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满园(4)
“看,流民!”
“又来流民了!”
孩子们都停下玩耍,齐刷刷地投来好奇的目光。
龙静也盯着他们,孩子们穿的衣服大多是偏襟的,腰上系着带子,脚上穿着木屐,或者光着脚,头上有的顶着一个发髻,有的两个发髻,用布带绑着,或者用布片包成个包包头。
男孩?女孩?没分清。
“小朋友,前面是靠山屯吗?”龙静心念一动,走近问道。
“是……哇,好臭啊!”离得最近那个孩子转身跑开了几步,“她真臭!”
其他孩子凑趣一样过来不知道是真的还是故意的,无一例外地捂住了口鼻夸张地大喊大叫。
“臭死了!真的好臭!”也不跑远,离开一段距离站在那指指点点着龙静。
龙静愣了愣,下意识地嗅嗅胳膊,没觉得臭啊,可看这些孩子刚才那样子也不像是作伪,这时只听那些小孩子小声地议论着。
“她怎么那么臭?”
“一定是掉进粪坑啦……”
“她是流民!当然臭了!就像你一样……”
“我不是流民了,我家有地了!”
……
龙静只好停在原地问。
“小朋友,你们的衣服是在哪买的?”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再穷再偏僻的地方人们也不可能这样打扮,这分明是,古代人穿的。
“不是买的,是我爹做的!”半晌一个孩子道。
其他的孩子也七嘴八舌地道。
“是我舅舅做的!”
“我哥哥做的!”
再说下去没完没了,龙静连忙打断他们。
“小朋友,我在山那边的时候是秋天啊,你们这里怎么看上去是春天?”
“快到夏天了!”一个孩子抢先道。
另一个孩子问身边的孩子。
“她会不会是傻子,怎么连春秋都不知道啊?”
龙静脸直抽,一个孩子走近了些道。
“大姐姐,你从哪里来啊,你家遭什么灾了?”
看着这个孩子叫她大姐姐,龙静半晌无语,她是不是该感到高兴,三十多岁的人被孩子当成大姐姐,这看上去得有多年轻啊!
“小朋友,你应该叫阿姨才对。阿姨不是流民,是从山那边过来的,想要去青州城,小朋友,你知道青州城吗?”
小孩茫然地摇了摇头。
“我知道桥头镇,我娘带我去过!”
“我也去过!”另外几个孩子也凑过来道,但都不靠近。
“那你们一定知道在哪坐车吧,能告诉阿姨吗?”
“我们是走路去的!”
“我是骑驴去的!”
“我是坐毛驴车去的!”
“镇子里有马车!”
……
“你们这里不通客车吗?”
茫然。
“……四轮子农用车呢?”
不解。
“摩托车呢,谁家有,你们知道吗?”
“啥叫……嗯,摸……车?”
“自行车呢?谁家有?”
小孩们面面相觑。
“那是啥东西?”
“那个,那个不是啥东西,阿姨走了,你们继续玩……”龙静挫败,拖着行李箱子走了,走出几步又折了回来,“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国家?什么朝代吗?”
“我知道!”一个孩子高声卖弄地道,“这是大周国,今年是昌盛十年!这里是凉州古城阳谷县桥头镇靠山屯!”说着得意地扬了扬小下巴,“我姐姐告诉我的!”
大周国?
昌盛十年?
凉州古城阳谷县桥头镇靠山屯……
龙静只是抱着报复的心理,这些小孩子连自行车都不知道啥东西,这不是逗她玩呢马!没想到竟然听到了这样的回答,一时说不出的怪异,只是走了十几天的路,只是过了一个荒野,翻了一座山,怎么走到了大周国了,开什么玩笑!大周国是什么地方?国际上没有这个国家啊,倒是历史上有个周朝,她走了几步就回周朝了,那不是跨越时空了吗,怎么可能!真是……怎么可能!摇着头在心里否定着,可内心却越来越不安,为了摆脱这种不安,她没找那个什么村婆婆,打听了去镇子的路,径直去了离这里最近的镇子,桥头镇。然而,这一路上不但没有摆脱这种不安,反倒越来越强烈,所遇上的路人都是古人打扮,天空没有电线,地上没有电线杆,别说农用机车,就连脚蹬车都见到一个,驴车、马车,长衫、盘着的发髻、女人、男人、小孩、物件,古朴的叫她心惊肉跳,阵阵发寒,没有一点现代痕迹,一点都没有!
4 年轻了二十岁
下了一座拱形的石桥,一边立着块石碑,上面三个鲜红的大字:桥头镇。十几米外就是镇子了,石墙不高,上修烽火楼,对着桥头开着扇大门,几个古人打扮的女士兵拿着根长枪在门洞里盘查着来往的行人,不过并不严。穿过门洞可以看到很宽阔铺着石板的街道,还有树木。往石墙上方望去,可见一些屋檐尖角、树冠绽放的青绿枝叶。
龙静在距离门洞三米外那站着,呆呆地看着这一切,这画面就像古装电视剧里一个城门口的镜头。不,比那还古装!
磨磨蹭蹭,东看西望,带着满脸的震惊和惶恐挪到了门洞,一个士兵拦住了她,还未等说话立刻掩住了口鼻往后退去,边退边骂。
“你妈的,怎么这么臭!从哪个粪坑出来的!”
来回进出的行人也都远远避着,捂着口鼻厌恶地快步走开。
其他士兵试着接近,但最终还是捂着口鼻站开了一些距离,一手指着她。
“喂,你是哪里来的流民!有路引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