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343)

作者:羽春 阅读记录

余下的部分,一大半送到京城。

送到京城还得再分四份。北地镖局、已是国师的程明程道长,还有现在跟谢星珩往来紧密的顾慎行。以及他们家明面上最大的“靠山”霍首辅家。

最后的一点,才是自己家中。

无需售卖,自家品尝。

售卖以禹南县为试点,丰州县排到第二。这样安排也是给家里减轻压力。

江知与在家守业,糖厂正在高速发展期,本就要他多多耗神。江家原有的产业以及逛小集,可以在现有管理的把控之中,自然运行,但他也得兼顾一下,处理些突发状况。

再就是天热时,牧场需要做“防瘟”处理。皮革这里,也有粪池发酵的影响,要多多劳心。

开在津口县周边的分厂,由徐诚来忙活,初期的白糖调货,就得江知与来弄。

不能再给他增压了。除了事业之外,他还要照顾家里。

幸好现在舅舅一家到了丰州县,可以各处帮扶一下。不然他连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

话回正题,果子等不及慢慢来,他们前脚送走货物,后脚就发出请柬。

定死时辰,一个时辰内,所有族长或者族内话事人都得尽数到场。

熬制果酱的法子,因有白糖,谢星珩都不会现在尝试,到通知时,就一笔带过。

详细说了,当地百姓的信任度会猛猛下降,持有质疑、怀疑的态度,执行力会减弱。

而果干不同,他们无需做额外的添加,自己把果子洗了,切块蒸了,再晒干,然后反复几次就好。

销路没打开,货品还得在县内堆积。此举以“救”果子为主,先进行二蒸二晒,后期再为保质期和风味,可以增加次数。

这次聚会,在卫所进行。

来的族长们都很忐忑,怕是朝廷的“鸿门宴”,给他们一锅端了。

到了地方,他们看见门口是他们熟悉的女性护卫队,才松了口气。

县城大,人员又聚集,各家都认识。尤其是能推选女官出来的人,都是当地小有势力的,对她们更是不陌生。

到了门口,他们提前探口风。

护卫队们话不多说,笑眯眯拿出油纸包,里边都是新晒制的果干。

口味根据果子滋味来,浓缩得更加甜、酸,有嚼劲,又不弹牙。因没做其他的添加,果味非常浓。

他们常年跟果子打交道,对各类果子的味道再熟悉不过。

吃到嘴里,立马就发现了玄机,一个个都笑起来,面容从忐忑、迟疑,变得春风满面。

好啊。

好啊。

他们的果子有救了!

谢星珩体谅江承海对江致微的一番良苦用心,此次过来,自我介绍,都是“江致微的兄弟”,说两人同出一门。

护卫队们在门口,也是这样跟族长们说。

有江致微在中间做纽带,他们对谢星珩的接受度也随之增高。

今天的会议取名叫做“花果会”。

“花”是花蜜,“果”是水果。

入场以后,是黎文君做开场介绍,谢星珩跟江致微在侧陪同。

场内列长桌,正中间摆着三口水缸,用来取白水漱口用。

每个人的座位边,又摆了小坛子,用来吐水。

桌上杯盏数只,还有一队卫兵被拉来充当小厮,临时用一用。

黎文君给他们介绍道:“江举人大家都认识,我就不多说了。这位是谢敬之谢举人,他夫郎跟江举人是同族兄弟,两人同出一家。这次来津口县,是为了帮我们解决蜂蜜和水果的销路问题,经过几天的试验,他已经完成了初加工,可以延长水果的保质期……”

谢星珩及时往前走半步,给大家认个脸熟。

黎家的和陈家的,看见他就两眼瞪圆——这不是那个外地商人嘛!

他们等谢星珩好几天,左等不来,右等不到,还以为这生意黄了,这几天还被人笑话!

谢星珩话不多说,直言道:“果子等不了,我们边试边说。”

他拍拍手,就有一队人端着大号茶壶,满场游走,给他们喝果酱茶。

果酱制作了三种口味,果肉含量高。

三轮过后,还有一种全新吃法,在馒头片上,抹上鲜浓果酱搭配。

馒头片小小的,他们为了品尝滋味,小口小口咬,至多三口就吞下肚子。

老实说,果酱茶,他们不觉得有什么。口味比不上纯正的水果汁,他们也没喝惯,但这种制作巧思,让他们信心大增。

而果酱抹馒头片,他们很是喜欢。

谢星珩跟他们介绍说:“果酱制作成本太高,需要大量的白糖,不适合广而推之。大家漱口过后,来试试另一个低成本的水果加工产物——果干。”

漱口时,谢星珩就讲述了果干的制作工艺,这些族长们都听愣了。

咋还告诉他们了?

这个不是江家的生意吗?

江家买他们的果子就行了啊。

要说人手不足,这也没关系啊。

县里闲人多得是!要是肯买他们的果子,免费干活都有人乐意!

听说果酱的制作工艺时,他们惊讶之后没多想。

要加白糖,他们知道也会狠狠忘掉。

败家玩意儿。水果什么价,白糖什么价?往果子里面加白糖,多此一举。

可果干不一样啊,他们错错眼的功夫,谢星珩都说完了。

他们互相对视,都不敢信。

这么简单,洗洗切了,蒸了就晒,晒了再蒸,蒸了再晒,这就好了?

这就告诉他们了……

他们又想着,可能是要他们加工好再收购,价格还是跟普通水果一样的价,要费些时间和柴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