕一元手上的包。
他们没待太久,毕竟孩子还在医院,临走前吕一元把包里的东西拿出来塞给她后便匆匆走了,都不等闻嘉嘉问清楚。
塞的是啥?一个篮子。
打开篮子,里头有油纸包着的肉和红糖,有红枣香菇等干货,还有摸着极细极软的棉布。
甚至还有一张自行车票,难怪要等离开时才塞给她,这是怕她不收呢。
“困死我了,睡觉吧。”闻嘉嘉打个哈欠回房间。她现在肚子慢慢鼓起,就连骑自行车都觉得没有以往方便。不至于笨拙,但就是怕怕的。
魏岱生怕闻嘉嘉半夜会饿,便端杯水放在床头柜,还将装着饼干的铁盒放旁边。
闻嘉嘉心道,刷完牙后的她是打死都不吃东西的,嘴巴被封印了。
第83章 老家请人
刷完牙不吃东西flag没多久就被打破,在孕期进入第六个月时闻嘉嘉常常觉得饿得慌。别说白天,有时半夜都会被饿醒。
前段时间家里来信,说大嫂生了,还算顺利的生了个姑娘。
大约是孕期养的好,平常吃的是精细粮,隔三差五吃顿肉,日日早晨也有碗蛋羹,加上闻嘉嘉寄回家的奶粉,魏馨给找的羊奶,大嫂孕后期竟然比孕前期还要好受。
信里说那孩子生在医院,接生的医生还是魏馨的同学,便请那位医生给孩子取了个名,叫魏文英。
最后还写了好些的孕期经验,密密麻麻的写满五页纸,魏岱刚拿到信时差点都以为家里出啥要紧的大事儿了。
接到信后闻嘉嘉便整理了些东西寄回去,连细棉布都寄回去好几尺。
办公室。
闻嘉嘉刚同高主任开完会回来,最近厂里增了个新产品,反馈很不错,隔壁药厂把今年的产量全给预定了。
也不怕吃不下,因为厂里产能有限没办法生产出更多的产品,需要再次引入生产线。
这回开会,说的就是这事儿。
此刻闻嘉嘉把上回引进生产线的资料整理整理,交给隔壁的高主任。
而后问:“高主任您要去出差吗?”
高主任点头:“我去趟海市,我让梁牧很我去,你就在厂里吧。哦还有,后天早晨来火车站接应机器。”
闻嘉嘉惊讶:“您还要去别的地方?”
高主任:“对,还得去趟东省。”
闻嘉嘉明白了,东省也有家规模颇大的医玻厂,大概是去交流学习的。
带着高主任给的一周计划离开办公室,在高主任出差的这段时间里,她得代替高主任完成部分工作。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一周她都会稍稍忙些。
闻嘉嘉回办公室后又开始啃馒头。
她肚子饿得呱呱叫,总感觉体内的胃变成了无底洞,无论吃多少东西都填不满。
本来还有饼干吃的,现在饼干也被她吃没了,从前攒的那些饼干票糕点票都被花得一干二净。
啃完半个红糖馒头,闻嘉嘉把剩下的半个再用油纸包好放到抽屉里,等午后饿了在吃。
接着开始写工作报告。这玩意儿周周都得写,还有人日日写,而且是自愿写。
闻嘉嘉一开始很纳闷,怎么会有人喜欢写还自愿写这些呢。
后来就懂了,在这没有电脑的年代,有些工作内容必须用纸笔记录,否则往后的工作会很麻烦。
就比如上回出差引入新机器的事儿,要是她当时没做记录,现在也很难给高主任一个比较全面的资料。
当然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平时要写思想报告,写着写着,顺手把工作报告写完也很正常。
中午,闻嘉嘉去食堂吃饭。
食堂大变样,从原来的泥土地变成了水泥地,就连打菜窗口处都安上了明亮的玻璃。
啧啧,厂里是有钱了。
一批一批的货出去,钱也就哗啦哗啦的往厂里来。
瞧瞧,有钱后食堂都阔气好多呢。
同药厂一样,医玻一周也有一顿的大菜。这里的大菜指的是红烧肉,粉蒸肉,或者某某炒肉这种含肉的菜,其余时候能有豆腐,有油水稍微多点儿的茄子就已经算不错的了。
今天不是大菜日,闻嘉嘉却意外闻到有肉味儿。来到窗口一看,竟然是肉末粉条,她当即打开饭盒要了一份。
不是不想要两份,而且上面写了每人只能限量一份。
肉末粉条的旁边就是馒头,闻嘉嘉想了想买两馒头,又打了份青菜。
馒头微黄,上面还有麦麸,好在不怎么喇嗓子,配着油水充足的肉末粉条吃还算不错。
穿越前,闻嘉嘉没吃过正宗的全麦面包。穿越后,她算是把全麦馒头吃得够够的了。
全麦馒头用的面粉是连壳一起磨出来的小麦粉,吃一口脖子能伸到二里地,吃之时还得倒杯水放在手边,否则嗓子被噎住的时候难以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