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将女为帝(173)
这让晏清恍惚间觉得自己不是在北地的军营,而是回到了西疆。
到了校场,一路上欲言又止的徐孟城,终于是图穷匕见。
“末将习枪多年,自认难有敌手。直至昨日观小将军与将军斗枪,方知什么叫人外有人。”
徐孟城说话间,已是取了两杆长枪,一脸殷切地看着晏清,“不知小将军可能指教一二?”
“……”
晏清沉默了片刻。
她不想打。
行军打仗中间还有个歇气的时候,昨天跟颜仲祈比试一番,中间却是一点休息的空当都没有。
就是习惯了征战的晏清,也觉得乏累不止。
今日晨练,她也只是打算活动下酸胀的手脚,并没打算像以往一样连体能的训练一道算上。
颜仲祈更绝,仗着自己是将领,直接坐到了校场点兵台上,只守着底下的兵卒操练。
可见,昨天累得够呛的人,不止晏清一个。
徐孟城见晏清看向坐在点兵台上的颜仲祈,顿时心领神会,连忙道:“末将并无同小将军切磋之意,只是想着……”
徐孟城话一顿,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只是想请小将军看看末将枪法之间有什么纰漏。若是小将军肯教末将一两招,那自然是更好了。”
说罢,徐孟城又是觉得自己这话有些太没脸没皮。
不沾亲不带故的,张口闭口就又是要人指点枪法,又要学人家招式,脸皮不厚估计都说不出这话。
虽说枪法变化万千,多靠自己悟,不像剑法、刀法那样有独家法门,但也多少会有些高手自己的独创招式,是别人压箱底,甚至可能是保命的手段。
问这个,就像是跟素昧平生的人讨要别人家里的传家宝一样。
那不叫请教,那叫打劫!
所以徐孟城话一出口,就又补充了一句:“若小将军愿意赐教,末将愿尊小将军为老师。”
徐孟城说得郑重且诚恳,一时倒是将晏清唬住了。
当老师这事,倒也不至于。
“既为同袍,互相指点学习,能更好地活着保家卫国,就是好事,倒也不至于上升至武学拜师收徒的地步。”
晏清接过长枪,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若你先找个人同你较量一二,我先看看你基础如何?”
徐孟城一喜,当即就跑去校场西边儿,将正在领着一队兵卒操练的教头叫了过来。
两人手下的兵一看有热闹,很是想过来围观一番,甚至有胆大的,打着学习的幌子,跟自己教头申请观战。
教头看颜仲祈,颜仲祈准了。
代价是,这两队到时候单独留下来,补训练。
当即,一众人一边叫苦连天,一边迅速有序地排排坐下围观。
众人这一围坐下来,站在最中央的晏清、徐孟城,以及被徐孟城拉出来的那个教头,立马就成了鹤立鸡群的存在。
晏清找了个视野最佳的地方,蹲进一众兵卒中观战。
被围出来的空地上,徐孟城和那个教头各自手持长枪相攻。
周围时不时爆发一阵叫好声。
热闹的气氛,让晏清好似回到了当初在西疆军营里,跟众兄弟一同操练的日子。
接连几天下来,晏清在军营跟着秦家军一同操练,时不时地指点一两人枪法武艺,很快就跟秦家军打成一片,在秦家军中站稳了脚跟。
当日颜仲祈拉着她切磋一天的目的,到现在已经是完全显现,并且完美地达成了。
若没有当日同颜仲祈不相上下的一场切磋,秦家军众人对自己的态度转变,定然不会这般迅速。
她要想在秦家军中取得一席之地,定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而颜仲祈这一手,却是直接叫众人认可了她的能力,再在之后的相处中,肯定她的人品,才有如今秦家军众人迅速接纳她的局面。
只是晏清去同颜仲祈道谢的时候,他却依旧是冷着张脸,很是不高兴地一口咬定,自己只是想给晏清一个下马威而已。
晏清也懒得戳破他,却是信了暗部所说的,这人面冷心热的话。
在秦家军扎稳了脚之后,晏清也是寻着机会,拿到了能够接触到北地边境巡查路线的人的名单,着燕七进行了一一排查。
一开始并没能查出什么有用的东西,直到二筛的时候,暗部才发现其中一人的死,存在异常。
北地府衙小吏——许四钱,前几天下午的时候,到北地城中最大的酒馆喝了个烂醉。第三天早上,被街上扫雪的人发现,冻死在了一堆雪里。
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事。
如今虽然是春天,但是北地刚过春寒,雪还没开始化,一个醉鬼倒霉地摔进了雪堆里,被雪埋了,冻死在雪堆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第156章 断舍之棋
官府也已经定了案,意外死亡。
许四钱是个孤家寡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所以也没有什么上进心,只在官府做了个洒扫看门差事,只求填报肚子就好。
以许四钱的地位,本是接触不到边境巡查路线的。
所以许四钱并没有在晏清得到的名单之上,最开始排查的时候,也就没有注意到这个人。
二筛的时候,若不是其中一个线人,偶然听闻许四钱死前,曾请了几个平日里关系不错的小吏到城中最大的酒馆喝酒,觉得许四钱这横财发得蹊跷,报了上来,恐怕还注意不到这个边缘人物。
而许四钱接触到边境巡查路线的方法也简单,他借着洒扫的职务之便,溜进了盛放文件卷宗的宗政房。
宗政房这种机要之地,平常都是专人打扫整理,许四钱这种外雇的边缘人物,根本不该接触到这些机要。