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嘘!是郑医生先动的心(85)+番外

作者: 绿枝寒 阅读记录

就是截瘫。

这时,郑亦修仔细看完了患者的片子,他站起身,冷静开口,“我可以负责腹腔探查和止血,然后高主任再处理腰椎的骨折。”

高主任表示同意,“可以。”

他们一行人来这里支援,为的不就是抢救生命吗?

比起风险,医生更怕的是能救,而没有救。

当郑亦修和高主任做出决定,转运人员立刻把病人送往手术室。

而本院的急诊医生快速打印了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等材料,到外面走廊上喊了声。

“裴子阳的家属呢?来签个字。”

然后,言冬便看见一个头发花白的婆婆站了起来,“医生,我不认字,按手印行不?”

“可以。”

婆婆一手按下指印,一手抹了把眼泪,“要不是为了救我孙子,裴老师也不会受伤,我们一家人,欠他的啊!”

她身旁的小孙子浑身沾着泥,却没有半点儿伤。

小孩儿拉着婆婆的手,问道:“奶奶,裴老师会没事的吧?”

“会!”婆婆坚定道:“裴老师是好人,一定会没事的!”

言冬看着前方郑亦修挺直的背影,默默祈祷,手术一定会成功的。

这一次,和郑亦修搭台麻醉的,依然是张芸。

垊岩县医院不是没有麻醉医生,但张芸毕竟和本院医生更熟悉,了解他们的操作习惯,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患者裴子阳,男,24岁,血压79/35mmhg,心率……”

在患者失血性休克的情况下,实施麻醉很有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血压。

既要保持麻醉效果,又要维持患者生命体征,无疑是对麻醉医师的极大考验。

“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罗库溴铵……”

言冬回忆着,小声说出对心血管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

张芸惊喜地看了言冬一眼,她想要选择的,也正是这些。

同时,她还泵注了微量多巴胺以维持患者血压。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积极补液,患者的血压稳定在了104/57mmhg左右,医院这边也联系到了献血志愿者——消防官兵们。

手术终于开始。

郑亦修一丝不苟地选择好手术切口,进入腹腔,其内大量的积血便显露出来。

清理完积血后,郑亦修和助手开始探查出血部位,总算明确了患者腹腔大出血的原因——

十二指肠破裂,以及腹膜后巨大血肿。

此时,言冬也见识到了郑亦修那被周勉吹得天花乱坠的止血技术。

第74章 我年轻

两个多小时后,郑亦修和助手彻底清除了血肿,将破裂的十二指肠也修补完好。

言冬站在小板凳上望过去,能清楚看见腹腔内的状况。

吻合口相当漂亮。

是的,漂亮。

就像段明杰说的那样,郑亦修缝合的技术并不差,只是相比于专门做美容这一块的段明杰而言,稍显逊色。

给郑亦修当助手的县医院普外医生艳羡道:“老师,等我去你们医院胃肠外科进修的时候,可以跟着您吗?”

郑亦修打着结,回答道:“不可以。”

“呃……”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郑亦修抬起头,正想解释,言冬已经替他开了口,“当然不行,因为他是肝胆外科的。”

肝胆和胃肠,各自占据了普外的半壁江山。

本院医生恍然大悟,悻悻笑着,“难怪。”

两人配合着置管、关腹。

而后又帮着调整了患者体位,接下来,就是高主任的主场了。

郑亦修退下来,将主刀的位置让给了高主任,一助、二助也换成了本院的两名骨科医生。

自来到垊岩开始,连医附院的救援队就没有好好休息过。

此刻,刚下手术台的郑亦修脑子空荡荡的,眼皮发沉,从未感觉手术室的灯光如此晃眼。

他使劲儿眨了眨眼,脱下手术衣和手套,缓缓走到言冬身边。

“还撑得住吗?”

言冬正在调整药物泵注的速度,一回头,就看见了郑亦修疲惫的面容,眼里更是笼着几缕血丝。

“撑得住。”

其实她也很困。

“手术还有好几个小时。”郑亦修顿了顿,柔声道:“如果你撑不住,可以换我来。”

他不是专科麻醉医师,但给张芸做个助手,还是没问题的。

言冬摇头拒绝了,靠近郑亦修,小声道:“不用,病人有张老师盯着呢,我困了还能偷偷懒。”

偷懒是不可能的,不过是应付郑亦修的说辞。

手术室里很安静,两人的对话被张芸听得清清楚楚。

这时的张芸,感觉自己就像个压榨劳动力的资本家。

她回身看了一眼憔悴的郑亦修,又对言冬道:“要不你先去休息会儿,清醒点再回来。”

“不用,我没事的。”言冬拍拍胸口,骄傲道:“我年轻,能熬。”

郑亦修:……

忽然感觉膝盖中了一箭。

“年轻”这个理由成功说服了他,郑亦修不再坚持,转身离开了手术室。

而手术台上,高主任快速分离了肌肉和韧带,锤子榔头齐上阵,叮叮当当的声音在手术室里响了许久,终于固定好骨折的椎体。

手术室又安静下来,言冬眼皮开始打架,她心里想着,闭一会儿,就一小会儿。

但再次醒来时,台子上二助已经开始缝皮了。

高主任站在一旁,问张芸,“以他目前的状况,半个小时之内能醒吗?”

张芸思考了两秒,点头道:“应该可以。”

“那我等一等。”

听到这话,言冬看着手术台上任人摆布的男人,微微叹了口气。

上一篇: 无法不心动 下一篇: 蓄意攻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