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色满园(49)

作者:玲珑 阅读记录

龙静是一个极为满足的人,一般满足的人都很乐观,这种精神也容易传染身边的人,到了苏秀衣铺子,小伙计们看到龙静脸上洋溢着明快的笑,不管多烦心心情也会好很多。

“小龙女,啥事这么高兴啊!”

“是娶夫了吗?可别忘了请我们喝喜酒啊!”

“别胡说!小龙女每天都这么高兴!”

“哪有那么快!”龙静放下担子,“我认了个弟弟!昨天的事!”

“认了个弟弟?多大啊?咋认得?”

“十五!流落到我们村的。”龙静简短地解释了几句,没有多谈,而是直接问起订餐的事。

小伙计一听送餐,一拍大腿。

“看看我这记性!苏敬小哥昨晚上关照过了,答应订餐了,一天两顿,一人十四文。”说着紧张地问,“小龙女,这个价钱你要是嫌少我们自己再添点,你是知道的,我们是真的爱吃你做的糕饼,不过别叫我们添太多。”

龙静笑了。

“不用填了,十四文就十四文吧!夏天好说,冬天你们打算怎么办?”

小伙计一听龙静没抬价,夸张地松了口气。

“冬天这烧炉子,在炉子上热热。对了,小龙女,从明天开始你就可以送餐了,明天做啥好吃的?”

“嗯……暂时保密!”

“切!”

说话间,左右铺子的小伙计过来卖糕饼,听说龙静要送餐,自发地出钱也要订餐,价钱一样都是一人一天两顿十四文。

龙静借了纸笔,一一记上,那手破字和错别字又惹来小伙计们一通好笑,有人要帮着记,龙静拒绝了。这里的人写的是繁体字不说,用的也不是阿拉伯数字,而是苏州码子,这还是考大专的时候看到过,〇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〆,这就代表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排好顺序还能顺下来,使用实在不习惯。

“别看不好看,还有错别字,可我自己认的!”龙静解释着,心想有时间一定要学认字了!

这一会功夫加上苏秀衣铺子的三个伙计外,又有了十个其他店铺伙计订了餐,有的订一顿先吃着看,有的是订一天的,还有的订三天,都是吃完再给钱。

挑着空担子出来,对面一家店铺的掌柜的招手叫龙静过去。

这家是个针线铺子、做衣服、收荷包、香囊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是父子开的,儿子二十多岁,长的很纤细,姓锦,都叫他锦哥,父亲五十几岁。听说是南方来的。

在这里买了两次糕饼,对方好像不是很喜欢吃,龙静就没再来。

“大爷有什么事?”龙静把担子放在门口问。

锦父亲身材瘦小,长得挺精神,笑呵呵地道。

“我听说那边的铺子伙计跟你订餐了?”

“是啊,大爷你也要订餐吗?一天两顿,十四文!”

“是啊!我先订两天的,两个人的,这是钱。”

“明天我送时候你再给就行。”龙静借了纸笔,从怀里掏出纸,在下面记上。

“龙姑娘,能不能送米饭?我们是南方人,吃面有点吃不太惯,小米、高粱米都行!清淡的菜,也用不着太多的荤腥。”锦父亲声音很绵软,听上去很舒服。

“我说呢,大爷不爱吃我的糕饼,原来喜欢吃米饭啊。”

“呵呵,龙姑娘做的糕饼很好吃,要不然我也不会订餐了。”锦父亲见龙静答应的很痛快,高兴起来,连忙介绍,“龙姑娘,这是最新收的香囊,荷包,你看看喜欢哪个,送你一个玩吧!”

龙静摇头。

“我不太喜欢这东西……”忽然心一动,想起了自己的缝纫机来,“大爷,你们这是不是给人家定做衣服?”

“是啊,都是锦哥缝制,我那儿子针线可好了,我老了,眼神不太好了,全靠锦哥支撑着。”

“我能拿回家去做吗?是这样的,我弟弟针线也不错,我想接点活给他。”

“这个也可以,只是需要压点钱。龙姑娘,我不是信不过你,实在是……”锦父亲有些不好意思。

“没事!”龙静理解,在现代做手工计件拿回家也要交押金呢,“多少?”

“嗯,你先做棉布的吧,一件衣服十五文,工钱五文,要是绣上花……”

“大爷,我只管缝制,啊,绣花我弟弟不会。”

锦父亲听着有点玄,会针线一般都会绣花,不会绣花针线也好不哪去,可话既然说了,只好勉强同意。

“那就只有五文了。”

“五文也行!”比没有强,反正缝纫机闲着也是闲着。

这里的衣服都是裁好的,锦父亲给龙静包了两套棉布衣服,龙静交了押金,把衣服包袱背在身上,担着担子走了。

很少露面的锦哥在龙静走后出来,不满地道。

“爹,你怎么能信一个没见过的人针线,赔了布是小事,有损我们招牌可是大事啊!”

“锦哥,爹不是担心你的眼睛吗!好了好了,你放心,就是缝制衣服,又不绣东西,一般过得去的针线就行!”

“这的人那么笨,过得去的针线还没见过呢……爹,你可真是的……”锦哥还是不满意。

其实锦父亲也有点后悔了,可又不能说。

龙静并不知道这些,挑着空担子去器皿铺子,买了二十个直径二十厘米的小木盆,一把木筷子,又卖了白糖、醋、花椒大料、盐,和一大坛子猪油,最后买了席子,和一条新毡子。这是给潘小山买的。

回来遇上了小花三个孩子,请他们吃完了杂面馒头,回去的时候快过晌了。

又有钱赚了,龙静哼起了现代的流行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