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寿了!陛下他将传国玉玺当聘礼(47)
离子卿笑嘻嘻说着,丝毫未理会旁边射来的杀意视线。
风凝夜隐晦地看了看他们两人,总感觉离子卿有一天会后悔。
与此同时,京城,皇宫。
白色闪电如利剑刺破长空,宫殿上方电闪雷鸣,乌云压的极低。
御书房,一位年过四十,风韵犹存的妇人跪在正中央,她的身后是留在京城的柳家女眷。
“陛下,此事为臣妇一人所为,要罚,就罚臣妇,与其他人无关。”柳家妇人,柳舒颜的生母余氏言辞恳切,将责任揽于她一人之身。
宋时景的手指有节奏地敲打桌面,视线落在密信上,得知阿夜安然无恙,还看了一场好戏,脸上多了丝笑容,但看到后面,他眯起眼,情绪肉眼可见的阴沉,“天雪楼?”
福伯对江湖上的门派多有了解,解释道:“天雪楼是传承两百年的江湖门派,楼内弟子众多,生意也五花八门的。而且当今天雪楼的楼主名唤楚问雪,十六岁就在江湖闯下名声,十八岁遭遇家中变故,他一人杀回天雪楼,挽救族人,得众人推举,成了楼主。”
“据说楼内姑娘众多,想来那位楚楼主应该喜欢女子。”福伯想通了,既然阻止不了陛下和风凝夜在一起,他就祝他们幸福,谁也别想拆散。
遂观陛下不悦,才有了这番推测。
“阿夜有分寸。”良久,宋时景开口,“他已经是朕的人了,他和楚问雪只是朋友罢了。”
福伯点头,提醒:“陛下,她们还跪着呢。”
虽说柳余氏是为女儿报仇,但仗着陛下信任,随意泄露消息,不可饶恕。
何况柳舒颜是宋劭杀的,陛下说的清楚,柳余氏竟还把责任推给风凝夜,难怪她们是母女呢,一样的糊涂。
第四十三章 天灾人祸
柳家毕竟是恩师的家族,宋时景不能做的太过火,安排人送她们回了柳府,准备和柳家男丁团聚,待恩师归来再议。
夏日多雨,豆大雨滴无情砸落,在地上留下一个个暗色圆形阴影,不多时,它们连成一片,雨水积少成多,雨花如沸。
宋时景披着外裳踱步至屋檐下,凉爽的风吹来潮湿的泥土气息,他深呼吸,望着乌云说道:“南方可有消息?”
连日来的阴雨天气引起朝堂上下广泛关注。
北方尚且如此,南方定是水灾频发。
奇怪的是,南边的郡县至今没有传回消息,跟无事发生一样。
宋时景起了疑心,在知晓风凝夜准备回岭南时就提前安排人南下调查。
万一有水灾发生,也好及时通知风凝夜。
福伯指尖捏着一卷小纸条,“老奴正要和您说,这是半炷香前传回的消息。”
宋时景闻言抽离思绪,拿过密信展开一看,眸色霎时变得狠厉,周身气质剧烈变化,让人胆战心惊。
“一群蠹虫!”他呵骂,密信转手递给福伯,福伯看过后意识到严重性,掐指一算,心神已经,“陛下,世子是有大气运在身的。微生公子说世子去了天雪楼,那天雪楼距离灾区不远,必然知道情况,世子得知后也不会贸然前行。”
“那也不行。”
宋时景焦急回屋,急步来到桌边,提笔蘸墨,准备亲自手书一封,然笔悬停纸上方,直到墨滴落,将白纸染出污点,宋时景回神,丢下笔道:“南方灾情严重,处理不好恐发生暴乱。朕刚刚接手大樑,正是需要民心之际,紧要关头,朕得亲自前往。”
“陛下……”
“另外,岭南王风潮安早有谋反之心,此次地方灾情未及时上报,未必没有他的手笔,说不定,他准备借机生事,招揽民心。”
一道闪电刺破苍穹,照亮宋时景侧脸。
“朕,绝不能让他成功。”
——
彼时,天雪楼,风凝夜一行人安顿完后齐聚客厅,与楼主楚问雪见面。
“你说什么?!”离子卿听完楚问雪的描述,蹭地从椅子上跳起来,气的呼吸不顺,手中折扇断成两截,“他们疯了吗?老百姓遭遇水灾本就存活不易,竟然故意弄出瘟疫扰乱人心……”
“人心鬼蜮,真是恶心。”微生砚露出厌恶神情,“该全杀了。”
楚问雪朝他看过去,得到的是一个冰冷不近人情的眼神。他侧头掩唇问风凝夜,“你哪找来的煞神?之前没见过。”
“你当然没见过。”风凝夜说,“他是天子的人。”
“新帝?”楚问雪人在江湖,京城的消息却没少听说,尤其是关于风凝夜的。
“你真和新帝合作杀了武英帝?你就不怕新帝事后卸磨杀……”最后一个字被他硬生生咽了回去,他可不想没追到风凝夜就遭人嫌弃。
风凝夜明白他的意思。
换作其他人,他自然不会铤而走险,中途变卦,但那人是宋时景啊,小时候有过生死之交,长大后坦诚相见的人。
他相信他。
不过看在楚问雪是他为数不多值得交心的朋友,风凝夜故意道:“那就劳烦楚楼主费心,以后我若真的成了驴,你得收留我。”
楚问雪一愣神,旋即反应过来。
是了,他认识的风凝夜足智多谋,谨小慎微,怎会不清楚“帝王多薄情”的道理。
在出手时他该是想好退路的。
只是他方才说,落难时收留他,楚问雪很是受用。
眼睛笑弯成月牙,儒雅随和道:“好,真有那么一天,天雪楼永远是你的家。”
风凝夜莞尔,终究没说出他和宋时景的关系。
再等等吧。
两人说悄悄话,对面三人早就注意到了,离子卿更是用悲哀的眼神看着楚问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