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随军日记(81)+番外
而魏岱这种快,能让闻嘉嘉觉得他当天晚上肯定要因为消化不良而胃疼。
“你慢点吧。”闻嘉嘉皱着脸说,“还没吃几口,都要吃完了。你的胃跟着你,算是受了大罪。”
魏岱放慢速度,叹气:“习惯了。”
“习惯是能改的。”闻嘉嘉肯定道。
闻春和闻萱一盒饭同样吃不完,她们吃的还比闻嘉嘉更少。
浪费粮食很可耻,魏岱同样把她们剩的饭也给吃了。
吃完,魏岱觉着有七分饱,没再去打饭。
严格来说他比闻嘉嘉要更节省些,闻嘉嘉从他交给她的家底中就能发现,魏岱这人不是很会花钱。
谁敢信,他竟然攒下两千元钱!
“在部队里也没地方能花钱。”他说。
闻嘉嘉不信,部队里也是会偶尔给自己开个小灶的吧。她有时都怀疑,这人还有其他赚钱渠道。
火车上的时间真的很无聊。
闻嘉嘉还好些,有书可看有题可做。
闻春和闻萱两姑娘就不行了,她们平常是会在村里疯玩的。即使去保育院,也有一大堆同龄人陪着一起玩儿。
如今能在这小小的车厢里呆一整个白天,闻嘉嘉都觉得两人出乎自己意料了呢。
“小姨,还有多久能下车呀。”闻春头发在床上滚得乱糟糟,挠挠脸,叹声气。
小孩叹气真的很搞笑,闻嘉嘉就忍不住笑出声:“快了快了。”
她大概是乌鸦嘴,说完没多久,火车渐渐停下。
闻春和闻萱瞬间就兴奋起来,然而魏岱却平静道:“没到,是在让路。”
“……”
两姑娘又坐回去。
车停了将近两个小时,后来又让一回,又停半小时。
但那时闻嘉嘉已经睡了,她再次醒来时,是被魏岱摇醒的。
“快到了?”
“嗯嗯。”
魏岱隐隐透着轻快,可见他也在车上待得很不耐烦。
一声鸣笛,火车终于到站。
两姑娘同样被摇醒,一行人挤下车后立刻出站。
天空乌漆麻黑的,站里人还多,担忧包裹被小偷摸了去。
火车站门口有灯,一直到招待所都有灯。
闻嘉嘉终于有点“进城”的感觉。
怎么说呢,这里很像几十年后的小县城。
他们来到招待所,魏岱把介绍信和证件拿出来,成功开到一间双床房。
现在大概是凌晨两点,到房间后两姑娘就睡过去了。
而闻嘉嘉觉得身上黏得厉害,瞧见有卫生间就想洗澡。
她是真没想到,这时候的招待所居然还有卫生间配。
不过想想也觉得合理,这边的经济其实是要比老家那边更好。
虽然都靠海,但这里工厂多啊。
洗完澡特别好睡觉,一觉睡到天明。
当她醒来,拉开窗帘,看到窗外鳞次栉比的房屋,和远处高高的烟囱时,她意识到,自己进入到人生的下一阶段。
第30章 搬家整理
部队在郊区,从坐公交车能到达。
他们先是去楼下饭店吃早餐,很意外,这家店竟然有奥灶面。
奥灶面是汤面,汤底是带点儿红的,这家大概是用了猪骨和鱼骨去吊汤,再用酱油提亮汤色。
浇头呢?只有爆鱼浇头这一种。闻嘉嘉还吃过卤鸭的,但卤鸭用的是白汤,对比之下她觉得红汤爆鱼更好吃。
按理来说,这辈子她是头一回吃奥灶面,所以闻嘉嘉并没有表现出自己很懂。
魏岱要了三碗的面,把筷子递给闻嘉嘉:“你尝尝,味道不错,跟咱们那边很不一样,这上面的鱼用的是青鱼。”
他们老家那条小江里是极少青鱼的,然而这里青鱼颇多。
闻嘉嘉夹起一筷子的面,故作惊讶:“哇,是龙须面。”
魏岱倒是真的惊讶了:“你知道龙须面?”他们老家不是没有细面,但也只会称作“细面”。
闻嘉嘉很自然地翻个白眼:“看书。多读书多看报,书上啥都有。”
魏岱立刻闭嘴,从兜里掏出帕子给她。闻嘉嘉吃饭有个坏习惯,手里总是要拿着帕子。
吃几口,擦擦嘴。再吃几口,再擦擦嘴。魏岱挺看不懂的。
接着又去拿两个饭碗,把一碗面分成两份让闻春和闻萱吃。
她们人小肚浅,一份面完全够吃。
爆鱼真的很香,青鱼被炸得酥酥的,放在汤底里一泡,外皮吸汁变软,吃到嘴里时带了汤的鲜甜。
至于面条,因为细,所以很入味。
汤底是香醇,却又带着点甜。本地人爱吃甜,比老家那边还要爱吃。
早餐很快吃完,魏岱去邮局瞧了瞧,晓得寄的东西还没到后就直接带着她们挤上公交车回部队。
是真挤啊。
闻嘉嘉觉得自己要被挤成罐头了,她从来就没做过这么挤的车,即便是几十年后大城市的早高峰地铁也没这么挤。
好在火车站公交站是始发站,他们才能勉强把行李塞到公交车上。
半小时后,公交车离开城市。
这时候车上人依旧多,闻嘉嘉瞅准一个空位坐下,抱着闻春和闻萱,魏岱站在她旁边,将她和人群隔离开来,闻嘉嘉压力大大减轻。
没了水泥路,车子开始摇晃。
最摇的一段路,甚至能把人摇到发吐——不是晕车的那种吐,而是硬生生把胃中的早饭摇到食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