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对照组炮灰掀桌不干了(73)
在他们家外边的那一条路,是村子里的主干道之一。
虽然路并不大,最宽的地方有六七米,但最窄的地方却是只有两米多而已,两边还都是闸门,限制了大车子的同行。
可是,这在大部分人都是步行,少数踩自行车的时候,这样的道路已经是足够用了的。
这里的路,因为各家的房子在当初划分的时候,都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各自按照规划去建房子,以致于这里的路况并不是很好。
可难得的是,这里已经是铺了水泥路的,是村子里少有的几条水泥路之一。
并且,住在闸门外的那些人家,目前只有这么一条路是比较好走的,要去市场,要去学校,要到外边的田地那里去,要出村到镇上去,基本上都需要从这里经过。
要不然的话,他们只能够绕过大排水沟,走其他村子的路。
或者,他们也可以走坟地那里。
相对而言,那两条路都更加的不好走。
因此,村子里大部分的人,多多少少的,每天都需要从这里经过,在这条路上,人流量并不少。
如果能够赶在其他人家开杂货铺之前,他们自己先开一家,便能够更好地抢占生意。
附近,以及闸门外不少的人家,想要去买点儿日常用品,得一路走到市场那里去才有小卖部,比较的麻烦。
有时候不凑巧了,要买点儿油盐酱醋什么的,还得跑那么远,不少人都嫌烦。
在这里开一间杂货铺,生意应该是不用太担心的了。
而且,他们家的这个点,门前就有一大块空地。
要是他们在这个方向把墙面打通,开一个铺面出来的话,外边孔蒂那里,还可以再撑起一个货架子,摆放不少的零食等等的货物。
只需要找几块灰土角,或是用凳子来撑着,摆上一块大木板,便能够卖货了。
这样的安排,开门搬出去,关门搬进来,都会更加的方便,有时候一个人便能够完成这些事情了。
而只要是摆上了各样的零食,这,对于附近密密麻麻的人家,前后巷子大小院子里的一大群的小孩子,都会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当然了,一些生活的消耗品,油盐酱醋茶,家家户户都会需要用到。
只要在这里开一间铺子,附近的人走过路过就能够买到,不用再花力气跑到市场那里,他们家有生意做,村民也方便,你好我好的,大家也都好。
而且,他们家附近的那几个大院子,那可都是宗亲集会祭拜的地方,一个月得有好几天的时间,各家各户都需要到这几个大院子去集会祭拜。
那一些祭品,也是一笔不少的钱。
他们在这里卖面包,卖包装精美的零食,卖糖卖水果等等,也都会有生意。
把这几点都给把握好了,他们家的杂货铺,很容易就能够起来。
只不过,这又涉及到一个赊账的问题,就比较的让人头痛了。
乡里乡亲的,一个不趁手了,赊一点儿账,给不给?
继续赊账,给不给?
欠的钱又准备在什么时候能够还?
到年底了,如何去要账?
这一些,也都是不小的问题,需要考虑清楚了。
但是,赚钱养家,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利有弊,郭茹珊衡量过后,还是将这样的想法提了出来。
至于要不要做,该怎么开始做,估摸着,还得等到她爸郭诚江回来了,才能够最终拍板。
好在,距离着父亲郭诚江回来也没几天了。
第68章 准备调查
听到了二女儿郭茹珊这般说,姚慧芸有些意外。
只不过,看看那间房子的位置情况,如果是开一间铺子,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就是,这毕竟是一件大事,也需要本钱,该怎么办,她需要好好地衡量清楚,也需要等丈夫郭诚江回来了,跟他商量好,才能够做出的决定。
当然了,开杂货铺这样的想法,知道这意味着生意的规模可以做到多大,还是让姚慧芸很动心。
她的身体虽然是好了些,但还没有好全,重活累活目前还干不了。
如果是开铺子卖东西,这是需要多花费一些精力,但相对而言,体力方面的要求相对就少得多了。
这,确实是会是一个很合适的主意。
皱着眉头,姚慧芸沉思了一会儿,这才说道:“珊珊,你说的这一点,妈也在考虑。”
“但是,这房子才刚刚还了回来而已,你爸暂时不在家,还是得等你爸回来了,我们再一起商量这件事情为好。”
“如果可以的话,妈自然是想要把杂货铺给开起来的。”
“就是,妈也不知道,你爷爷他们,是不是还要搬回来这里住?”
“若是他们又要搬回来,我们这铺子,肯定是开不成的。”
赚钱,这是姚慧芸一直在考虑着的事情。
二女儿郭茹珊说的这一些,就让姚慧芸很是心动。
这是一件大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做出决定,付诸行动的。
本钱,进货,铺子装修,后续安排等等,这都需要全部考虑清楚,计划好了才行。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那就是他们还会不会搬回来这里。
为免做了无用功,浪费钱,他们还是等过几天,看看情况,再跟她丈夫郭诚海商量决定吧。
这个时候,听到了开杂货铺的事情,郭茹玖也是对此很感兴趣。
瞧着二妹认真自信的样子,郭茹玖更愿意相信二妹郭茹珊这些想法的可行性。
家里还是很缺钱,开一间杂货铺,多赚钱来解决家用,上学等等的需要,那他们一家人也不用再为了钱而那么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