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画地为牢·刑侦(139)

作者: 焚花煮锦 阅读记录

顾添听到外面的吵嚷走出来两趟又默不作声退了回去。

第二次叶锐环视一圈,除了卓一鸣好像都回来了。

他摸出手机悄悄给卓一鸣发了条消息,问他什么时候到。

叶锐等了五分钟还没收到回复,想了想走进小隔间,主动提出来请大家吃个宵夜。

“我回来这么久了还没请大家正经吃顿饭,趁着这会有空不如点些吃的填肚子吧,大家晚饭都没吃呢……”

顾添嗯了一声,叶锐立刻点开黄玲玲对话框转了一笔钱,叫她赶紧给大家安排宵夜加油包。

这两年逸林经济蒸蒸日上,特别是餐饮业,多了不少24小时营业的店,品种花样繁多,再不似曾经加个班翻来覆去只能选择有限的几种食物。

叶锐没想到,他打款不到半小时,外卖送到了市局门口。

黄玲玲吆喝一声,立刻起身几个人跟着她下了楼。

回来的时候多了个人。

一直没回消息的卓一鸣顶着湿漉漉的头发提着外卖和其他人一起走进了办公室。

叶锐立刻起身帮着分发食物,他这次很自觉的没有惦记着偷嘴,把所有食物分派完刚坐回位置,黄玲玲提着一个包装明显有别的袋子放在了他桌上。

“来,财神爷,这是你的特点,感谢你请我们宵夜。”

“专门给我点的啊?那我不客气了。”

叶锐笑嘻嘻的打开了盒子,虽然没有辣椒,不过色香味俱全看起来就很好吃。

“好了,人到齐了,东西也端在手上了,我来说下现在的情况。”

顾添捧着盒子站在了最前面,总结刚才忙活半晌查到的信息。

海发水产销售部员工,今天下午前往瞭阳市灵水县火沟村进行慰问活动。

抵达长期帮扶对象,85岁的村民罗国强家后,发现上个月送去的慰问品没有被动过,怀疑当事人失踪。

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后,评估警力不足向市局发出协助请求。

市局晚间抵达,综合评估现场情况后,派出五只搜救犬警犬以罗国强居所为起点,主要搜索附近的荒山。

而后在荒山的废弃多年的枯井中发现老年男性遗体一具。

尸体呈现巨人观,已经死亡多日,不能根据外貌判断身份,但结合村长提供的信息,高度怀疑遗体是失踪多日的罗国强。

目前法医正在尸检以期尽快核实死者身份。

“孤寡老头无儿无女,按村长的说法,他爱溜达,性格开朗,不像是和人结仇的样子。”

“要说他自己跑上山不慎掉进去了也可能。但是他日常活动轨迹里似乎不包括后山。”

叶锐摸了摸下巴,晚上在村里走了一圈,听村长介绍了附近居民情况。

不是老弱病残,就是幼小,就算和罗国强日常有摩擦,也不至于到结仇杀人的地步。

“哦?你觉得是意外?”

顾添看着全屋子唯一一个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在都敢随心发表自己的看法的男人。

他终于结束了过去几年班主任一样的生活,每次案情分析会犹如老师带学生。

坐在下面的一帮人明明是同事,却像生怕回答错问题的学生,有什么想法都不敢直接说,生怕被批评似的……

这些年他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叶锐回来这短短的日子他终于知道少了什么。

少了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惧发表自己想法的战友。

少了不管任何人在场,都敢为案情,或者是为他据理力争的莫逆之交。

“表面而已,今天我们送村长回去,路上问到了他怎么保密这个事情。”

叶锐把村长不假思索编出来的谎话说了一遍,大家听完撇了撇嘴,很明显认为这样的谎言不堪一击。

“很可笑对不对?但是这句话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

“山上那口枯井,村民都知道,并且认为它不是吉兆。”

“封建迷信这种事,年轻人可能信的少了,但是年纪大的,特别是没读过多少书的穷苦人家可能深信不疑。”

还住在旧村里不肯搬走,或者说搬不走的那些老人,包括85岁的罗国强正好符合这种情况。

他们会对村长的说辞深信不疑,对那口井的忌惮让他们不会去跨越“雷池”。

“村长说他喜欢去赶集,喜欢去人多的村子转悠,没有提过他喜欢上山。”

“就算他上山没人看见,我们就当他爬得动,天天爬,但是他去井边干什么?”

关于那口井的传说,还没有追查彻底,但是叶锐相信并非一朝一夕,一定是流传了很久。

85岁的罗国强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应该也会相信传言。

是什么东西吸引他去接近这个不祥之地,并且掉进去?

叶锐觉得很难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所以罗国强不像是偶然路过不小心坠落。

“如果尸检结果是意外,那么这个案子就交给县里去查证,如果不是意外,我们现在就要先一步规划调查方向。”

“死者在井里待了不短时间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顾添说完撇了一眼众人,目光里的紧迫不言而喻。

罗国强社会关系简单,生活轨迹单调,若是遇害,这么多天别说线索难找,凶手说不定都逃出国了。

迎接他们的极可能又是一场大海捞针的侦破。

“先把村长儿子抓回来,他说他看到了,我倒要看看他什么时候看到的。”

卓一鸣立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抓是要抓,不过不是现在,天亮了联系气象局,查查火沟村最近三个月下了几场雨,降雨量分别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