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年代撩夫小娇媳(83)
前途可期。
反而是食品厂的技术员张建设这个职位看起来就没什么技术含量,那一身打扮让人看着都寒酸,而且有点儿书呆子气。
和别人说话老爱杠着来。
眼瞅着就是一个杠精。
四个人火车到了上京。
一下火车有专门来接他们的车把,他们就直接接到了学校。
到了学校才发觉这一期培训的学员足足有300个。
他们四个也只不过是五湖四海的学生当中的四个而已。
四个人很快被分配到了一个宿舍,一个宿舍一共八个人。
另外四个舍友是两个本地人,还有两个是从南方来的。
大家认识之后,总算是安顿下来。
何志伟是本地人,但是一副眼镜满脸的斯文,说话也很和气。
就是看着似乎有一点儿文弱苍白。
在宿舍里也没什么存在感。
这个宿舍里有两位能说会道,其中一个是从江省来的祁宏。
把南方人的能说会道发挥到了极致,而且颇有点儿领导才能。
而另外一位自然就是刘永新。
刘永新可是指望着在这一次的学习当中崭露头角,给学***留下深刻的印象,拿到一个高分,回去之后自己立刻就可以水涨船高。
这是他的加分项,本来已经说好了,回去之后这次的学习成绩就意味着他拿到了去省里烟酒公司的敲门砖。
自然也表现积极。
于是祁宏和刘永新两个人在宿舍里开始拉帮结派。
但凡能看得上眼的,都被他们拉到了各自的阵营当中。
到最后只留下两个人不屑于加入他们的阵营,一个就是邓卫国,邓卫国没办法和这一些钻营的人一起搞这种勾心斗角。
另外一个就是何志伟。
大概是大家都觉得何志伟这个人看起来绵绵善善,太好说话了,反而没有存在感。
第72章 救命啊!
宿舍里两帮人出去吃饭了,立刻清静下来。
何志伟看了一眼邓卫国,邓卫国看了一眼何志伟。
两个人相视一笑。
“咱们学校食堂的饭菜不错,走吧,一块儿去吃饭。”
邓卫国也笑着点点头,从自己的包里拿出妻子给他准备好的饭盒。
生怕他冬天打饭回来的时候冷,妻子不知道从哪儿给他弄来的这种保温饭盒。
但是看起来还真的很实用,饭盒有三层。
每一层都可以装不同的菜汤饭。
扣紧之后,外面用这个包拎着非常保暖。
看到邓卫国拎着的饭盒,何志伟眼睛都亮了。
“哎呦,你这是从哪弄的饭盒呀?我用的都是这种铝饭盒,我还想着天冷了,这里饭盒打饭回来岂不是凉了。
到时候实在不行就在咱们宿舍里弄一个电炉子。
没想到你都弄来这样的饭盒儿。”
同时眼睛里一抹深思,一个普通人可没有本事能够搞到这样别致的保温饭盒儿。
要知道在上京的百货大楼里保温饭盒也是样式简单普通。
邓卫国手里的这个保温饭盒,他可是连见都没有见过。
“这是我媳妇儿给我带回来的,她在省里参加比赛,然后恰巧救了别人,人家送她的。送的都是好东西,弄的我们都过意不去。”
邓卫国没把这饭盒当回事。
这也是姚依依给他的借口。
两个人到食堂打了饭。
回到宿舍,两个人一边吃一边聊,还别说他们俩谈话之间居然还有点儿惺惺相惜。
邓卫国文化程度并不高,可是为人比较踏实,有上进心,没看,还没开始上学,他都准备到图书馆先看看书,看看资料,要不然以自己的程度很难跟得上。
这是他媳妇儿给他出的主意。
而何志伟显然文化程度更高,一听说邓卫国想去图书馆,立刻来了兴致,要和邓卫国一块儿去。
两个人泡在图书馆,直到晚上10点快熄灯才回到宿舍里。
邓卫国有什么问题也会去请教何志伟,何志伟那是有问必答。
他们回来的时候,宿舍的其他人才醉醺醺的回来。
对于他们俩的出现,没人和他们打招呼,因为他们俩没有加入任何一个阵营。
就这样,整个宿舍里分成了三派。
等到第二天,大家开始正式上课。
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讲课,邓卫国有点昏昏欲睡。
没办法,文化程度不高,听这些思想教育课就跟听天书一样。
他是真的有点儿犯困。
好在在这里学习,也就是上午有两节课,到了下午基本上就没有课。
毕竟在这里学习,所谓的学习都是进行思想再教育。
又不是真的要一天到晚让他们学习文化知识。
邓卫国自己心里打算,他看了一下课程表,除了每天上午有两节课之外,下午基本上都没事儿。
而且上午都是思想教育课。
除了说那些他听不太懂的话以外,基本上没啥用。
可是要让他这么大半半年就这么混日子,他就觉得受不了。
尤其是到了下午的时候,同宿舍的人们要不就是出去玩,要不就是出去喝酒,走亲访友。
而他无所事事,有时候在宿舍一睡就是一下午,简直这两天感觉骨头都懒了。
本来以为去图书馆加强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可是后来他才发现这里学习的全是思想教育,跟文化课一点关系都没有。
基本上只要他思想不出问题,这个教育绝对可以过关。
邓卫国是觉得自己竟然到了城里,就不能浪费了这段时间,现在这日子过的比他在厂里当保卫科的科长还舒服,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两节课上起来跟玩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