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嫡长公主威武(106)

作者: 戍云 阅读记录

皇后一听,觉得甚是在理,她轻叹一声,似有无限感慨,“沈将军也是个可怜人,你去陪陪她也好。”

人人只道沈若南与付文俊夫妻恩爱,付文俊突然暴病而亡,沈若南又重伤未愈,实在是可怜。

容华公主收敛笑容,庄重地回道:“儿臣也是这样想的。”

“母后若无其他吩咐,儿臣就先回宫收拾去了。”容华公主说着就要离开。

“去吧!”皇后拿她没办法,只得随她去了。

容华公主回到华清宫,立即吩咐红菊等人收拾行囊。

午后,容华公主带着红菊黄蝶两个丫鬟出宫去了沈府。

阳光微熙,清风自来,海棠树下的沈若南静静翻着书,一派岁月静好。

这一幕落在容华公主眼里,她眼底竟有些酸涩。好在这一世,她护住了师父,日后她定要再为师父寻个良人,让她安稳一生。

“玉儿你又想去做什么?”沈若南抬眼,轻柔的语气恍若微风拂面。

“师父!”容华公主走过去,亲昵地挽着沈若南的手臂,“义城公主有难,向徒儿求助,徒儿得去北魏一趟。”

沈若南一听,立即不赞同,“去北魏,眼下可不是个好时机。”

自大乾北伐北齐,占了淮南之地后,北魏也动了心思。而这半年来,北魏武帝拓拔武以雷霆之势铲除了拓拔渊的余党,坐稳了龙椅。

那北魏东征之路绝不会太久,如此一来,大乾和北魏势必会有一战。

这个时候,容华公主要去北魏实在是不妥。

“师父放心,玉儿自有打算。”容华公主知道沈若南的顾虑,她自然是想好了对策。

沈若南一声叹息,容华公主的性子她又岂会不知,若是那么容易就妥协,也不会跟着她上战场了。

也罢,徒儿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沈若南喟然一叹,想到她府里头的事还是容华公主给她解决的,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那你要多加小心!”沈若南只好同意了,想了想,又道:“为师给你多派些人手!”

容华公主等的就是这句话,她狡黠地笑了笑,“玉儿觉得邓军医就挺合适!”

沈若南回望她一眼,宠溺地笑了,“好!”

师徒二人又聊了许久,沈若南轻声交待着容华公主要注意的事宜。

直到天色染上烟墨,容华公主一行人才趁着夜色悄然离开了天京。

长江烟波荡漾,仿佛是一条巨龙仰卧在山峦间。江面上白帆点点,船只顺流而下,清凌凌的长江水,发出“哗哗”的吼叫声。

江水一股股向江心流去,被坚硬的石头击回,翻滚起浪花浪,又和后面涌上的水浪相激,轰轰作响。

容华公主站在客艘的甲板上,眺望着前方滔滔江水。

“公主,这里风大,您还是回船舱去吧!”冷竹来到她身边劝道。

“嗯!”容华公主答应一声,转身就往船舱走去。

这一次,容华公主他们一行人扮成杏林世家,从徐州迁往长安。

她之所以从沈若南那里要来邓军医,就是为了遮人耳目。毕竟容华公主手下全是女将,要是就这样上路的话太过引人注目了。

第91章 有话好说

洛阳,久负盛名的九朝古都,地处天下之中,四通八达,汇聚天南地北的商旅。繁华的街上熙熙攘攘,车水马龙。

正是牡丹花开时节,容华公主等人却没有闲暇欣赏这名动天下的洛阳牡丹。

马车缓缓行驶在官道上。

容华公主看着车厢角落静静绽放的牡丹花盆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既然来不及欣赏洛阳牡丹花开的盛景,至少还可以买盆花来安慰一下自己。

前头,一名青衣少女疾步奔逃,身后跟着几名壮汉亦步亦趋地追击。

就在少女疲于奔命,身后失了防备,立时给了敌人可乘之机。就见一支飞镖疾射而来,瞬间射中少女的后背。

少女嘤咛一声扑倒在冷竹等人的马下。

“吁!”驾车的李洪突然勒马停车。

容华公主微惊,“发生了何事?”

她话才问出口,就听前头一声粗犷的男声叫嚣着道:“劝你们莫要多管闲事!我们金雀门要的人,谁都救不了!”

好大的口气!

容华公主蹙了下眉,虽然他们此行事要低调行事,可有人惹到头上她可不会忍气吞声。

她对这一带不熟,也不知这人口中的金雀门是个什么门派?

“这事与她们无关,你们要的是我,我跟你们走。”

容华公主还在想要不要出手,就听见少女强硬地扬声。

容华公主立即就来了兴致。

“冷竹!”她轻轻唤了一声。

冷竹正作备战之势,听闻容华公主喊她,立即调转马头往回走。

”公主有何吩咐?”冷竹凑近车厢低声询问。

“金雀门是做什么的?”容华公主淡淡地问道。

冷竹面上有难色,她只得如实回答,“回禀公主,奴婢也不知。”

“罢了!”容华公主闻言也懒得管惹不惹得起了,嘱咐冷竹道:“你去将他们打发了吧!”

冷竹一听就明白了容华公主的意思,她道了声“是!”就策马往前头去了。

“住手!”

冷竹大喝一声,正要上前抓人的大汉被唬了一跳,抬眼看向冷竹,竟轻蔑地置若罔闻。

看他还要动手,冷竹“唰”的一声抽出剑,飞纵而至,一剑就挑开了大汉的抓人的手。

大汉受伤倒退,额头冷汗淋淋。

其余金雀门的大汉见到冷竹拔剑伤人,顿时怒起,纷纷拔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