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不想种田(156)
王建国:“还未。“
“家中可有贤妻?”周大人问得十分直白,王建国依旧面不改色,答:“未。”周大人的做媒之心,王建国从他的表情就可看出一二,没办法,唯熟尔。
自从他当上农事官成了汪县令身边的大红人,说亲的乡亲、同僚多不胜数,甚至汪县令都想给他做媒。
“本官有一小女……”熟悉的说辞,王建国委婉拒绝:“大人,下官想先立业再成家。”
周大人摇头笑说,“别人家都是成家立业,成家在前,立业在后,到你这,还反过来了。本官诚心想与你做翁婿,你即将及冠,终身大事可要上心了。”见王建国还是拒绝,周大人并未生气,暂时放下这个话题。
座上众人表情各异,有些直摇头,这小子可真不知自己错失了什么样的机会。
王建国可没心思成亲,自经历的世界越多,扮演过众多角色后,心智也不似以前,如今他目标非常名明确,就是赚够星币,购买身体。
午饭过后,众人又参观了一下钢铁厂,下午才离开。
回到县衙,汪县令叫住王建国,让他去书房。
汪县令听到王建国拿什么“先立业再成家”来拒绝周大人抛来的亲事,颇有些恨铁不成刚,“阿植,周大人家的小女儿,我也曾见过,小小年纪出落得似清水芙蓉,一言一行颇有章法,聪颖得很,你这都快及冠了,这人身大事可得好好考虑了。”汪县令把王植当自家子侄看待,话语中颇有些苦口婆心的味道。
王建国无奈:“大人,大男儿何患无妻。自经历洪涝,不得不从故土迁移至此,迁移路上的惨烈景象还时常在梦中,下官定要一展抱负,尽己之能让天下百姓都有饭可吃,岂能因些俗事耽搁?”
汪县令横了他一眼,“传宗接代乃是终身大事,关乎血脉传承,怎会是俗事?”
王建国越发无奈:“大人,各人想法不同,反正在实现自己的抱负前,下官没心思成亲生子。”
汪县令肃着脸:“你这小子,不想成亲生子,若是你去了,谁给你处理身后事?”
“死都死了,一抷黄土,何必多扰?”
汪县令被气得脸红脖子粗,“你……气死本官了,走走走,懒得管了!”
王建国告辞:“是是是,下官走了,若有其他人再问此时,大人可要替我回绝一二。”
汪县令没说话,还在气头上,这些年轻少年郎,想法都稀奇古怪。
接下来几天,汪县令等平舆一众官员带着视察队伍按着拟出来的章程走,钢铁厂之后是工器厂等几个核心军事厂,周大人虽对平舆的大致情况有把握,但各种细支分流不是特别清楚,这次视察,说是视察,其实就是来学习,也是来看看造就平舆如今局面的年轻人是何模样?
苍鹰展翅,必当高飞。
小小的平舆限制了他的高度,外面更广阔的天地才是他的归属。
扶摇而上九万里,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王建国可不知道周大人对他有这么大的期许,视察接近尾声,周大人邀请他去府上。周大人视察的府邸是个三进院子,九曲回廊,假山流水,雕楼画阁,应有尽有。随从引着他前往宴会地点,是个小亭,周大人正在和自己下棋。
他今天穿了身常服,颇有魏晋时期雅士风范,王建国走上前去,将要行礼,周大人就扶他起来:“来了,坐!”
等王建国入座后,周大人和煦问道:“会下棋吗?”
王建国摇头:“不会。”他会下象棋、五子棋,围棋倒没下过。周大人让随从将玉棋放好,他站起身来,眺望远处,衣服飘然欲仙。
“阿植可知如今天下是何局势?”周大人突然发问。
“乱世将至。”王建国陈述道。
“是啊,乱世!又不知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成为流民。”就算境洲不搅合进争权夺利中,其他人也不会放过境洲这块肥肉。
眼看着天下要乱,周大人十分忧心,争与不争已经不是境洲说了算。幸好,作为奇才的王植来的是境洲,看完平舆厂里的那批新式武器,周大人心里只有庆幸。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王建国念道。
周大人哀叹:“说的极好,高官争权,士族倾轧,高额赋税……哪一样不都是百姓苦。”
“如今天下局势一触而发,境洲绝不可能独善其身,阿植,我相信你看得明白,你是一个有大爱之人,也是一个有大才之人,为了百姓,为了境洲安定,也为了平舆,你愿意去州府为境州、为境州百姓做事吗?”周大人转过身来,定定看着王建国。
“大人,”王建国神色轻松,但眼神坚定执着,“下官一生所愿皆是此事!为百姓奉献自我,在所不辞!”
第108章 古代种田生活(16)州府生活前奏
“下官一生所愿皆是此事!为百姓奉献自我, 在所不辞!”听完这番话,周大人紧绷的神情卸下来了,眼中充满了由衷得欣赏。
非是他多此一举, 人才不可多得, 诚恳相邀更是表现他的态度与看重。
“好好, 既如此,阿植这次便与我回府城如何?”周大人开怀大笑。
王建国摇头婉拒:“平舆内还有诸多事宜需下官安排妥当才可。”周大人觉得也是,他还得发调令, 给这位大才安排好位置。
两人相谈许久,关系越洽, 约定好等王建国安排妥当平舆相关事宜, 再前往州府。
“大人,还有一事,下官去往府城, 汪县令可否知晓?”王建国相信周大人应当已经安排好, 这一问不过确认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