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我不想种田(142)

作者:闲土豆 阅读记录

“老大,那个小子是不是发现我们了?”十一看到他往他们这看了一眼,但又像是随便看看。

“别管。”反正他们马上离开了。现在主子和王姑娘还在互诉衷肠,他们只能在这等着。

“暗一。”主子叫他了,暗一过去听命,“主子。”王姑娘已经晕倒了,娇弱地趴在主子身上。

沈明轩满意点头,他就喜欢听话不多事的,“带着她,我们尽快离开。”暗一有些踌躇,但从未违抗主子命令的他还是说了“是。”

午时,各家刚从地里回来,还未用上饭呢,就听到王里正好像疯了在村里大喊:“我家阿芸不见了!”连那个沈轩也不在了,那可是四皇子!

虽然王里正在村里不受欢迎,村民们回味起王如芸之前的一些茶艺行为对她略有看法,但这么大个姑娘在村里突然不见了,让好些人还是有些担心的。

王里正抹抹眼泪,请求道:“请各位乡亲帮忙找一下。”他心里有一个想法,阿芸会不会被那沈轩带走了。

村民们体谅王里正一番爱女之心,下午都没做活,都去帮他找人了。

李树去王里正家打听了消息,听王家小霸王在那喊他姐姐和外人跑了,于是拿了颗糖问他,原来王阿芸和在她家养病的少年都不见了!

于是赶忙来通知找人的这些人,“林叔,王里正家养病的那个沈轩也不见了,你说不会是他俩私奔了吧?”李树觉得很有可能。

林叔瞪了他一眼,“别乱说。”林二才心中也有所怀疑。

众人帮里正找了一天,周围都翻一遍,也没见着个人影,更别说那阿芸还是和她家养病的少年不见的。

很多村民就有些怀疑这两人是不是私奔了,然后就有些不满了。

“里正,这周围都找遍了也没见着人,要不然报官吧!”

王里正板着个脸,语气也不好:“不行!”

脾气暴的村民就不满了,“怎么的,我们好心好意帮你找闺女,找了一天饭都没吃上,让报官也不报,是不是阿芸跟在你家养病的男的跑了吧?”

王里正心中有鬼,找到现在他也明白了,阿芸肯定是被沈轩带走了,那可是四皇子,他敢报官吗?!

王里正辩解:“怎么可能,阿芸那么听话懂事,肯定是被沈轩给骗走了。”

村民意见一致:“那就报官!”

王里正不想报,生硬说道:“行了,今天劳烦各位乡亲了,不找了!”然后转身就走了,说不定等阿芸安定好,就会来接他去享福。

“什么东西!”一个村民“嗤”了一声,然后转身回家了。其他人也各回各家,找了一天,满身大汗,还累得不行。

王建国今天也跟着找,今天早上那几人应该是来带沈轩走的,还顺便把王如芸给带走了。走了好,落家村将会清静安全不少。

翌日。

王建国到县衙报到,接待他的是钟典使和上一任农事官。

他的工作内容就是安排县内的耕种,帮助县民解决农业上的麻烦,以及推行他的套种法,一个月两贯钱,包吃住,干得好还有赏金。

王建国觉得还不错,有工资,包吃住,还有奖金,但就是上一任农事官的那爱怜的眼神让他摸不着头脑。

莫名其妙……

第100章 古代种田生活(8)谢家村

不过, 在上任些时日后王建国就明白了,农事官并不轻松,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 更是要承担劝诫教导县民科学、规范种地的重担, 那些县民, 不懂变通,固执守旧,宗族观念极强, 甚至某些村全是懒汉,无事生产, 靠小偷小摸乞讨为生。

王建国本以为自己是个技术人员, 没想到还要成为一个全能人才。

他上任后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组织平舆县新来人员进行秋收。作为农事官的头头,他还管着平舆县内的乡、镇、村下的农事官、劝农官。

平舆县丘陵较多,地势并不平坦, 交通也不发达, 耕地面积少, 山林较多。

在几十年前,县民还算富裕,他们靠着打猎和种植为生, 当时, 整个平舆县内的皮革作坊在境州可是非常有名。

随着县民对山林的开采和侵掠, 山林树木、动物不断减少, 再加上那年遇上恶劣天气,冰雹,暴雨接连袭来, 山林固不住土壤,泥石流、洪水爆发, 给全县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自那以后,为了休养生息,州府下令,规定县民不得砍伐山林,捕杀动物,违者将面临牢狱之灾。

自此,平舆县民只能靠田中那些微薄收成为活,平舆县从一个中等县降为了下下等县,好多县民都搬走了。这是王建国翻看平舆县县志所知。

王建国朝门外喊道:“来人!”很快进来了两个小厮模样打扮的少年。这是典使大人给他安排的随从,罗林、罗平。

两人躬身拜道:“大人有何吩咐?”

“你们去收拾包裹带些干粮,随我去趟谢家村。。”谢家村的农事官昨日来县衙哭诉,说是新来的村民不服管教,把原住民的粮食给割了。

谢家村是一个混合村,一半是原来的村民,一半是从乐州逃难来的难民,关系复杂,原住民对难民颇有意见,相当排外。

而且这个村离县城颇远,有路途险陡,他们骑马和步行并用,午时才到。

一进村里,三五孩童喊道:“大爷爷,有外人来村子里了,还是坐着大马来的呢。”

谢农事官此时正在与谢里正商讨,如何向县里的农事官大人告状,把那批难民赶到山上的废弃村子里去。

听到他家小五的喊声,谢里正和谢家村的农事官来到村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