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是郑医生先动的心(109)+番外
大家对视一眼,心道,明白了。
但也有些人认为,郑亦修是在顾及女孩子的颜面,才把这种事揽在了自己身上。
而好处是,这么闹了一通过后,那些窥视的目光终于消失了。
言冬紧绷的神经松懈下来,帮着郑亦修整理了出院病历。
周勉被抢了活儿,本想去论坛找个师姐聊聊天,放松一下心情——
是的,他现在的勾搭对象已经从师妹转换到师姐了。
刚拿出手机,就被郑亦修扔来一个压缩包,“把这些看了,整理出来,可以写一个文献综述。”
周勉有点心累。
但是,为了发文章,他可以坚持,“郑哥,还是我一作?”
郑亦修点点头,“嗯,反正我拿着也没用。”
他这话,属实是凡尔赛了。
言冬忽然想到李明德当初为了发文章升职称,让自己帮她整理那些病历资料,不由得叹了口气。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总是这么大。
李明德心心念念也写不出来的东西,在郑亦修这里,随手就扔给了周勉。
虽然只是综述,但如果领域比较新,有现实意义,被频繁引用,也可以给周勉的履历多添上几笔光彩。
“郑老师,我要是有你那些论文就好了。”言冬酸得像吃了一个柠檬。
要是她在本科阶段就能写出那样的文章,肯定可以报名参加个夏令营什么的,然后直接保送,省去了一系列复杂的考试。
郑亦修摸了摸她的脑袋,柔声道:“多看文献,多实践。”
他也是研究生阶段,才开始接触到这些的。
人外有人,他起步晚,这点成就在连华还够看,可放到医疗中心圈子里,其实算不得多厉害。
说不定,言冬以后会比他更厉害呢。
而此时的言冬,刚刚整理完出院病历,又进入到骨科的界面,看了看裴子阳的病历。
病程里写着,骶区感觉恢复,已拔尿管,右下肢肌力2级,左下肢0级。
还达不到能够站立的标准,但总归是往好的方向在走。
这样,星然姐应该就不会那么担心了吧?
见言冬在看裴子阳的病历,郑亦修薄唇微抿,沉声道:“他的预后,可能不会太好。”
“为什么?”言冬不解。
脊髓休克结束后,感觉和运动功能都有恢复,是好消息呀!
郑亦修靠过来,从她手里拿过鼠标,点开裴子阳的检查,“你看这个,昨天复查的磁共振,脊髓的位置还是有多节段的水肿。”
言冬看过去,果然,好几张片子上都有高信号区域。
郑亦修又解释道:“骨科的检查很笼统,比如这个右下肢,只是近端肌力,远端根本没有恢复,而左下肢完全没有反应。”
言冬沉默半响,才道:“那岂不是……得一直坐轮椅?”
郑亦修没有反驳,往恢复良好的方向设想了一个目标,“如果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或许可以杵拐杖。”
言冬忍不住想,若是裴子阳真的残疾了,星然姐家里会同意他们在一起吗?
现实,总是没有童话中那么美好。
郑亦修也回忆起贺星然那天说过的话,重重吐出一口浊气,“如果当时,我止血的速度能再快一些……”
再加上高主任的技术,或许,就能为裴子阳争取到更好的结果。
“郑老师……”言冬明白他在想什么。
她轻轻握住郑亦修的手,认真道:“你真的尽力了,如果当时你和高主任不在垊岩,裴子阳转院过后,情况只会更糟。”
“所以,不用自责。”
第95章 现在是两个人
有些事,道理谁都懂,但究竟能不能放下,却是要看自己如何想。
言冬不能左右郑亦修的想法,只能祈祷他早日走出来。
“我的确有些自责,但不会自怨自艾。”郑亦修反握住言冬的手,安抚似的拍了拍,道:“等机会合适,我想去进修一段时间。”
技术不够好,那就去提升。
这远比抱怨来得有用。
“嗯!”言冬点点头,笑着看向郑亦修,“郑老师,我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成为肝胆外科的领军者。”
“那你还真是看得起我。”郑亦修为她的豪言壮语感到好笑。
言冬眨了眨眼,小声道:“情人眼里出西施嘛。”
闻言,郑亦修眼里霎时泛起柔光,回应着言冬的话,“那你也要成为麻醉界的执牛耳者。”
“我不行。”
言冬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你行。”郑亦修把自己昨天晚上整理的资料发给她,“第一步,先考上华国医科大学。”
言冬看着那个体积不算小的文件,学校概况,学科建设情况,麻醉研究方向,往年录取分数线,考试大纲……
应有尽有。
言冬艰难地咬了咬唇,“我……先看看吧。”
言冬当时选择云林医科大学,是在相对好考的学校里,选择了一个麻醉比较占优势的。
华国医科大学算得上是一所顶尖学府,麻醉专业的发展自然不可能比云林差。
尤其是分娩镇痛,早已经可以成熟运用。
要不,拼一把?
万一没考上,大不了调剂到别的院校。
郑亦修看出言冬眼里的意动,随即问她,“复习到第几轮了?”
“第三轮。”言冬回答道。
郑亦修点点头,“那正好,我可以帮你查缺补漏。”
“好啊!”言冬当即答应下来,“免费的一对一指导,不要白不要!”
她答应得太快,有那么一瞬间,郑亦修险些以为言冬是为了白嫖指导老师,才和自己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