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我不想种田(174)

作者:闲土豆 阅读记录

二大王隐藏在众多山匪中,刺眼的白光照在脸上,他此时都不明白,这些境州军怎么突然找到山寨并把他们一网打尽的?

可恨啊,当时应当明白,他们这点人,拦住境州军无异于螳臂当车。

解决了茂兴山寨后,安将军继续率军前往玉庆。

接连的战捷让赵安御意识到,境州军的强大,以及周边州府的腐败和弱势,他越发雄心勃勃。

王建国在安置好白水县的难民后,来到了平舆县。

平舆作为他的第一个试验点,如今不仅人才济济,还十分繁华。

街上整洁,百步就是垃圾箱,沿街的小摊贩都集中在市场中,道路宽阔,路边百姓衣着鲜艳华丽,精神奕奕。

“小王大人,你回来了?”正招揽客人的酒楼小二看着王建国露出激动的笑容。

王建国看着他仔细辨认了一回,“林大?”

“大人你还记得我?”林大没想到小王大人还记得他,当即就更加兴奋了。

王建国笑笑,咋不记得?懒汉村可是让他印象深刻。

“你不在酒厂干了?”他记得这个林大在酒厂工作。

林大羞涩地笑了笑,“我找了个媳妇,媳妇在县城纺织厂工作,这不是不想两人分居嘛,就来县里找活干了。”

王建国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啊,都娶上媳妇了。”

林大拉着王建国进酒楼,“大人,咱们酒楼在县里可是数一数二的,烤鸭可是一绝,这快午饭了,大人进来吃点吧。我请客。”

王建国摆手拒绝,“不了,不了,我还得去县衙呢。”酒楼是他的,当时这烤鸭他都吃腻了。

汪县令因在平舆政绩突出,早被调往府城了,如今的县令才上任不久。

王建国来到县衙,让林县令带着他查看了难民临时安置点。“放心,没有问题,流程符合规范,不过这么多难民闲置游荡,无所事事,容易引发混乱,大人还是尽快安排。”街上有许多闲逛青年,虽说不时有衙卫巡逻,但难保会不会出问题。

林县令脸上犹豫,“王大人,各个工厂、矿上人员十分充足了,再安排人,也是增加开销养闲人。”

王建国思虑片刻,如今正是开战时期,军队紧缺人,许多难民都是靠当地财政养着,压力颇大。

“这样吧,你先等等,我近日返州城向侯爷禀明,看是否有好法子。”

林县令应下。

王建国返回府城后,就向赵安御禀明了这一问题。

赵安御:“阿植,有何法子你就说?”

王建国:“侯爷,下官认为,如今开战,大军都虽安将军南下了,境州的防卫大大减弱,士兵训练也需要时日,不如将难民招纳至军中,一方面可以减小难民聚集闹事的可能性,一方面可以让难民迅速融入境州,靠自己解决生活问题。”

赵安御笑了,“我正有此意!咱两想到一块了。当时周公说将难民放进境州,我是不赞同的,放入乐州,又怕刚安稳的地方又混乱起来。权衡再三,也只能将难民安置到境州。可是大批难民无所事事,只靠官府供养迟早出事,如今正好对罗州等地出兵,军营缺人,好,我这就下令给兵部,招兵,充实军营。”

“侯爷,招兵时还得说清楚待遇。”王建国提醒。

赵安御明白,金箔动人心嘛!

林县令也接到上级的指令,配合当地军营招兵。这些日子悬着的心也放回肚子里了。

难民问题已经解决,王建国近些时日留在州城处理滞留的公务。

秋收将近,这可是关乎农民收成的大事,不光农民自个挂念,赵侯也十分看重,近日十分关注天气变化,害怕天降暴雨,影响收成。

“侯爷,不必担忧,气象部说了,未来半月,天气应当都会很晴朗。”王建国有系统这个天气预报,倒是对天气变化非常了解。

赵安御知道,但还是忧虑,境州出兵罗州等地,若是收成不好,说不定有心之人会散步谣言,说什么上苍惩罚?怕是对民心不利,影响境州稳定。

所幸,半月来,境州天气好,百姓收成不错,连乐州粮食产量都翻了一倍有余。

百姓向来不管上位者什么想法?我能吃饱喝足就是天大的事,因此,乐州的民心更加聚拢起来,顾子琰都没怎么跟王建国诉说他的难处了。

此时,前方传来战报,安将军已经攻下罗州,罗州督军和知州自杀。

境州官府早会上,就派谁管辖罗州展开激烈讨论。

赵安御坐在上首,看着诸位大人唇枪舌战。

一个大人说:“罗州环境复杂,山匪众多,危险性大,得安排士兵剿匪。”

有人提议让王建国前往,不过赵侯直接否定那位大人的提议,笑话,王植可是他的左膀右臂,心腹,在州府可为他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再说了,罗州那地方危险,必须得派兵剿匪,王植一届文人,哪里懂打仗剿匪之事,他留在州府才是最好的。

就在大人们激烈争论之时,站在五排左边的周弘光站出来,“侯爷,臣愿为侯爷分忧解难。”然后就介绍一番自己的优势和能力。

在周弘光的自告奋勇下,以及诸位大人的讨论下,周弘光担任罗州知州和罗州的最高军事长官,管辖罗州。

周弘光是周大人侄子,从小习武,不是纯粹的武夫,四书五经,兵法奇书都有所涉猎,做事稳妥,懂得争取。王建国还是第一次看有人这么不谦虚的举荐自己。

见众人都持一致意见,赵安御就下了任书,周弘光更是喜笑颜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